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易方达指数通
关注
5901 人关注
为投资者提供指数及指数基金动态,帮助投资者发现指数投资机会。
  • 6分钟前 来自 财联社
    人工智能板块早盘冲高后回落,截至收盘,中证软件服务指数上涨0.4%,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下跌0.04%,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下跌0.1%,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下跌0.3%。
    阅读 2.3w+
    1
  • 8分钟前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系列指数冲高回落,盘面上,半导体板块表现活跃,DeepSeek概念持续回调。截至收盘,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上涨0.5%,科创100指数下跌0.1%,上证科创板成长指数下跌0.4%。
    阅读 3.2w+
    1
  • 8分钟前 来自 财联社
    截至收盘,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上涨0.5%,科创100指数下跌0.1%,上证科创板成长指数下跌0.4%。
    华泰证券指出,伴随着业绩预告、海外两大扰动因素落地,Deepseek在节后引领全球投资者重塑对中国资产的认知,科技成长有望引领中国资产新一轮估值修复。
    阅读 3.3w+
    1
  • 8分钟前 来自 财联社
    截至收盘,中证A500指数、中证A50指数均下跌0.2%,中证A100指数下跌0.3%。中证A500相关产品成交活跃,其中A500ETF易方达(159361)全天成交额达27亿元,位居同类产品前列。
    阅读 2.7w+
    1
  • 8分钟前 来自 财联社
    截至收盘,中证A500指数、中证A50指数均下跌0.2%,中证A100指数下跌0.3%。
    中信证券认为,当前仍处于春季躁动窗口期,预计4月前外部扰动有限,国内经济和政策预期有一定改善,市场边际资金结构在起变化,多因素预示着市场风格有望倒向A股核心资产。
    阅读 2.9w+
    1
  • 8分钟前 来自 财联社
    截至收盘,创业板中盘200指数下跌0.4%,创业板指数下跌0.7%,创业板成长指数下跌0.8%。
    创业板聚焦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较高。目前,创业板成长指数、创业板指数滚动市盈率分别为32.7倍和35.2倍,估值均位于指数发布以来20%分位以下,配置价值受到关注。
    阅读 3.4w+
    1
  • 8分钟前 来自 财联社
    创业板系列指数今日集体回调,截至收盘,创业板中盘200指数下跌0.4%,创业板指数下跌0.7%,创业板成长指数下跌0.8%。
    阅读 3.1w+
    1
  • 17分钟前 来自 财联社
    中小盘风格今日涨跌不一,截至收盘,中证500指数下跌0.2%,中证1000指数上涨0.2%,科创100指数下跌0.1%,创业板中盘200指数下跌0.4%。
    阅读 6.1w+
    4
  • 17分钟前 来自 财联社
    市场震荡调整,盘面上,农业、基建、低空经济、算力产业链等板块涨幅居前,游戏、教育、医疗服务等板块调整。指数方面,中证A500指数、沪深300指数均下跌0.2%,创业板指数下跌0.7%,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上涨0.5%。
    阅读 6w+
    3
  • 17分钟前 来自 财联社
    A股全天震荡,全市场成交额达2.1万亿元,已连续两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截至收盘,中证A500指数、沪深300指数均下跌0.2%,创业板指数下跌0.7%,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上涨0.5%。
    阅读 5.8w+
    2
  • 3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2月24日电,阿里巴巴集团今日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超过去十年总和。此外,腾讯也加速AI布局,包括升级腾讯云、推动微信接入DeepSeek、宣传旗下 AI 大模型应用腾讯元宝等,上周腾讯元宝已登上iOS免费App排行榜第二,仅次于DeepSeek。
    中信证券指出,以阿里为代表的科技巨头历史性资本开支周期逐步被资本市场认可,民营企业正从需求响应转向技术供给模式,政策传导与产业升级共振下,科技结构性行情蓄势待发。此外,资金的持续补给成为行情的支撑。
    上周,港股阿里巴巴、腾讯等股价接连创下区间新高,覆盖众多互联网龙头的恒生科技指数、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年初以来累计涨幅均超过30%。市场上有恒生科技ETF易方达(513010)、港股通互联网ETF(513040)等产品,可助力投资者便捷布局港股科技龙头。
    阅读 66.9w+
    7
  • 5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今日,DeepSeek宣布启动“开源周”,首个开源的代码库为Flash MLA。Flash MLA可以让大语言模型在H800等GPU上运行得更快、更高效,尤其适用于高性能AI任务,这一代码能够加速大语言模型的解码过程,从而提高模型的响应速度和吞吐量,使聊天机器人、文本生成等实时生成任务更加流畅。
    AI大模型发展加速,产业投资机遇关注。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聚焦AI产业链高价值环节,“硬科技”属性突出,基础芯片、AI应用等环节权重较高。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等产品跟踪该指数,可助力投资者布局人工智能板块投资机会。
