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新能源
关注
1.0W 人关注
新能源
  • 1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26日电,据工信部官网,为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工作,强化动力电池原料制备、设计、生产、报废拆解、综合利用等环节全链条管理,6月25日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在京召开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全产业链座谈。重点金属原料生产、动力电池生产、汽车生产、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企业,以及有关行业协会、研究机构代表参加。

    节能与综合利用司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了当前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结合当前形势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考虑。各方代表围绕动力电池设计生产、使用维修、报废拆解及综合利用等进行了交流,重点针对法律法规建设、标准体系完善、关键技术研发、行业规范管理等工作举措进行了讨论。下一步,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将继续开展企业调研和专家座谈等,加快推动完善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长效机制。
    阅读 103.7w+
    1
    10
  • 昨天 18:0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25日电,国家能源局25日发布关于2024年5月全国新增建档立卡新能源发电项目情况的公告。根据公告,2024年5月,全国新能源发电新增建档立卡项目共763个,其中风电45个,规模3558.65MW;非自然人光伏发电项目709个,规模总计7528.073MW,其中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共79个,规模6810.155MW,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共630个,规模717.918MW;生物质发电项目9个,规模为229.94MW。

    另外,公告指出,组织开展可再生能源项目建档立卡是全面准确掌握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情况、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和服务、支撑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和交易等工作的重要基础工作。自2024年6月起,每月下旬公布上月新增新能源发电项目建档立卡情况(包括风电、非自然人光伏发电和生物质发电)。
    阅读 345.3w+
    32
  • 昨天 16:59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邱思雨 余佳欣 实习记者 任思莹
    配电网分布式新能源接入量有望翻倍?多家输配电设备厂商:在手订单充足
    阅读 96.4w+
    4
    21
  • 昨天 09:52 来自 财联社
    中国与波兰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支持在电动汽车等领域开展双向投资合作
    阅读 99w+
    83
  • 昨天 07:22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24日讯,今日,第二届“鄂尔多斯杯”创新创业大赛在北京启动,大赛旨在遴选一批领跑科技前沿的创新企业和创业团队。在赛道布局方面,聚焦鄂尔多斯“四个世界级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设置能源、现代煤化工、新能源、羊绒和生物医药、低碳节能、人工智能、数据算力等近15个产业赛道。据介绍,对顶尖人才,鄂尔多斯将给予最高1亿元科研配套经费。对企业技术引进费用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贴;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给予单个项目最高2000万元支持,对企业研发投入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补。(记者 李明明)
    阅读 347.9w+
    4
  • 06-24 07:5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24日电,国泰君安研报表示,锂产品产销短期承压,但考虑到行业成本控制与长期潜力,看好产能清晰且具备成本优势的锂矿公司。锂行业短期受产销下降和价格低迷影响,澳洲和南美锂矿已连续销量受阻,北美项目因成本问题亏损。但需求端看,全球新能源汽车和电池储能持续增长,行业长期发展格局未变。在行业供给出清周期,应当关注能够有效管理成本、具有明确产能增长路径和市场定位清晰的公司,此类公司能够在当前市场波动中展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增长潜力,伴随后续周期反转价格上涨,业绩向上弹性空间较大。
    阅读 373.5w+
    34
  • 06-22 13:2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22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22日说,所谓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论调违背市场规律和经济常识,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损人不利己,中方将采取一切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他还表示,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全球产能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对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还可以作出更大贡献。保护主义保护不了竞争力,只会拖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进程。期待德方展现在欧盟内的领导力,做正确的事情。
    阅读 386.4w+
    4
    68
  • 06-21 08:5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21日电,工信部发布《2024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其中提到,完善汽车标准体系规划。紧跟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和行业实际需求,开展汽车行业“十四五”技术标准体系实施效果评估,启动“十五五”技术标准体系研究,推动构建覆盖产业链全链条、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标准体系,更好适应技术和产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推进重点标准体系建设。做好《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3版)》《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等落地实施,加快建立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开展汽车双碳标准体系研究,以体系为“纲”统筹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汽车芯片、汽车双碳等重点领域标准研制。部署前沿领域标准体系。聚焦前沿技术领域和新型产业生态,围绕固态电池、电动汽车换电、车用人工智能等新领域,前瞻研究相应标准子体系,支撑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
    阅读 426.5w+
    42
  • 06-21 07:49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余佳欣
    业务转型仍难逃亏损 利元亨回复年报问询:动力锂电设备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阅读 128w+
    5
  • 06-21 06:58 来自 中证报
    财联社6月21日电,在光伏技术的更迭中,N型技术路线正加速渗透,异质结的市场竞争力日益凸显。近日,硅料龙头通威股份宣布加入光伏行业高效异质结740W+俱乐部的消息引发市场高度关注。通威股份光伏研究院院长蒋方丹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年初制定目标的时候,我们就计划到今年年底生产的异质结组件功率达740W,异质结量产前景光明,我们希望更快更好地推进异质结技术突破。”
    阅读 428.5w+
    52
  • 06-20 16:3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20日电,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6月20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的新能源行业是在开放竞争中练就了真本事,代表的是先进产能,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个成绩,在全世界能源行业都是得到充分肯定的。同时,不论从比较优势还是全球市场需求的角度来说,我国新能源产业不存在所谓的“产能过剩”问题。
    阅读 361.5w+
    16
    398
  • 06-20 16:26 来自 科创板日报 张真
    “赌徒”孙正义再下重注 这次要“为AI发电”?
