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紫光集团重整落定 赵伟国离场落幕
对比重整时,赵伟国提出“战投人留债、没有增信手段”的说法,也许,在执掌了紫光集团11年之后,赵伟国已走到了尽头。

《科创板日报》(记者 陈美 郭辉)讯,所有的故事都会有结局。

12月29日,紫光集团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召开。会议上,有财产担保债权组和普通债权组以近100%的投票率,通过了《重整计划(草案)》。

自此,赵伟国时代下的紫光集团彻底落幕,超2000亿元债务最终被战投者“智路建广联合体”接盘。

在此次债权人会议召开前夕,《科创板日报》记者曾询问健坤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对这次会议,有什么想法?

赵伟国并没有马上回答,良久之后对记者写下了6个字:“尽人事,听天命。”

“同意票”

写出上述6个字时,赵伟国应该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第二次债权人会议上的出资人权益调整方案中,赵伟国和健坤集团投下了同意票。

此张“同意票”的投出,意味着原出资人——健坤集团,作为紫光集团的第二大股东,在紫光持有的49%股权全部归零。

但此前,赵伟国一度反击。

12月15日晚间,健坤集团向公众发布公开声明,矛头直指重整结果,称“紫光集团引入战投,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同时,赵伟国本人向《科创板日报》记者确认,这份声明由健坤集团发布,且已实名向中纪委举报。

面对赵伟国质疑,紫光集团重整管理人连夜在官网上发声,认为健坤集团和赵伟国散布紫光集团债务风险处置为不实言论,并提出一系列证据:

“经过债权人、管理人、监管机构等共同选定第三方专业机构审计,截至2021年6月30日,紫光集团重整主体所有者权益为-442.78亿元;

经过债权人、管理人、监管机构等共同选定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估,截至2021年6月30日,紫光集团重整主体资产客观公允的市场价值约1214.78亿元,匹配拟化解债务约1376.09亿元,证实紫光集团资不抵债。”

“在重整案件中,管理人的认定十分重要。”鲸平台智库专家、北京乾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吴月超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称,因为战投人重整计划交给债权人大会后,决议一旦通过,法院裁定批准也只是履行程序。

“除非有证据证明债权人大会程序有瑕疵,否则没有任何机会,走常规法律途径做申诉。”吴月超说道。

面对法律的种种规定,12月16日,赵伟国曾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自己的行为合乎法律规定。至于法律上的东西,那是律师团的事。”

彼时,距离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已不到半个月时间。半个月内,赵伟国还能做些什么,显然意味丰富。

但京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原北京律师协会破产重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立新律师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从管理人声明上看,紫光集团资不抵债是基本确认的事。

“赵伟国的言论,没有依据。如果真要判定,也还是要评估机构认定。”

或许是在股权归零前,已经努力过,29日,债权人会议上,赵伟国投下了同意票。

“尽人事,听天命”。今年已满54岁的赵伟国,原来早已到了“知天命”年纪。

宿命?

在这场重整大幕中,赵伟国最终出局,这一黯然离场,是赵伟国2000亿负债背景下的野心、运气与宿命。

在采访中,有律师曾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今年是《破产法》15周年,法律界有声音说2022年该法律会修改,其中就包括“强裁之殇”。

“即一旦被认定是资不抵债,法院可强制进行股权调整,让原出资人股权为零。如果紫光集团拖到2022年,可能结局会不一样。”该律师称。

赵伟国已没有这样的运气。

记者获得的一份紫光集团财务状况书显示,截至2021年6月底的未审合并会计报表,调整后,紫光集团会计口径下的合并资产总额3064.13亿元,负债总额2407.45亿元,含有息债务1913.59亿元,净资产656.68亿元,负债率78.57%。

同时,紫光集团归母净资产-76.15亿元,所对应的市场公允价值约为660.46亿元。

尽管在这份财务状况书中,1-6月紫光集团的资产总额大于负债,市场公允价值还有660.46亿元,但这只是部分数据,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货币资金、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其它一系列更详细的财务数据,并未披露。

另外,记者发现,2021年1-6月,紫光集团资产负债率高达78.57%。根据往年披露的信息,2017-2020年上半年,紫光集团合并报表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2.09%、73.42%、73.46%和68.41%,负债率长期居高不下。

据北京一中院民事裁定书显示,微商银行因10亿元放贷,没有到期偿还,将紫光集团送上重整之路。

10亿债务,对比3000亿元芯片巨头,只占2019年底紫光集团总资产的0.33%,但就是这10亿元,让赵伟国的“芯片帝国”之梦戛然而止。

对“芯片帝国”梦,赵伟国一度野心颇大。在对话中,其向记者做出了紫光集团产业说明:

长江存储,中国唯一的三维闪存芯片企业,符合科创板上市条件;

紫光联盛,全球最大的智能卡芯片载带供应商,全球份额近80%,符合科创板上市条件;

