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继9月、10月稀土产品挂牌价格“高挂”后,北方稀土11月继续小幅上调挂牌价; ②北方稀土11月挂牌价涨幅环比收窄,或与“金九银十” 行情高开低走有关; ③华泰证券认为,缅甸矿山停产或导致中重稀土供给短缺,年内恢复供给难度较大。
财联社(广州,记者 徐学成)讯,202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规模达到31.4万亿元,连续12年位居世界首位。在新冠疫情不断冲击和国际关系局势复杂多变的当下,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但本土制造业仍然面临发达国家的“创新围剿”,在关键环节被“卡脖子”等问题,因而产业链安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财联社记者日前获悉,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李东生将在今年两会期间提出《关于推动中国制造产业升级 构建全球产业链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他指出,应提升本土制造业在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国产化率,推动中国制造业构建和完善全球产业链布局,以争夺产业价值链高地,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
(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李东生)
关键环节被“卡脖子” 产业链安全备受关注
“90%以上的零部件和原材料都可以解决,但如果1%的关键零件缺了,那就等于‘0’。”2020年的5月,正值新冠疫情形势稍有好转之际,东莞的一家3C电源代工厂负责人曾这样向记者表达他的担忧。
作为闻名全球的“制造业之都”,东莞的工厂既可以享受方圆100公里以内即可解决大部分零部件、原材料的便利,但同样也会因为“断供”风险而担忧。而这种担忧,在国际贸易环境和国际关系局势复杂多变的当下,显得尤为突出。
时至今日,TCL已经历经了20余年的全球化征程。近几年,TCL仍在不断完善全球制造和供应链布局,在印度、越南、墨西哥、马来西亚等国家新建、扩建多家整机、模组以及光伏电池工厂。从出口产品转型为全球产能布局,建立更为完善的全球供应链。正在因为经历了这样的历程,李东生和他带领下的TCL对产业链安全问题的体会或许更具借鉴意义。
“比如集成电路产业,发达国家首先从一些高端装备方面做限制,使得中国在做更高精度的集成电路工艺制程的时候无法采购到相应的设备。另外,一些材料和器件对中国的出口也有很多限制,甚至有一些是禁止向中国出口的,这使得我们需要面对一些‘卡脖子’的技术瓶颈问题。”
日前,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李东生表示,全球供应链的构建一直是中国企业的目标之一,也是跨国公司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所以“中国企业在正常的环境下都应该这样做”。但这两年发生了一个变化:一些发达国家带头推动对中国科技的封锁,使得中国产业发展、特别在高科技产业发展受到了制约,才让在中国科技产业面临供应链环节缺失的严峻局面。
“所以,中国制造业如何能够突破一些技术瓶颈来保持自己的发展,这是我们企业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李东生指出。
构建全球产业链 提升国际竞争力
“卡脖子”的问题如何应对?产业链安全如何破题?李东生结合TCL的实践给出了建议:一是寻求国产替代方案,在国内努力培育材料等供应商。记者了解到,去年9月,TCL推出了“旭日计划”。该计划将投资超过200亿元,支持产业链生态建设;二则是,海外供应链方面由单一渠道向多元化开拓,拓展更多渠道。同时在当地构建本土化供应链体系,以抵消供应链不足的影响。
对此,李东生在今年两会提出的《建议》中亦有系统阐述。李东生提到:首先,要提升中国制造业在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国产化率,完善中国制造全产业链建设。建议率先支持产业基础较好、已在全球具有领先优势产业的龙头企业向产业链上游进军,提升关键领域和环节的国产化率;此外,要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完善中国制造产业链布局。建议国家一方面利用本轮产业链重构的机遇,推动制度型开放,吸引外资高科技制造业企业来华投资设厂,形成产业集群;一方面鼓励和支持中国行业龙头企业将工业制造优势延伸到海外,设立研发和生产基地,加快建设全球产业链。
李东生还建议:要通过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根据亚洲周边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具体情况,利用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有针对性地推动区域性经济合作和产业链集群化;充分利用中国经济体量和庞大市场,帮助中国企业提升行业地位和国际竞争力。
在李东生看来,中国制造业如何构建和完善全球产业链布局,是本土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修课”。
“在逆全球化形势下, 加上全球经济均衡发展、 各国财富公平分配的要求, 使到大部分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有这样的需求,即国外制造业得在当地建立生产供应链体系。如果我们不能够在当地建立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业务发展会受到很大影响。”李东生透露,TCL去年在海外的营业收入达到1174亿,同比增长了60%。能够实现这个增长很重要的原因即是,“我们在全球化产业布局、全球化经营能力、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方面做得比较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