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对于这些话题,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最新发声
1月15日至16日,全球财富管理论坛(GAMF)举行主题为“全球共同复苏下的经济金融新图景”的上海苏河湾峰会。

1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刘桂平,中国银保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曹宇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

刘桂平:发挥金融功能作用 进一步拓展“双循环”广度和深度

刘桂平认为,当前国内大循环需要关注四点问题:

一是出口增长强劲势头难以持续,消费增长乏力,投资持续下行,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压力不小。二是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三是中小微企业经营压力加大,保持市场主体活力面临挑战。四是农村发展仍是突出短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任重道远。

谈及国际循环面临的主要不确定因素,刘桂平表示,一是全球疫情反弹带来的不确定性;二是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带来的不确定性;三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四是逆全球化和民粹主义带来的不确定性。

“‘双循环’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动态优化的过程。要坚持问题导向,秉承开放理念,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创新能力,进一步拓展‘双循环’的广度和深度。要发挥金融功能作用,优化金融政策、市场和产品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如何畅通“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刘桂平提出了六点看法。

具体来看,一是要充分展示开放姿态,更加积极主动融入世界。其中,金融部门要抓好已有金融开放措施有序有效落实,稳步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扎实推进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展“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空间,不断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努力构建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金融体系。

二是要充分挖掘我国市场容量大的潜力,统筹谋划内需牵引经济发展这篇大文章。要把扩大内需与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针对我国消费现状和消费结构变化趋势,以及“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各专项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以创新思维精准布局最终消费和有效投资,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资金供给,推动构建更有利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升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支持城乡居民提高消费意愿,增强持续消费能力。

三是要充分发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作用,持续夯实稳增长、保就业的基础。要充分发挥好接续转换的市场化货币政策工具撬动作用,深入实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加大对首贷、续贷、信用贷款支持力度,持续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是要充分彰显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力推进科技创新。要紧紧围绕“卡脖子”融资需求,推动完善金融创新体系,特别要发挥好资本市场推动科技创新的作用,支持健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互动的创新生态体系,尽快形成“科技驱动—现代金融—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五是要充分认识农村发展在“双循环”中的特殊地位,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三农”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粮食等初级产品是畅通双循环的基础要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要精准把握农村地区特别是脱贫地区产业发展的金融需求,持续巩固和完善支持乡村振兴的金融政策体系,扎实做好粮食安全、种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

六是要充分激发有为政府治理潜能,更好推进财政、金融、产业、就业等政策形成合力。长期的宏观调控经验积累,使我国政府的“有为政府”形象在当今世界日益凸显。当前形势下,尤须大力提高政府的治理效能,打好财政、金融、产业、就业政策组合拳,进一步提升有利于“六稳”“六保”政策出台的质效和协同性,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设计和逆周期调节,加强预期管理。

曹宇:至2021年末,保本理财、不合规短期理财产品实现清零

曹宇指出,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银保监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银行业保险业资管业务在总体平稳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了回归本源、结构优化、提质增效的良好改革效果。

具体来看,一是过渡期整改业务基本完成。银行业保险业已于2021年底基本完成资管业务过渡期整改任务,总体符合预期。截至2021年末,保本理财、不合规短期理财产品实现清零,绝大部分银行如期完成理财存量整改任务,特别是中小银行已按时完成整改工作,为银行理财业务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保险资管产品基本实现净值化转型,产品投资运作进一步规范。融资类信托占比不断下降,通道业务大幅压降,不合规信托项目累计压降超过80%。一些复杂嵌套、池化运作等高风险业务得到整治清理,资金空转、脱实向虚情况得到根本扭转。

二是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大幅提升。截至2021年11月末,银行保险机构资管产品直接配置到实体经济的资金近40万亿元,约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13%。理财、保险资管、信托资金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投资股票、债券规模超过27万亿元,为资本市场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三是居民财富管理需求进一步满足。银行业保险业资管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期限结构日趋多样,机构体系更加完善,覆盖投资者数量持续增长,努力为投资者实现更稳定的财产性收入。截至2021年末,存续银行理财产品3.63万只,投资者数量达到了8130万,全年为投资者创造收益近1万亿元。

四是监管能力建设持续强化。银保监会持续推动同类资管产品统一监管标准,先后发布10多项制度办法,建立健全产品发行、销售管理、投资运作、风险控制、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制度规则。持续加强日常监管、强化对机构、业务和产品风险防控,有效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积极探索运用监管科技,不断提高监管工作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资管行业是现代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曹宇表示,一是积极服务产业升级转型。银行业保险业资管产品期限长、规模大,要努力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的专业性、效率性和灵活性,引导资金进入国民经济关键环节、核心领域。

二是不断强化养老保障。资管行业要充分发挥汇集中长期资金、灵活配置资产、穿越周期波动的功能作用,积极帮助城乡居民在整个生命周期管理财富,提升抵御风险能力。三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银行保险机构要着眼于帮助大众投资者,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管理好财富,配置好资源,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力量。

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资管行业也步入提质升级的新阶段。曹宇表示,银保监会将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继续推动银行业保险业资管业务改革向纵深推进。一是加快发展专业化特色化的机构队伍。银保监会将继续坚持“成熟一家、批准一家”的原则,稳步推进理财公司和保险资管公司批设工作,做好已开业机构的运行评估,积极探索中小银行设立理财公司的模式路径,落实扩大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政策,建设各展所长,有机合作、同生共存的生态体系。

二是坚持严监管强监管不动摇。银保监会将持续完善银行业保险业资管业务的监管规则,逐步形成贯穿监管机构经营主线的监管法规体系,全面覆盖公司治理、投资运作、销售消保、风险内控等关键环节。既要考虑银行业保险业资管业务的差异化特点,又坚持严格落实资管新规统一标准,与其他资管机构同类业务监管要求保持一致。

三是营造良好营商环境。银保监会将坚持为各类资管机构提供公平公正、标准一致的市场待遇;坚持为市场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筑牢制度基础;坚持与时俱进的工作思路,主动适应资管业务发展的新趋势,探索实施专业、独立的托管机构等机制,为资管行业发展提供稳定的监管环境。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