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0月28日电,据《日经亚洲评论》,受人工智能(AI)服务及其驱动数据中心需求“爆炸性”增长的推动,全球约1300家主要科技公司的有息债务在过去10年间增至约1.35万亿美元,增长3倍。报道分析认为,这种激增源于企业的商业模式正从轻资产的软件业务(所需基础设施较少)向需要大规模数据中心的AI业务转型。
财联社10月28日电,当地时间周一,Fermi America宣布,公司将启动四座大型核电反应堆的工程工作,这些反应堆将为美国得州潘汉德尔(Panhandle)地区的一座数据中心电网园区提供电力。
财联社10月28日电,美国电力公司(AEP)以28.2亿美元出售其俄亥俄州及印第安纳州与密歇根州输电业务19.9%的少数股权,此举很可能将助力其融资54亿美元的五年资本计划,将股权融资需求降至23亿美元(通过远期合约实现),并支持2026-2029年期间6%-8%的每股收益增长目标。由于数据中心负荷激增和输电系统升级带来的约160亿美元额外投资,可能将上述盈利增长目标延续至2030年。
财联社10月27日电,澜起科技10月27日宣布,已完成DDR5第四子代寄存时钟驱动器芯片(RCD04)的量产。该芯片是高性能服务器及数据中心内存系统的核心组件,将为下一代计算平台带来显著的内存性能提升。
财联社10月24日电,中信证券研报表示,AI货币化正加速,云厂商围绕AI的资本开支保持强劲势头,全球数据中心新增装机量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智算中心(AIDC)整体功率密度正加速提升,高压直流配电方案是大势所趋。固态变压器(SST)是高压直流配电技术方向下的最新技术路线,其在转换效率、建设周期、占地空间、新能源接入等方面较之高压直流系统(HVDC)、巴拿马电源等方案具备进一步优势,能够精准解决高功率时代下数据中心配电需求的痛点。随后续NV Rubin Ultra芯片及NVL576等进入批产阶段,我们预计SST配电方案将逐步开启渗透。标的选择上,我们建议围绕产品成熟度、技术同源积累、客户基础等方面来筛选。
①OpenAI、甲骨文与Vantage宣布在威斯康星州建设数据中心园区,作为“星际之门”项目的一部分; ②该项目名为Lighthouse,涉资150亿美元,提供约1000兆瓦电力容量,预计2028年竣工; ③“星际之门”未来三年预计投资超4000亿美元,目标是实现近7吉瓦的算力。
财联社10月22日电,据报道,贝莱德已成为Meta Platforms在路易斯安那州建设数据中心所需的270亿美元私募债融资的最大投资者之一。知情人士透露,贝莱德上周购买了超过30亿美元的债券,用于为名为 “Hyperion” 的数据中心项目融资。
①10月21日,全球首个实现“海风直联”的海底数据中心项目在上海临港正式落成。 ②未来,各方还将共同启动500兆瓦海风直联海底数据中心战略合作。 ③今年6月17日,位于海南陵水的海上风电融合型海底数据中心项目已正式开工建设。
《科创板日报》22日讯,随着数据中心扩张加速,以及云计算领导者将重点从AI训练转向推理,大容量存储器的需求激增,推动全球NAND闪存市场快速复苏。消息人士称,三星电子已扩大其位于平泽的主要NAND工厂的运营,其第八代(V8)NAND生产线的利用率在第三季度较上一季度提升了10%以上,达到了80%左右。
《科创板日报》22日讯,当地时间周二,Meta表示与资产管理公司Blue Owl Capital达成了一项合资公司协议,价值270亿美元,用于为在路易斯安那州农村的大型Hyperion数据中心开发提供资金。根据交易内容,Blue Owl将持有合资公司80%的股份,而 Meta 将保留20%的股份,并负责监督位于路易斯安那州里奇兰县的数据中心的建设和物业管理服务。
财联社10月22日电,伴随着存储芯片市场的涨价潮,A股存储芯片相关公司的盈利预期改善、股价一路高涨,存储芯片“超级周期”来临。业内人士认为,这轮“超级周期”由AI驱动,数据中心大容量存储需求高速增长,叠加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渗透率提升,共同推动本轮存储技术创新与市场扩容。展望后市,分析人士预计AI服务器存储产品的涨价潮或延续至2026年。国内存储公司有望继续受益于“价格回升+国产替代”的双重驱动。叠加消费电子需求提升,国内存储芯片公司开工情况稳中向好。
财联社10月21日电,全球首个海风直联海底数据中心示范项目落成与规模化拓展交流会10月21日在上海临港举行。会上,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为上海临港海底数据中心示范项目颁发“国际数据中心边缘计算节点”牌匾。这是临港新片区推动数字经济、新能源与海洋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上海服务国家战略、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一项重要举措。未来将持续为项目提供政策支持与配套服务,推动更多上下游企业集聚。
财联社10月21日电,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鼓励地市设立“模型券”,支持企业购买工业模型服务。依托专业机构建立工业模型评测体系,评估工业模型综合能力。支持企业利用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各地市算力基础设施等各类智算资源,训练开发工业模型。发挥省市合力,通过“算力券”“训力券”等政策工具,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予以资金支持,降低算力使用成本。支持工业企业、电信运营企业、通信设备企业建设边缘数据中心,推动端侧设备智能化升级,在感知设备、生产装置、控制单元、无人运输车辆等部署轻量化算力模块,实现工业云端训练、边缘推理、终端感知等多场景算力综合应用。推进核心软件攻关等工程,实施一批技术攻关项目,推动人工智能赋能重点工业软件迭代升级。推动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协同赋能,支持企业建设融合人工智能的跨行业跨领域和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模型即服务、智能供给插件等创新模式。
财联社10月21日电,日立与OpenAI宣布,双方已签署谅解备忘录,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致力于构建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并拓展全球数据中心。该协议于2025年10月2日签署。根据该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多个关键领域共同制定发展计划,结合各自优势推进可持续数据中心运营,加速部署人工智能技术。
《科创板日报》20日讯,据报道,微软已向英特尔下达其下一代AI芯片Maia 2的晶圆代工订单,计划采用18A或18A-P制程。该芯片将用于微软Azure数据中心等AI基础设施。
①企业大力部署可再生能源、倚重先进燃气轮机作为灵活性电源和保障,积极发展储能技术、推动核聚变落地; ②英伟达正引领着AI算力驱动的电力革命,高压直流电源架构或是提高能效的“最优解”; ③当芯片算力按照摩尔定律指数级增长,电力供应必须同步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