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算电协同即 “算优化电,电支撑算”,是指计算资源与电力资源的统筹调配; ②将利好液冷、热泵、储能、微电网、综合能源、能源互联网以及信创等行业。
财联社11月15日电,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部门发布关于印发 《北京市存量数据中心优化工作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到2027年实现本市数据中心能效水平全面达到地方标准,年均PUE值(电能利用率)降低至1.35以下,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数据中心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其中提到,自2026年起,对PUE值高于1.35的数据中心征收差别电价,并对PUE值不高于1.35的数据中心进行公示。
①强化碳定价的作用,逐步建立配额拍卖机制。 ②建立国家碳定价体系可以激励企业和消费者减少碳排放。
①该示范工程在新能源的加持下“风光无限”,今年上半年,电解铝绿电消纳占比达27.58%; ②人工智能、爬塔机器人、5G+无人驾驶等现代信息技术助力央企智慧能源一线建设。
财联社6月20日电,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今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统筹能源安全和低碳转型,从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做好消费侧节能降碳的“减法”。贯彻落实《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深入实施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替代行动,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持续推动用能方式转型升级,深入推动工业、建筑、交通、农业等领域电能替代,增强电动汽车充电服务保障能力,到2025年,全国建成充电基础设施1200万台左右。通过各方面协同努力,争取到2025年,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提高到30%左右。另一方面,要做好供给侧非化石能源提质扩量的“加法”。加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力度,统筹推进核电、水电、新能源开发利用。加强系统调节能力建设,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同时,要以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和交易为抓手,促进绿电消费规模持续扩大,推动能源需求增量更多由非化石能源满足,推动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
财联社5月24日电,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四部门日前发布《上海市促进绿色电力消费加快能源低碳转型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到2025年,绿电绿证交易机制逐步完善,相关示范工程建设扎实推进,为经营主体提供功能健全、友好易用的绿电绿证交易服务,绿电消费能力显著提升,绿电交易规模达到50亿千瓦时以上。到2030年,绿电供给和消费多元化发展,全社会绿电消费潜力进一步激发,绿电消费成为全社会的新时尚,市内重点行业企业绿电覆盖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建成绿电消费标杆城市,绿电交易规模达到300亿千瓦时。
到2025年,绿电绿证交易机制逐步完善,相关示范工程建设扎实推进,为经营主体提供功能健全、友好易用的绿电绿证交易服务,绿电消费能力显著提升,绿电交易规模达到50亿千瓦时以上。
①龙源电力已在内蒙古、甘肃、吉林等地推进绿电制取氢、氨、醇项目,其中推进较快的首批项目将会在今年具备全面开工条件; ②李星运透露,目前对绿醇正式项目的短期规划产能为20万吨/年; ③李星运表示,当前生产出的绿醇主要供应航运业,船用燃料市场存在溢价的期待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