    阅读 109w+
    15
  • 06-20 16:0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20日电,国新办6月20日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杜忠明表示,为提升电力系统对新能源消纳的能力,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新能源配套电网项目建设,督促电网企业优化接网流程,今年着力推动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青海红旗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33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加快推进陕北~安徽特高压直流工程、甘肃~浙江特高压直流工程等37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为新能源消纳提供有力支撑。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在积极推进系统调节能力提升和网源协调发展,充分发挥电网资源配置平台作用,灵活调整调度运行方式,提升省间互济和资源共享能力;此外,我们还优化了新能源利用率目标,对于部分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适当放宽利用率目标,原则上不低于90%,并根据每年的消纳形势开展动态评估;在提升大电网消纳能力的同时,我们同步提出了提高配电网综合承载能力的措施。为满足分布式新能源大规模发展要求,我们将加强配电网建设、改造,打造坚强灵活网架,提升智能化水平,完善调度运行机制。到2025年,配电网将具备5亿千瓦左右分布式新能源接入能力。
    阅读 326.3w+
    2
    67
  • 06-20 15:5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20日电,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2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有效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合理用能需求的基础上,稳步有序推进“双碳”目标,是今后一个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任务。一方面,要做好消费侧节能降碳的“减法”。贯彻落实《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深入实施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替代行动,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持续推动用能方式转型升级,深入推动工业、建筑、交通、农业等领域电能替代,增强电动汽车充电服务保障能力,到2025年,全国建成充电基础设施1200万台左右。通过各方面协同努力,争取到2025年,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提高到30%左右。另一方面,要做好供给侧非化石能源提质扩量的“加法”。加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力度,统筹推进核电、水电、新能源开发利用。加强系统调节能力建设,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同时,要以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和交易为抓手,促进绿电消费规模持续扩大,推动能源需求增量更多由非化石能源满足,推动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
    阅读 356.2w+
    10
  • 06-20 15:4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20日电,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今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统筹能源安全和低碳转型,从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做好消费侧节能降碳的“减法”。贯彻落实《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深入实施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替代行动,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持续推动用能方式转型升级,深入推动工业、建筑、交通、农业等领域电能替代,增强电动汽车充电服务保障能力,到2025年,全国建成充电基础设施1200万台左右。通过各方面协同努力,争取到2025年,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提高到30%左右。另一方面,要做好供给侧非化石能源提质扩量的“加法”。加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力度,统筹推进核电、水电、新能源开发利用。加强系统调节能力建设,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同时,要以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和交易为抓手,促进绿电消费规模持续扩大,推动能源需求增量更多由非化石能源满足,推动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
    阅读 336.2w+
    1
    44
  • 06-20 14:47 来自 新华社
    财联社6月20日电,记者从国务院国资委获悉,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启动第三批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建设,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重点领域,在工业软件、工业母机、算力网络、新能源、先进材料、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等方向组织中央企业续建3个、新建17个创新联合体。完成第三批布局后,共21家中央企业牵头建设24个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用力量相互支撑、高效互动、紧密合作,共同推进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
    阅读 370.2w+
    6
    308
  • 06-20 07:5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20日电,中金公司研报认为,半固态/固态电池有望成为贯穿全年的主线、预期边际变化较大,2024年为半固态/固态电池装车元年,蔚来、上汽、广汽已发布固态电池方案并部分实现装车,其余车企有望持续跟进;而海外电池厂商LGES、三星SDI等亦加速推进固态电池布局,计划2027—2028年量产全固态电池。此外,低空经济的兴起使得固态电池商业逻辑进一步强化,中期新能源车+eVTOL需求共振、打开固态远期市场空间。
    阅读 357w+
    5
    126
  • 06-19 15:2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19日电,乘联会数据显示,6月1-16日,新能源车市场零售31.4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4%,较上月同期下降4%,今年以来累计零售356.9万辆,同比增长32%;6月1-16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33.5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28%,较上月同期增长3%,今年以来累计批发397.2万辆,同比增长30%。
    阅读 342.7w+
    37
  • 06-19 13:18 来自 21财经
    财联社6月19日电,深圳市投控基石新能源汽车产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近日通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这是深圳市首支正式备案用以支持深圳“20+8”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性子基金,基金总规模50亿元,首期备案规模15亿元。这支产业基金将100%投资于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下游企业。
    阅读 347.5w+
    1
    43
  • 06-19 08:35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邱思雨 余佳欣 实习记者 任思莹
    中国光伏出海中东“热”土的“冷”思考|深度
    阅读 93.3w+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