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4月18日电,腾讯集团副总裁、政企业务总裁李强披露了腾讯云2025年的海外投入规划。他表示,腾讯今年将继续加大海外投入,计划在中东投入1.5亿美元,在沙特落地首个数据中心;计划在印尼投入5亿美元,在印尼建设第三个数据中心。
《科创板日报》18日讯,美光科技宣布基于市场细分重组其业务部门。新架构将于即日启动过渡,预计在第四财季(2025年5月30日开始)初期完成重组,并于2025财年第四季度起按新架构披露财务数据。四大业务部门分别为云内存事业部(CMBU)、核心数据中心事业部(CDBU)、移动与客户端事业部(MCBU)和汽车与嵌入式事业部(AEBU)。
《科创板日报》18日讯,今日字节跳动发布“中国大陆自建数据中心模块化机房单元项目寻源公告”;寻源服务内容为字节跳动华东和华北区域自建数据中心模块化机房单元(微模块数据中心)的设计、生产以及集成工作;采购范围为字节跳动在中国大陆地区自建数据中心,华东和华北区域计划应用模块化机房单元(微模块数据中心)的所有楼栋。
财联社4月18日电,中金公司研报认为,数据中心扮演着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角色。数据中心服务商主要提供服务器物理机房环境的托管业务,从初期的简单数据存储,逐步演变为支持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应用的核心基础设施;90年代以来经历了技术萌芽期、产业化培育期、云化转型期,当前进入了智算快速增长后的新阶段。行业需求在2024年迎来拐点。智算带来了需求变化,数据中心的需求与云厂商的资本开支相关度较高,云厂商增加对于服务器的采购会传导至对数据中心需求提升;展望2025年,下游云厂商和互联网资本开支呈现上升趋势,带动第三方IDC市场中涌现出较多大单,需求的回升有望带来新签订单价格同比企稳。
《科创板日报》17日讯,知情人士透露,由OpenAI和软银牵头的“星际之门”数据中心项目正在着眼于在美国以外地区投入AI基建,考虑在英国进行投资。该项目初期将完全在美国开展,但如果项目成功,英国的投资也被视为未来国际扩张的一部分。一位参与该项目的人士表示:“我们想去有算力的地方。”他还补充说,德国和法国也是有吸引力的候选国。
财联社4月17日电,知情人士消息称,英国已成为OpenAI和软银建设海外AI基础设施新项目的首选目的地之一。报道指出,这项价值5000亿美元的"星门"(Stargate)数据中心计划初期将完全部署在美国,但英国已被纳入未来国际扩张的考虑范围。德国和法国同样被列为"具有吸引力的候选国家"。一位参与"星门"项目资金分配的匿名人士透露,英国政府计划提升数据中心电力供应能力的举措,增强了该项目对英国投资的兴趣。
①AI建设成本不仅有芯片,建筑材料、冷却设备甚至备用发电机都需要考量,而这些都逃不开关税。 ②奥尔特曼此前透露,OpenAI正紧急研究关税会怎么影响AI模型运行成本。 ③“所有核心零部件的供货周期早就到24-36个月了,”业内人士预计美国数据中心的建设成本或将上涨15%-20%。
《科创板日报》16日讯,腾讯云宣布将在大阪建设新可用区,这是继东京的两大可用区之后,腾讯云在日本的第三个数据中心。此外,腾讯还将同步在大阪设立新办公室。过去五年,腾讯云在日本市场已持续实现两位数高速增长。
财联社4月11日电,联发科技董事、总经理暨营运长陈冠州4月11日在天玑开发者大会2025上表示,预计2029年全球数据中心投资规模将达到10000亿美元,目前,端侧设备AI性能正以每2年翻一倍的速度在提升,这一速率未来将继续保持,同时,语言模型知识密度每3.3个月就会增长一倍。
财联社4月11日电,国际能源署10日发布报告说,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预计将增长一倍以上,人工智能将成为推动这一用电激增的最主要动力。据这份名为《能源与人工智能》的报告介绍,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将达到约945太瓦时,略高于当前日本的总用电量,占2030年全球总电力消耗的不到3%。
财联社4月1日电,普洛斯3月31日最新推出的中国数据中心收益基金一期完成募集,投资规模约26亿人民币。该基金为普洛斯推出的首个数据中心主题投资策略,聚焦于运营稳定、具有拓展潜力的算力基础设施,投资人包括国内领先投资管理公司及国际机构投资人,普洛斯担任基金管理人及资产管理人。
财联社3月29日电,针对行业有关“特斯拉或与阿里合作”传闻,一位阿里云高层人士未直接回应财联社记者,但表示,目前特斯拉正在和国内本土企业普遍接触。近日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正与阿里深入接触,探讨未来双方合作的可能,阿里或将为特斯拉中国的FSD落地提供GPU数据中心服务。(财联社记者 徐昊)
《科创板日报》28日讯,亦庄智能院已投资设立北京国际数据跨境服务有限公司。该数跨公司将依托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基地,打通国际数据传输专线,形成覆盖计算、存储、加工、传输的数据服务全链条。
财联社3月26日电,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链工作专班办公室3月25日举办“2025年成都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重点工作媒体吹风会”,并发布《2025年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工作要点》。《工作要点》明确,力争2025年成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300亿元、增速超过30%,加速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聚焦“AI三要素”,成都将在算力、算法、数据三方面持续发力。在算力上,加快推进重点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全市算力规模力争扩大至20000P;发放“算力券”,优化“算力券”供给机制。在算法上,培育10个大模型通过国家备案,累计培育不少于80个行业大模型,攻关30项核心技术。在数据上,加快推进国家数据标注基地建设,引育20家数据标注企业,建设不少于8个高质量数据集、5个数据要素服务站。
财联社3月25日电,中国电信发布2024年度业绩,面向AI适度超前布局云网基础设施。建成京津冀、长三角两个全液冷万卡池,在粤苏浙蒙贵等地区部署千卡池,智能算力资源达到35EFLOPS。推动数据中心全面向AIDC升级,依托重点区域大型园区、省市机房和边缘局站,满足训练和推理、中心和边缘、云侧和端侧等各类智算部署需求。建设高通量、低时延的智算互联网,规模部署G.654E新型光纤,建设400Gbps全光传输网络,八大枢纽间平均时延下降7%,新型城域网覆盖超200个边缘算力池,实现毫秒级入算。千兆光网10G PON端口达929万个,城镇住宅覆盖率超95%,试点部署50G PON网络。
《科创板日报》25日讯,诺基亚副总裁Subho Mukheriee表示,这家芬兰电信设备制造商已投入巨资开发各种新芯片组,以将其产品的功耗降低50%或更多。诺基亚认为,由于人工智能计算的需求增加了能源危机的风险,芯片开发的进步将有助于大幅降低数据中心和网络的电力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