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5月18日电,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5月18日在2025年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数字经济持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势良好,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两位数增长)。从区域分布、企业总量来看,东部地区领跑态势明显。今年一季度,东部地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A股上市公司贡献了全国九成以上的营收和净利润。肖钢分析,今年在数字金融领域,大部分金融机构都开始接入DeepSeek等大模型。在DeepSeek促进AI平权后,众多中小金融机构都具备了应用AI大模型的条件和能力,使整个金融行业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不断应用以DeepSeek为代表的各种AI大模型,金融机构进一步创新了数字金融发展生态,提高了金融效率和客户体验。针对未来数字经济、数字金融的发展,肖钢建议,要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培育“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合作生态,进一步破除数字经济消费的一些约束;二是要加快构建生成式AI金融应用的治理闭环,细化金融场景的实施细则,聚焦AI技术滥用的风险治理;三是要建设高质量的金融数据市场,探索和完善数据要素权属、定价、估值、交易流通、入表等一系列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
财联社5月18日电,2025数据安全发展大会上介绍,我国将培育壮大一批数据要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预计到2030年,我国数据产业规模将达到7.5万亿元。作为全球首个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的国家,我国已初步构建起门类齐全的数据产业链。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年度数据生产总量达41.06泽字节,同比增长25%。截至目前,我国数据领域相关企业超19万家,数据产业规模超2万亿元。按照20%以上的年均增长率测算,2030年我国数据产业规模将达7.5万亿元。
财联社5月17日电,济南市委书记刘强,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在山东大厦会见了百度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一行,并共同见证战略合作协议签署。双方将构建人工智能生态体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建设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基地,培育数据要素专业人才;打造适用于政务、医疗、教育、工业、交通等领域的大模型应用,赋能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探索无人驾驶领域合作,开展无人驾驶技术落地验证。
财联社5月16日电,国家数据局综合司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2025年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数字领域新质生产力不断壮大,数字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0%,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稳步推进,算力规模超过300EFLOPS,政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数字文化建设跃上新台阶,数字社会精准化、普惠化、便捷化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数字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数字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财联社5月16日电,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15日印发《数字青岛2025年行动方案》。其中提出,在工业、农业、交通、海洋等数据富集行业打造一批高质量数据集,支持大模型开发和训练。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强化数据源头治理和质量监督检查,提升公共数据供给质量。鼓励企业在落实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要求和保障各方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开放数据。推动数据集团挂牌运营。围绕数据采存算管用,探索培育认定一批数据要素型企业。完善数据流通交易体系,促进数据采集标注、分析挖掘、数据安全等技术应用。支持数据要素产业园发展,推动数据资源和应用场景供需对接。
①上海市杨浦区正式发布城市治理运行“1235”数智化平台,同时举行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上海分赛“城市治理”主题赛道动员仪式。 ②杨浦区城市治理十大标杆场景以及五大平台揭榜计划,复兴岛“全球量子城市实验室”智能感知规划也一并亮相。
财联社5月8日电,国务院国资委集中发布了首批10余个行业30项央企人工智能行业高质量数据集优秀建设成果;首批成立交通物流、绿色低碳、智慧能源等三大行业中央企业数据产业共同体,后续将梯次成立其他重点行业央企数据产业共同体,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和开放共享,以高质量数据集建设赋能大模型训练、助力高价值场景落地。下一步,国务院国资委将进一步推动央企“AI+”专项行动走深走实,全面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以央企数据产业共同体为抓手,推动央企发挥自身海量数据积淀优势,加快汇聚一批重点行业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可靠数据要素流通基础设施,牵引带动产业各方深化数据要素协同共享、优化数据资源高效安全开发利用,积极探索数据资产有序合规交易流转商业模式。
财联社5月7日电,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广州市关于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推进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夯实新型数据基础设施底座,支持搭建国际数据专用通道、专用科研网络,争取扩大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探索建设算力服务平台,提升全球数源中心服务能力,进一步巩固广州国际信息枢纽地位。加快推进南沙(粤港澳)数据服务试验区建设,在南沙自贸区实施数据跨境负面清单,在国家数据跨境传输安全管理制度框架下,建立健全穗港澳跨境数据流动交易机制。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数据保护和数据跨境服务平台建设,探索设立数据出境综合服务中心。探索数据跨境服务,协同港澳开展数据托管、融合计算、隐私计算、数据预处理和隐私保护等服务,推动与港澳在商事登记、社会信用、社会保险、食品安全、医疗健康、商品溯源、跨境支付等领域建立数据跨境共享互通互认机制,打造数据跨境应用场景。
财联社5月6日电,随着2024年1月1日《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落地实施,一场关乎数据价值觉醒的变革在A股市场悄然上演。对比2024年一季报和2024年年报可以看到,A股公司数据资产“入表”正提速扩围:参与企业数量已从17家跃升至92家;披露规模从0.79亿元狂飙至24.95亿元。同时,涉及行业领域也快速扩围,由之前的6类行业拓展到目前的12类行业。这一趋势不仅重塑了企业资产结构,更催生出数据治理、资产评估、金融服务等新兴细分市场,成为撬动万亿元级数据要素市场的强劲杠杆。多位业内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数据资产“入表”正从政策驱动的阶段性探索迈向常态化实践。
