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底部反转+中报超预期,储能系统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达到110GWh,已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政策推动储能商业模式发生结构性转变,这些头部制造产能利用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②新增装机占比有望超过80%,独立储能商业模式更具灵活性和优越性,可参与多种电力市场交易实现“收益叠加”;③新兴市场的需求爆发性,2025年装机量同比增长或超200%,这家公司已建立了强大的分销渠道。
①谷歌Nano Banana图像模型在3D打印行业引起巨大反响,带来消费级3D打印手办热潮,这家企业生产的PLA材料是消费级需求最大的耗材;②医疗和建筑领域是3D打印商业化潜力最高的几个方向之一,这家企业拥有专业的混凝土3D打印技术;③未来高性能工程塑料、专用金属粉末材料成长潜力巨大,这家企业为国内3D打印领域高性能工程塑料龙头。
①北美市场的800G光模块需求量预测已从约2800万只的水平,一路攀升至乐观预期的4000万只,AI巨头投资惯性或延续至2027年,②价值量约为传统短距光模块的10倍,800G长距离光模块有望在2026年迎接需求爆发,行业供应商格局更为专业化和集中;③解密DCI设备与空芯光纤(HCF),英伟达scale-across方案成为强力驱动因素,相关供应商开启高附加值细分市场。
①AI业务成阿里最大增长引擎!未来三年60%AI相关资本开支将用于算力升级,阿里已向这家国内企业采购数万片GPU芯片,同时还在合作开发下一代芯片;②阿里子公司平头哥自主研发的PPU芯片已实现规划化部署,但需采用液冷方案应对高功耗,这家企业为阿里PPU芯片定制浸没式液冷机柜;③通义千问大模型迭代至第三代,正推动形成覆盖10亿消费者的AI时代新消费形态,这些企业已就AI应用开发与阿里达成合作。
①英伟达Jetson Thor首次将“物理AI”纳入硬件设计核心,或撬动万亿美元级市场,国产机器人本体和相关供应链厂商有望在物理AI落地环节实现跨越式成长;②机器人“大脑”通常集成强大的CPU、用于并行计算的GPU以及用于高效AI推理的NPU,这些公司产品可胜任中端机器人的“大脑”功能 ;③“大脑”的智能化升级是驱动该环节技术进步的直接动力,需能满足更复杂、更动态、更高频的任务指令,这些公司凭借积累的复杂算法能力,正在成为细分领域核心供应商。
①最受益PCB迭代的竟然是这类材料,在AI算力服务器PCB中成本已接近60%,国内能生产目前最高等级型号的企业主要为这两家;②高端铜箔、玻璃纤维布会跟随PCB进行迭代升级,单价、用量提升,这两类企业营收有望长期受益;③玻璃基板可能是PCB下一代新材料革命性方向,这家企业已积极进行玻璃基板与先进封装的结合研发。
①人形机器人“订单期”来袭?栏目邀约独家专家拆解核心部件增量空间,多家公司涨超30%; ②芯片股异动!栏目敏锐察觉资金流向,快速连线行业专家解读各类光学器件在半导体领域的应用和技术壁垒; ③军工AI迎多重催化,专家看好其将改变未来战争形态,栏目策划专题解读军工行业看点,直击龙头连板背后的原因。
①国内无人装备集中亮相+海外Palantir斩获100亿美元大单,军工AI有望改变未来战争形态,这个环节作为战场的“神经网络”,是衡量军队智能化水平的关键标尺;②目前技术最成熟、部署最广泛的无人作战平台,这个产品的重要性已在现代战场中得到验证,这家公司是国内主要供应商之一;③无人装备发展催生了反无人系统(C-UAS)的巨大需求,这家公司的一体化的反无人解决方案具备显著的市场潜力。
①单次训练消耗价值780万美元的算力资源,OpenAI或因算力缺口推迟GPT-5商用,算力芯片重要性凸显,这些国产算力芯片企业业绩弹性显著;②2025年AI服务器液冷渗透率相比2023年提升一倍有余,这家企业的液冷板订单已排至明年二季度;③大模型跃迁为先进封装带来核心增长点,这些封装材料和设备厂商进入高增长通道。
①比同类模型低70%!Kimi K2模型成本显著降低,这些已通过Kimi为自身产品赋能;②Kimi K2在代码生成上已接近或超越了海外如Claude等领先模型,部分场景开发效率提升5-10倍,这些有AI代码先发优势的企业有望受益开源Kimi K2的出现;③其它大模型同样加速更新,AI在金融、电商和社交等领域渗透有望加速,这些企业已建立各领域先发优势。
①LABUBU催生消费级3D打印硬件+相关耗材巨大需求,当前行业正向个人电脑或消费级无人机相似的发展轨迹演进,这些公司在材料供应中处于领先地位;②这个技术与3D打印形成完美互补,打造“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的连接桥梁,这些公司开始推出更易用、更平价的消费级产品;③支撑高端消费级打印的技术核心,这家公司是激光控制器和振镜系统的重要供应商。
①大型跨国药企或面临“成本压力+专利悬崖”,中国创新药企加速“出海”扬帆起航,这类药物全年共达成20笔对外授权交易,具备极强国际吸引力;②综合创新性+临床进展+技术平台+学术影响力等核心指标,这些公司已展现“同类最佳”或“同类首创”潜力,释放出早期积极的国际化信号;③商务拓展(BD)和许可转让(License-out)成为中国创新药企业“出海”的主流选择,这些公司已经取得显著的对外授权成就。
①专家解读五一黄金周热门景点!数据显示今年游客偏爱小众和文化旅游项目,这些企业旗下文旅项目或受青睐;②一线和准一线城市价格上涨明显高于其他城市,这家企业在上市企业中一线城市酒店布局最多;③预计今年五一黄金周游客同比增长15%-20%,出境游仍为众多游客首选,这两家传统出境游旅行社基于与免税店的合作有望获得更高营收。
①年后多地政府部门宣布本地部署DeepSeek,G端用户对AI技术的应用需求呈现爆发态势,具备垂直场景Know-how的公司有望率先受益;②G端客户倾向于以一体化解决方案(算力+算法)模式采购,可直接开发行业应用降低开发门槛,有望利好相关产品供货商及数据服务商;③数据整合是政务云的核心目标,同时也是AI模型能力构建的基础资源,这两家公司服务于政务数据向AI可用数据的转化。
①华为有望成为DeepSeek生态中的关键角色,昇腾可提供媲美全球高端GPU性能的DeepSeek推理服务,打造“满血版”模型部署;②纯血鸿蒙小艺助手APP已成功接入DeepSeek,凭借华为强大的“全栈能力”,使其在端侧AI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③基于开源模型性能的提升,这个产品得以将更为出色的模型应用于端侧部署,端侧AI正从“概念验证”阶段稳步迈向“商业变现”阶段。
①受益AI大模型训练和推理需求爆发式增长,这个环节在产业链中利润弹性最大,且国内厂商市场份额有较大提升空间;②AI军备竞赛提速,数据中心(IDC)行业有望重演2019年云计算建设浪潮,2024年上半年所有主流第三方IDC厂商财务数据均出现回暖迹象;③2025年国内AI产业规模有望超万亿元,目前生成式AI刚在中国崛起,未来三年中国AIDC有望保持30%以上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