    阅读 101.3w+
    6
  • 6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2月24日电,大盘午后持续震荡,A股成交额已连续13个交易日突破1.5万亿元。截至14:10,今日A股成交额约1.8万亿元,ETF市场成交额约2400亿元,其中,中证A500相关产品交投活跃,A500ETF易方达(159361)成交额达23亿元,换手率为13%,均位居同类产品前列。
    中证A500指数由各行业市值较大、流动性较好的500只股票组成,行业分布均衡。同时,指数中信息技术、医药卫生、通信服务等新兴产业占比较高,可以较好代表新质生产力。A500ETF易方达(159361)管理费率仅0.15%/年,可助力投资者低成本布局A股资产。
    阅读 118.4w+
    5
  • 7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2月24日电,首批2只自由现金流ETF募集结束,共计“吸金”21.25亿元。其中,国泰富时中国A股自由现金流ETF募集14.31亿元,有效认购户数1.49万户;华夏国证自由现金流ETF募集6.94亿元,有效认购户数9860户。2只ETF均在2月19日成立,将在2月27日于深交所上市。2只ETF前十大持有人来看,均是个人投资者占比较多,国泰富时中国A股自由现金ETF前8大持有人均为个人投资者,华夏国证自由现金流ETF前十大持有人中也有7名个人投资者。(财联社记者 闫军)
    阅读 170.1w+
    29
  • 9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2月24日电,深圳昨日宣布,将在政策、场景、创新、机器人四个方面持续发力,向企业发放最高60%、最高1000万元的“训力券”补贴,以及模型券、语料券、场景补贴,还将发布人形机器人专项政策,对开放应用场景、突破关键技术、构建专用数据集、提升规模化制造和应用能力等予以精准支持。此前, 重庆、杭州等地也发布了机器人产业发展支持政策。
    产业发展机遇受到市场关注,机器人板块相关ETF上周合计净流入居前。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由100只业务属于机器人、数控机床和工业自动化设备等领域的股票组成,机械设备和计算机行业合计占比近七成,上周超1亿元资金净流入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
    阅读 185.7w+
    6
  • 02-21 21:17 来自 财联社
    本周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上涨8.4%,中证芯片产业指数上涨8.2%,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上涨7.1%,国证信息技术创新主题指数上涨6.0%。国金证券指出,2025年有望迎来需求-产能-库存三种周期共振,从而驱动半导体行业迎来大的上行周期,同时,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也是大势所趋,持续看好半导体设备/零部件、材料及国产算力产业链。
    阅读 343.9w+
    5
  • 02-21 21:16 来自 财联社
    本周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上涨11.9%,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上涨7.6%,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上涨6.6%,中证软件服务指数上涨3.4%。民生证券指出,回顾近两年A股市场的AI投资浪潮,市场经历了技术驱动的认知启蒙阶段、聚焦训练算力业绩确定阶段,如今开始聚焦AI应用,市场共识一步步加强,未来5-10年,大模型大概率会达到AGI的水平,AI将在各行业深度渗透无处不在,重塑产业格局。
    阅读 314.5w+
    6
  • 02-21 21:16 来自 财联社
    本周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上涨5.3%,中证新能源指数上涨1.0%,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中证绿色电力指数均上涨0.5%,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上涨0.2%。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披露,1月,我国电池产量同比增长63.2%,销量同比增长40.8%,出口同比增长67.1%,电池需求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阅读 317.5w+
    2
  • 02-21 21:14 来自 财联社
    本周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上涨7.6%,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上涨3.1%,中证新能源指数上涨1.0%。
    阅读 360.4w+
    2
  • 02-21 21:14 来自 财联社
    本周人形机器人概念领涨,芯片概念表现活跃。指数方面,中证装备产业指数上涨1.9%,中证芯片产业指数上涨8.2%,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上涨11.9%,中证军工指数上涨1.7%。中信证券指出,人形机器人的优势在于其更容易融入人类的生活环境,进而具备更多的应用场景,并且具备规模化生产和成本改善空间。展望2025年,在技术更新迭代、产品百花齐放、产业链协同发力、政策持续催化的共同作用下,机器人行业将继续处在发展的历史机遇期中。
    阅读 346.7w+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