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楼市
关注
6972 人关注
想了解各热点城市楼市行情?附上精品研报及权威解读。
  • 02-04 12:5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2月4日电,据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1月份深圳房地产市场成交数据“亮眼”。2025年1月份全市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成交近万套,同比增长六成,市场再现“日光”盘,首宗居住用地成交溢价率超七成。1月份房地产市场是传统淡季,但深圳市场交易依然活跃。全市新建商品住宅网签销售5090套,同比增长97.3%。二手住宅网签成交4554套,同比增长31.5%,延续去年10月以来市场回暖态势。
    阅读 338.1w+
    222
  • 02-02 15:2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2月2日电,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2日发表网志表示,明天我们将公布2024年第四季及全年经济预先估计数字,显示本港经济处于稳中有进的势态。反映较近期趋势的季度数字续有改善。旅客人数显著增加,私人消费亦在季内稍为稳定下来。股市方面,去年九月底至今交投持续畅旺,一月份日均成交额达1476亿港元,较去年全年日均成交额高约12%,亦较去年12月增加约4%。楼市方面,市场数据显示交投继续大致平稳。此外,就业市场仍然理想,通胀保持温和,让今年本港经济以平稳态势开局。然而,面对外围政经局势和高息环境持续的风险,仍是要小心谨慎应对。
    阅读 329.3w+
    3
    56
  • 01-28 07:47 来自 澎湃
    财联社1月28日电,随着2025年的到来,全国多地楼市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止跌回稳的向好态势,1月楼市成交迎来“开门红”。机构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1月1日-21日,全国20个重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558万平方米,同比(2024年1月1日-21日)增长了33%。
    阅读 371.1w+
    2
    84
  • 01-15 11:0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月15日电,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1月15日在广州开幕,广东省省长王伟中作政府工作报告。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广东省将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处置存量商品房工作,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推广智能建造、模块化建筑、装配式建筑等,建设更多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
    阅读 293.3w+
    1
    74
  • 01-15 10:0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月15日电,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1月15日上午在世博中心开幕。上海市市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要提升市民居住品质。坚持租购并举,建设筹措7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实现“十四五”末总量达到60万套(间),筹措供应“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床位3万张以上,推进大型居住社区配套设施建设。完成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3000台,加强加装电梯全过程管理。完善房屋安全管理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阅读 260w+
    34
  • 01-09 12:4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月9日电,中原地产数据显示,中国内地买家2024年在香港的购屋数量、金额及占整体成交的比例创下纪录高点。买家姓名为“普通话拼音”人士共买进11638套一、二手私人住宅,涉及成交金额1305亿港元,较2023年分别增长90%和67%。2024年香港录得逾47500套一、二手私人住宅买卖登记,同比增长逾20%。
    阅读 291.1w+
    48
  • 01-08 12:05 来自 第一财经
    财联社1月8日电,在一系列政策利好下,上海楼市在2024年迎来近十年政策最宽松的时期,全年新房成交金额约5400亿元、二手房成交金额近7500亿元,位列百城之首;全年共有约60个“日光盘”,涵盖豪宅、改善类项目和刚需盘。业内认为,去年四季度上海已显示出强劲的市场复苏力,“止跌回稳”的信号愈加清晰。
    阅读 299.2w+
    151
  • 01-04 14:30 来自 每经网
    财联社1月4日电,据乐有家统计,2024年深圳新房住宅成交37972套,同比增长20.1%;全年新房成交均价5.40万元/平方米,同比下跌10%。记者注意到,2024年深圳楼市从四季度开始转向,全年5个“日光盘”中,除海德园二期的100多套房源在去年7月开盘售罄外,其余4个都是9·30政策后出现的,如深业上城学府、中建观玥名邸、深铁阅云境、中建鹏宸云筑。对于后续楼市判断,有资深地产人士认为,按照过往惯例,春节后都有一波小阳春,如果今年节后再有小阳春,叠加实际利好刺激,在去年10月上涨的房价基础上,会进一步上涨,整体市场面会更好。各方面综合来看,新房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只要价格合理,“日光盘”肯定会持续出现。
    阅读 332.3w+
    189
  • 01-04 08:42 来自 澎湃新闻
    财联社1月4日电,随着楼市成交热度的持续升温,2024年12月,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大一线城市的楼市成交量齐创新高。这被业内视为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复苏的明确信号。展望2025年,多名地产中介经纪人表示,他们已经做好了迎接“金三银四”销售旺季的充分准备。