财联社4月30日电,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正在福建福州举行。国家数据局相关负责人在29日的举行的“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分论坛上表示,加速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进程,数据价值的实现方式将更加多元。国家数据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场景化加快牵引价值化,数据要素赋能作用不断凸显,数据资产入表工作稳步推进。截至目前,上市公司披露入表的有88家,入表资产24.86亿元,相比2024年一季度,分别增加70家和23.82亿元。国家数据局政策和规划司负责人栾婕表示,数据要素价值化本质上是数据作为生产要素进入经济社会系统、创造和实现价值的过程。与此同时,也激励更多经营主体参与到数据市场建设中,推动市场化向纵深化发展。
财联社4月30日电,国家数据局副局长夏冰4月30日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举办的2025智能云生态大会主论坛上表示,近期,国家数据局将联合国务院国资委加快推动中央企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充分发挥央企的示范引领作用。夏冰表示,国家数据局将支持企业围绕业务协同等需求,开展点对点数据流通交易,创新打造行业数据流通交易平台,支持数据交易机构互联互通,打破区域壁垒,畅通数据要素流通渠道,鼓励数商企业、第三方研究机构等大力开展数据技术创新,前沿场景探索,繁荣数据开发利用产业生态。
《科创板日报》29日讯,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华为与科大讯飞、软通智慧、拓维信息、南威软件、北京致远互联、泛微网络、依图科技等多家合作伙伴发起成立AI CITY@城市智能体生态联盟,联盟将依托算力、AI大模型、数据要素等城市数智底座,聚焦城市治理、城市安全、数字经济、政务服务、政务办公等行业场景,以智能体应用推进城市治理和发展。(记者 黄心怡)
①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省福州市开幕,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发表讲话; ②刘烈宏强调,要抓住人工智能发展机遇,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和“人工智能+”行动结合,确保高质量数据集的建设和推广。
财联社4月29日电,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4月29日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式上表示,持续推进高质量数据供给。加快推动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相结合。推动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推动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确保“人工智能+”行动到哪里,高质量数据集的建设和推广就到哪里。持续推进数据流通交易。大力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细化数据产权“三权分置”方案,加快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构建数据流通交易标准体系,细化流通交易规则,推动发布数据流通交易标准示范合同。
财联社4月29日电,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式上表示,当前,加快推进数字中国建设,要紧紧抓住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和“人工智能+”行动同频共振。持续推进高质量数据供给。加快推动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相结合,推动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推动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确保“人工智能+”行动到哪里,高质量数据集的建设和推广就到哪里。
《科创板日报》29日讯,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党组成员、北京市大数据中心主任张琳表示,北京正加快推进“一区三中心”战略布局,持续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下一步将聚焦智慧城市与数据治理,推动数据交易体系建设与政务数据授权运营,提升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未来将深化与北京电信在数据要素流通、智慧城市场景创新等领域合作。(记者 黄心怡)
财联社4月28日电,国家数据局在福建福州召开会议。会议要求,要深刻认识数据要素作用机理和产业发展规律,围绕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坚持以市场化价值化为导向,强化整合共享、开放共用、授权运营,推动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政策加快落地,释放公共数据价值;强化设施互通、价值共创、场景应用,加快可信数据空间创新试点,打造数据规模化流通利用新模式;强化利益协同、主体培育、生态集聚,大力培育开放创新的数据产业生态;强化数据登记、资源调查、标准建设,不断夯实工作基础,有力推动数据资源高水平开发利用,更好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①新场景覆盖教育教学智能体、低空巡查“综合飞一次”、数据赋能精准医疗等诸多领域。 ②同日国家数据局印发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2025年工作要点。 ③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已于3月1日正式上线试运行,目标是今年年内构建全国公共数据资源登记体系。
财联社4月28日电,从国家数据局了解到,70个“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场景正式发布,公共数据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快。据了解,国家数据局已分别于2024年10月、2025年2月发布两批次共38个重点建设的示范场景。在此基础上,本轮继续推出32个示范场景,覆盖教育教学智能体、高速公路应急救援、智慧农田建设、低空巡查“综合飞一次”、企业服务“零证明”、数据赋能精准医疗、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科研范式创新等诸多领域。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会同相关地方和部门,大力推进场景建设,打破数据孤岛,扩大数据供给,激发数据潜力,更好赋能产业发展、社会治理、民生改善。
《科创板日报》25日讯,近日,2025年海纳大会暨“数据要素×”大赛上海分赛启动仪式在上海市普陀区召开,现场启动了重大区域协同解决方案“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数据合作机制。今年2月,上海市普陀区与江苏省南京市、无锡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镇江市、泰州市“七市一区”携手发起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合作倡议,将合力打造创新协同生态、长三角引领地、产业集群高地。此次“七市一区”的数据局相关负责人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商长三角数据要素流通与政务服务协同发展大计。据悉,数据合作机制通过数据要素跨区域、跨领域的协同创新,推动“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数据领域和政务服务领域的一体化合作共建共治共享,加速技术成果转化,进一步释放数字经济的乘数效应,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贡献智慧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