紫光展锐,中国5G独苗,国内最大物联网芯片供应商,符合科创板上市条件;

紫光同创,中国最领先的FPGA供应商,符合科创板上市条件。

紫光青藤,中国领先的N0R-FLASH芯片供应商,符合科创板上市条件……

在赵伟国眼中,包括紫光芯能、紫光恒越、深圳国微、新华三半导体、西安紫光国芯、武汉新芯、紫光华智等等,均符合上市条件。

然而,随着第二次债权人会议的召开,这一切都与赵伟国无关。

对于接下来的打算,12月30日,赵伟国仅向记者表示:“做好自己的事。”

轮回

不知是命运,还是轮回。

记者发现,关于“涉嫌国有资产流失“的一幕,11年前同样发生过,时间正好是赵伟国2010年入主紫光集团前的微妙时刻。

彼时,赵伟国的健坤集团以1.53亿元认购紫光集团1.2亿元股份,持股比例为35.294%。时任紫光集团董事、北京市旺达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的钟栗铎同样发布《公开声明》,质疑紫光集团被疑贱卖国资。

根据当时的披露,钟栗铎认为,在资产评估中,紫光集团有人为做低资产的情况。

钟提供的一份《紫光集团资产评估报告中压低资产统计表》显示,在资产评估中,存在压低上市公司股份价值、故意隐匿紫光品牌商誉无形资产、转移固定资产、随意核销应收账款等问题。

同样的一幕11年后再度浮现,不知赵伟国是何感受。

唯一能确定的是,这次赵伟国已不能笑到最后。根据决议,战投人“智路建广联合体”将出资600亿元,承接重整后的紫光集团全部股权。

对于该名战投人,赵伟国一度认为,“智路建广联合体”没有战投资格。

根据《战略投资者招募公告》,战投人财务指标应满足:最近一年经审计的资产总额,不低于500亿;或者最近一年经审计的归母所有者净资产不低于200亿。

同时,联合体应明确牵头人,牵头人应同时符合上述这条规定。

然,智路建广联合体由两家公司组成,智路资本作为牵头人,注册资本1亿元,实缴资本2500万;建广投资注册资本1亿元,实缴资本1亿元。

“智路资本和建广投资都是资产管理公司,自身总资产不满足500亿的要求,净资产也不满足200亿。”在赵伟国眼中,即使两家合起来,都不满足,更何况目前所管理的资产也不足500亿。

在赵伟国看来,即便是两家所管理的资产超过500亿元,但资产都是投资人的,管理公司没有随意动用的权力。

但“智路建广联合体”对于赵伟国的言论似乎并不在意。

在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召开前,《科创板日报》记者曾多次来到北京国际俱乐部办公大楼。

相比第一次,智路和建广两家资本对来访人员显得警觉。面对记者的询问,智路资本前台工作人员改口称,公司并没有专门处理公共关系的部门或负责人,也没有其他媒体联系公司。

建广资本多位工作人员在与《科创板日报》记者的简短交流中表示,均不知晓赵伟国及健坤集团方面的相关行为。

第二次债权人会议纪要显示,智路建广的600亿资金来源以股权融资方式实现,通过募集资金设立,都是自有资金,不涉及银行贷款。

尾声

无论是对管理人还是对此次战投人,种种质疑均成为过往。

12月中旬,在整理了赵伟国发给记者近十份材料之后,对比上正恒泰律师事务所资深合伙人、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破产法专家李备战律师的观点,《科创板日报》记者发现,赵伟国的一些说法,缺乏法律支持。

比如在破产重整案件中,赵伟国多次强调,审计和评估机构没有向管理层披露报告信息,但破产法专家李备战律师认为,评估机构只需要对管理人负责,不需要强制要求管理层确认。

至于市场上关心的紫光集团重整后,旗下公司股票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市值增长,李备战律师也表示,资产价值大都以审计基准日时间点为准,一般不再考虑交割时的价值……

重整草案显示,本次债权调整中,有财产担保的,以现金方式全额清偿;普通债权的,120万元以下部分将全额现金清偿;120万元以上部分,债权人可从三种股抵债综合方案选择一类。其中,留债时间分别为3年、5年,以及8年。

李备战律师认为,在法律上,留债取决于重整计划内容。“同时,重整投资人信用评级报告并非必须文件,如果重整计划获得通过,被动接受的普通债权人也只能接受方案,包括承担未来风险。”

对比重整时,赵伟国提出“战投人留债、没有增信手段”的说法,也许,在执掌了紫光集团11年之后,赵伟国已走到了尽头。

距离2022年新年还有一天,北京也早已入冬。

赵伟国向记者发了一首,53岁生日暨毕业30年感怀时,写的打油诗:江湖百战毁誉间,金戈铁马意正酣;了却家国天下事,不求生前身后名。

北京的冬天很冷,在经过一场征程后,认输放下,也许是最好的结局。

半导体芯片 公司经营透视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