    阅读 307.9w+
    16
    377
  • 12-30 08:15 来自 证券日报
    财联社12月30日电,2024年,从宏观政策释放强烈信号,到市场去库存提速,再到企业风险化解方案逐步落地,房地产行业呈现出止跌回稳势头。2024年,房地产政策的力度和频率均史无前例。围绕“稳楼市”,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截至12月底,全年政策出台数量达780余条。这一年,政策应出尽出,首付比例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房贷利率调整至历史低位,住房交易环节税费优惠力度持续加大。与此同时,“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通过金额近4万亿元,保障房“以购代建”、收回存量土地等创新性政策迈出重要一步,开发商得以调整存货结构“腾笼换鸟”,努力完成保交付任务,加快债务重组,重回经营正轨。
    阅读 266.2w+
    68
  • 12-26 20:26 来自 证券时报
    财联社12月26日电,近日,深圳市场流传一张新房“买一套送一套”的促销广告。在广告中,除了楼盘名称,其余相关信息十分全面。记者向多位福田梅林片区的房产中介经理咨询,得知该楼盘的具体名称后致电项目销售中心,销售人员表示,目前该项目的住宅部分折扣幅度是备案价的86折,主力户型建面区间为110平方米—133平方米,45平方米的主力户型公寓售价在180万元左右。如果购房者选择以原备案价的价格购买住宅,就可以送一套45平方米的公寓。有业内人士表示,相较于直接降价的方式,“买一套送一套”更有利于去化,也更有利于开发商盈利。不过,虽然是“买一套送一套”,但噱头效果可能大于实际预期。在这背后,也折射出开发商资金回笼的压力。
    阅读 264.4w+
    1
    213
  • 12-26 05:34 来自 证券时报
    财联社12月26日电,目前,仅部分一线城市、海南省部分城市及区域保留一定的限购门槛。房贷方面,无论是首套房、二套房首付比例还是新增及存量房贷商业贷款利率,目前均处于历史新低水平。此外,绝大多数城市放开限售和限地价房价的“双限”,政策力度大于过往。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8.6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4.3%;商品房销售额8.5万亿元,同比下降19.2%。尽管与去年相比仍有缩量,但从季度走势看,三季度末以后楼市已经出现明显的回温趋势
    阅读 309.5w+
    1
    129
  • 12-24 14:19 来自 央视新闻
    财联社12月24日电,本月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明年的房地产市场工作进行了明确部署,明年如何“稳住楼市”?具体如何一步一步来落实?今天的《2025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干》我们来关注房地产市场。“持续用力推动”的表述,意味着下一步将继续贯彻落实“推出增量政策、落实存量政策”,以此来形成政策叠加效应。同时,“用力”意味着未来不仅有新政策,而且政策力度会加大。目前来看,楼市调控政策未来发力在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未来购房者购房会有更大实惠,目的是降低购房者的成本和压力,扩大刚需和改善群体的购房潜力。
    阅读 299w+
    2
    142
  • 12-23 22:38 来自 央视财经
    财联社12月23日电,进入12月,深圳楼市热度延续,二手房连续多周的单周录得量在2000套以上,持续保持高位运行。有业内人士指出,从今年九月底以来,深圳推出一系列刺激楼市政策,在房贷利率、限购、限售、交易税费等多方面进行了优化调整,使得消费者信心明显提振,市场交易活跃。据统计,12月以来,截至21日,深圳全市共成交新房4730套。
    阅读 297.8w+
    90
  • 12-21 08:1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2月21日电,中国房地产报社评文章指出,接下来的稳住和巩固楼市止跌回升工作,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都还有很大的挖潜空间,尤其是金融政策、金融工具要因应时局及时创新调整。一方面,金融机构需要洞察大势在消费端把控政策新出台的时间和节奏,如进一步降准降息,对群众呼吁适度降低住房按揭贷款及公积金贷款利率作出新回应。一方面,审时度势创新工具加大存量商品房收储力度。另一方面,切实要做好房地产“白名单”信贷资金审批后的及时落地。在纾困企业这件事情上,地方政府同样也要积极作为、主动作为,例如省级政府有责任帮助本省头部民企降低债务负担,必要时可以考虑入股。
    阅读 327w+
    175
  • 12-20 15:1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2月20日电,据香港土地注册处资料,按已知买家姓名作分析,今年首十一个月内地买家于香港楼市一手私宅注册量共录5408宗,较去年全年2119宗大幅高出超过1.5倍,并创纪录新高;注册量较整体一手市场按年升约50%更为显著,反映内地买家相对看好香港后市,并积极于一手市场寻宝。
    阅读 332w+
    15
  • 12-18 03:18 来自 证券时报
    财联社12月18日电,最近一段时间,许多城市推出的楼市新政出现“新风向”,落地的政策明确支持提升得房率。在业内人士看来,提高得房率对买卖双方都会起到积极的刺激作用,但后续的配套政策也要及时跟上。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以来,深圳、广州、成都、贵阳、湛江等超过20个城市的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出台了新规,新规对包括住宅在内的所有建筑物的标准进行了调整。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多地推出的与计容面积、公摊相关的新规或措施,从本质上来看是通过增加套内面积和房屋实际使用面积,降低了单位购房价格和成本,从而变相降低了房价,这些举措有利于提升购房者购房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助于提振开发商拿地的积极性。
    阅读 261.8w+
    83
  • 12-16 15:27 来自 新华社
    财联社12月16日电,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房地产工作作了部署,强调要稳住楼市、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我们认为,需要着重把握好三个方面:

    一是着力释放需求。我国新型城镇化仍在持续推进,城市存量优化调整也有广阔空间,人民群众对高品质住房形成新期待。要着力打通卡点堵点,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对条件比较成熟、群众改造意愿迫切的项目要尽快推进。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落实好已出台的住房信贷、税收政策举措,切实降低购房成本。

    二是着力改善供给。对商品房建设要控增量、优存量、提质量。要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中央已经明确可用地方政府债券支持盘活闲置存量土地、收购存量商品房,要抓紧完善可操作的办法。收购存量商品房,要在收购主体、收购价格和住房用途方面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要多措并举盘活商办用房。大力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充分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坚决打赢保交房攻坚战。

    三是着力推动转型。要扎实有序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型,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发展模式弊端、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要完善住房供应体系,促进行业转型发展,健全住房、土地、金融、财税等基础性制度,对于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有直接带动作用的制度建设和政策措施要尽快落地。

    总的看,我国房地产问题是在前进中、转型中遇到的问题,随着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地并持续发力,市场会进一步回稳,行业会加快回暖,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将加快构建、房地产高质量发展也将逐步实现。
    阅读 283.5w+
    1
    386
  • 12-16 15:1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2月16日电,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后续会有哪些具体举措?对此,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扩大内需是战略之举,提振消费是重中之重。关于大力提振消费,明年将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重点是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紧密结合起来。

    我们认为,一方面,要在增强消费能力、提升消费意愿上下功夫。明年将通过加大财政对终端消费直接投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等多种方式,推动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比如,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加快构建以技能为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制定促进生育政策,以及着力稳住楼市股市等,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同时,持续优化促消费政策、完善相关制度、改善消费环境。社会普遍反映,今年“两新”政策效果很好。明年将加力扩围,安排更多资金,把更多消费品纳入支持范围,优化补贴发放流程。

    另一方面,要在适应消费结构变化、增强供需适配性上做文章。要加快完善相关支持政策,鼓励各类经营主体提供多元化服务,着力满足居民在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方面的消费需求。要大力培育文化、旅游、体育、演出、数字等新型消费。要积极开发更加多样化的消费场景,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要充分运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继续大力培育具有创新、跨界等特点的新型融合消费业态。

    作为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投资空间依然很大。提高投资效益,一是要强化目标引领,把握好投资方向。投资目标应该聚焦在“补短板、增后劲”。在基础设施方面,要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在房地产方面,加快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危旧房改造。在社会民生方面,加快补齐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短板。在制造业方面,加大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绿色转型等领域投资。
    阅读 297.5w+
    3
    1627
  • 12-16 10:3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2月16日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16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11月份我国楼市交易更趋活跃,市场预期改善,继续向着止跌回稳的方向迈进。11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都实现了正增长,重点城市的销售改善更为明显;股票市场成交活跃,沪深两市的股票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同比分别均增长1.1倍。
    阅读 293.3w+
    1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