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
连线创始人|骥翀氢能付宇:任何时候入场都不晚 但要有跑马拉松的心态
科创板日报记者 曾乐
2021-09-24 星期五
原创
骥翀氢能是车用氢燃料电池电堆解决方案供应商,致力于实现燃料电池电堆及产业链自主可控、降低成本推动规模化应用。
连线创始人/CEO
关注创新创业型企业,以企业创始人/CEO的访谈为一手信源,让成长中的创业公司走入公众和市场视野,并发掘最新技术和产业趋势。
关注

编者按:他们创办的公司或已是独角兽,或刚启动种子轮,或已家喻户晓,或长期身居幕后,或正起于微末,但他们都是中国新经济的微观脉搏,是这轮产业和技术升级的微观主导者和实践者,不同行业成千成万的他们的身影汇聚,投射变革的洪流。

《科创板日报》“连线创始人/CEO”栏目,主要关注创新创业型企业,以企业创始人/CEO的访谈为一手信源,让成长中的创业公司走入公众和市场视野,并发掘最新技术和产业趋势。

《科创板日报》(上海,记者 曾乐)讯,在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中,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要顺利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的大规模产业化,关键在于燃料电池技术的成熟度和成本的持续下降。

作为一家车用氢燃料电池电堆解决方案供应商,上海骥翀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骥翀氢能)便是在做这样的事情——实现燃料电池电堆及产业链自主可控、降低成本推动规模化应用。

解决催化剂的成本问题是降低燃料电池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近日,骥翀氢能与上海济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博萃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分别为燃料电池催化剂的使用方、生产方与回收方,将围绕燃料电池铂金催化剂循环回收再利用开展深度合作。

骥翀氢能创始人、董事长付宇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通过此次合作,燃料电池电堆量产成本可降低约20%,将加速推动燃料电池产业化进程。”

在付宇看来,“燃料电池高效又环保”。于是,被这个行业所深深吸引的他,一干就是20多年。

谈产品:氢燃料电池电堆获大订单突破

早在2001年,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工作的付宇,便开始了电堆样机的研发;2009年以后的7年间,在新源动力同时也是氢能及燃料电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上汽的电堆产品开发项目;随后,其先后在爱德曼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开展电堆自主研发与对外技术合作。

2018年12月,付宇创立了骥翀氢能,该公司业务包括:燃料电池电堆定制开发、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等。

在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中,电堆技术参数是燃料电池系统乃至整车性能的决定因素;而电堆产品是否具备产业化潜力,则取决于其是否兼顾高性能、长寿命、低成本三个要素。

产品方面,骥翀氢能自主研发的第一代电堆产品MH170,现已拿下单笔500台订单,配套31吨重卡等车型,并计划于年底批量交付。对比中汽协数据,2020年全年,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仅为1177辆。

具体来看,该电堆产品最大功率可达160kW,裸堆功率密度高达4.7kW/L。“通过技术进步实现高比功率密度,减少了单位功率的材料用量。同时,我们掌握完整的金属板产业链,一方面突破了低成本、耐蚀导电金属板涂层这一行业难题,大幅降低了金属双极板成本;另一方面,核心装备均为自主研发,大幅降低了设备摊销成本。”付宇说道。

“原有订单目前正常推进,还有新的实际订单陆续落地。”付宇表示,“除重卡外,我们还在物流车、轻卡、公交车、市政环卫车等应用领域同步推进。”

对于具体产品规划,付宇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我们规划了三代产品,目前进入市场的是第一代MH170;第二代产品MH290的设计验证与零部件开发工作现已完成,计划将单体电堆额定输出功率增大到200kW,单堆及功率密度较第一代提升20-30%,预计于年底完成样机开发;第三代产品MH3110,是具有突破性的一代技术,将更好满足乘用车、中重卡车的需求,预计在2024年-2025年批量供货。

谈模式:把控燃料电池电堆产业链

付宇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截至目前,骥翀氢能已在金属板冲压、焊接、涂层等上下游关键环节实现了全方位把控,实现氢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及电堆生产的自主可控。

其中,金属双极板表面涂层的耐蚀导电性能,是决定燃料电池寿命的关键因素,这也是目前全行业都在重点攻关的难题之一。

今年8月26日,骥翀氢能整合了常州翊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常州翊迈),有助于其掌握燃料电池金属板核心技术,燃料电池电堆成本有望降低约20%。

资料显示,常州翊迈成立于2014年6月,主营业务包括:金属表面涂层加工、涂层设备开发与技术服务等。

事实上,涂层既可以保护金属板,也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通常来说,导电的东西不防腐、防腐的东西不导电,现有材料只有贵金属才能防腐又导电。低成本的耐蚀导电技术是表面改性领域的全球性难题”付宇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分析表示,“常州翊迈在金属双极板表面涂层加工工艺、设备的自主研发上实现突破性进展,从根本上解决了该项技术难题,可大幅提高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电堆寿命、降低金属双极板材料成本。”

据悉,常州翊迈现有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涂层加工技术已应用于车用及无人机用燃料电池双极板、水电解池双极板、镀金电子接插件替代等领域,年产能可达10万片。

此外,付宇向《科创板日报》记者介绍表示,“目前公司共有三种销售模式:一是全套技术解决方案,按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然后出货交付;二是单卖电堆产品,如:MH170的销售;三是控股上下游核心工艺企业,在整合进骥翀氢能后,形成先进加工技术的代工服务。

谈发展:创业需要克服“九九八十一难”

“创业就像‘唐僧取经’,需要克服‘九九八十一难’后才能取到真经。”在付宇看来,创业中每个阶段都会面临不同问题,如:资金、团队、市场等问题。

付宇坦言:“目前公司还处于投入期,预计在明、后年之间,我们能够实现年度的盈亏平衡;到2025年,预计开始实现总体盈利。”他进一步解释道,“未来,随着产销量不断扩大、技术的不断提升,使得生产制造成本得以大幅降低,‘上量’后,利润率也会随之提升。”

截至目前,骥翀氢能共完成两轮融资。具体来看,2019年9月,骥翀氢能完成数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中科创星、上海重塑;2020年11月,骥翀氢能获得Pre-A轮融资,由水木易德领投,河南战新氢能产业基金、张家港政府投资平台悦丰金创、山东江诣创投跟投,投后估值为数亿元规模。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其中,上海重塑是一家氢燃料电池系统提供商;同时,水木易德也是有着“氢能第一股”之称的亿华通的创始股东清华大学工研院下属投资平台。

付宇向《科创板日报》记者透露,骥翀氢能正在进行A轮融资的相关工作。“可能超半数额度是老股东持续投入,也会有新投资人。我们计划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A轮的融资工作。

当前,骥翀氢能团队人数共接近100人;其中,研发人员超60人。“目前公司还处于团队扩张的阶段,需要进一步强化研发力量,补充管理团队。”付宇说道。

谈及上市计划,付宇表示,“目前,我们企业的整体规模较小,还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我们也希望能够上市,但上市并非唯一目的。”他进一步解释道,“我们希望首先把企业做好,在这个基础上,上市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上市并不是企业经营的终点,而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对于公司未来发展,付宇表示,“我们需要强化产品的应用,如:销售规模、应用场景等;同时,还需要强化产品开发与验证的升级迭代,以及强化生产制造的工艺水平;此外,还需要强化团队资深的建设、管理体系等。”

“作为一个创业者、企业的负责人,存在的价值就是不断地解决问题,并在其中不断成长,这样才能带领企业不断发展。”付宇如是说。

谈行业:2025年将成为重要时间节点

今年9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启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的通知》,原则同意广东、北京、上海3个城市群作为全国首批示范城市群,启动实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在4年示范期内,国家五部委将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对示范城市群给予奖励。

随着“以奖代补”政策正式实施,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有望朝着规模化发展更进一步。

对此,付宇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将在4年示范期内不断验证并优化技术,将通过量产大幅降低成本,带动关键材料与零部件的国产化应用,从而推动我国氢燃料电池车行业快速发展。”

其中,“短期来看,今年9月至明年8月,这期间业内将迎来一个爆发期;长期来看,2025年会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这期间,燃料电池将优先在商用车上实现规模化推广与应用。”付宇说道。

与此同时,《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不少企业纷纷宣布进军这一赛道,其中包括部分上市公司。

“这是个很好的现象,但后续发展肯定还会经历许多波折,因为任何事情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在付宇看来,当前行业应重点关注产品寿命与可靠性、降低成本、产业链关键零部件与原材料自主可控、政策推广等问题。“燃料电池是一个高技术壁垒的行业,企业一定要打通研发、制造到应用的全产业链。”

据罗兰贝格预测,2025年至2030年,随着基础设施、技术革新和成本下降,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将进入发展加速期,到2030年销量有望超10万辆。

“任何时候进入这个行业都不晚,但需要有跑马拉松的心态。”付宇如是说。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新闻
抄底成功
相关企业家
联系Ta
联系企业家
为保护双方个人信息请联系您的专属助理进行接洽
我再想想
点击复制
复制成功,请去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