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深陷经营危机 搜于特股东会仅1位外部股东到场 转型路在何方?
在连续遭遇业绩大幅“跳水”的同时,搜于特截至上半年的短期借款额度已近30亿元,公司及子公司截至8月26日的逾期债务合计近14亿元。

财联社(东莞,记者 关婉怡)讯,尽管已临近秋分时节,但东莞近日暑热难当,相比盛夏亦不遑多让。9月15日下午,搜于特(002503.SZ)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关于未弥补亏损达到实收股本总额三分之一》的议案。“尴尬”的是,除以小股东身份出席会议的财联社记者之外,竟再无其他任何外部股东到场参会,这场股东会也仅仅持续了20分钟便宣告结束。

(搜于特股东会现场 财联社记者关婉怡摄)

天气或许并不是这场股东会被“冷落”的理由。在连续遭遇业绩大幅“跳水”的同时,搜于特截至上半年的短期借款额度已近30亿元,公司及子公司截至8月26日的逾期债务合计近14亿元。在此基础上,搜于特资产减值“警报”亦未解除。如此一来,投资者的“意兴阑珊”就不难理解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搜于特方面已初步给出了调整措施,但由于经营危机牵扯甚广,公司何时彻底走出危机,则仍待观察。

深陷经营危机

搜于特这场股东会只有一个主题——审议《关于未弥补亏损达到实收股本总额三分之一》的议案。没有意外,议案顺利通过。记者在现场获悉,会议仅记者1名外部股东到场,搜于特董事长马鸿则因“工作原因”未到现场。

据前期披露的数据,截至2021年6月30日,搜于特2021年半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未分配利润为-15.9967亿元,公司未弥补亏损金额为15.9967亿元,实收股本约为30.93亿元,公司未弥补亏损金额超过实收股本总额的三分之一。依据《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该事项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搜于特方面称,造成上述局面的主要原因系公司在2020年度和2021年上半年遭遇大幅亏损。其中,受疫情影响,公司2020年度供应链管理业务上游供应商及下游客户复工复产延缓、品牌服饰业务终端店铺开业时间延迟、客流减少,导致营业收入下降。为清理库存、缓解公司资金压力,搜于特于2020年11月、12月对库存存货进行降价促销,导致亏损7.5亿元,同时在该年度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14亿元。

受资金短缺影响,搜于特在今年上半年对库存货品进行了降价促销,公司品牌服饰业务和供应链管理业务销售收入和毛利均下降,导致利润下降。同时,公司陆续出现多笔债务逾期及由此导致的多宗诉讼仲裁。为缓解债务压力及支付运营开支,公司对原材料布类及服装库进一步进行大力度降价促销,并由此增加资产减值损失12.05亿元。

事实上,2020年度系搜于特近10个年度的首次亏损。但今年上半年,公司经营仍未见起色,报告期内营收同比下降26.87%,亏损亦达13.35亿元。

持续亏损、资金短缺引发的经营风险不容忽视。据中报数据,搜于特截至上半年末期的短期借款余额为29.61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0.19%;但货币资金余额为5.81亿元。

据其最近一次披露的数据,截至8月26日,公司及子公司逾期债务合计13.8亿元,占2020年经审计净资产的 36.57%;合计被冻结银行账户74个,占上述公司账户总数136个的54.41%;被冻结的资金余额合计1171.9万元。

风险早已“潜伏”

品牌服饰和供应链管理业务是搜于特最主要的收入来源。针对今年上半年的亏损,搜于特方面称,除服装业务主要以消化库存为主从而影响收益外,供应链业务受资金短缺和供应商货款逾期的影响也较大。

2015年,搜于特设立全资子公司东莞搜于特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上游对接大量厂商,下游对接各大品牌,在事实上充当了一个中间商的角色,提供原材料集中采购、设计、仓储等服务。据搜于特最新回复交易所问询函透露的信息,上半年公司共有10家供应链管理子公司从事相关业务。

2016-2018年,搜于特的供应链业务分别实现43.24亿元、148.03亿元及154.09亿元。2017、2018年度,供应链业务营收占总营收的比重均超过80%。与此同时,2016年至2018年,搜于特连续三年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净额为负,分别为-6.12亿元、-8.82亿元及-5.91亿元。公司连续的营收、净利润及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的不一致引来交易所关注。

彼时,公司回复交易所表示,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公司 2016 年、2017 年均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这两年公司营业收入均得到快速增长,公司为进一步降低供应链的采购成本,向供应商提供预付款支持以及缩短应付账款付款周期支持,使得公司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数,这是由供应链业务模式在初期阶段采用的采购与付款策略相关的。公司 2018 年度现金流量净额为负主要是在市场整体经济环境下行的严峻情况下,从下半年开始主动放缓供应链管理业务的增长速度,使得供应链业务周转放缓,存货增加。

由此可见,供应链业务导致公司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快速增加引发的流动性风险早已潜伏。

如何“脱身”仍待观察

事实上,搜于特去年四季度及今年上半年的巨亏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可归结为存货积压。据记者统计,在去年到今年年中,搜于特因存货积压造成的损失(含降价促销亏损和存货减值)约达24.7亿元。且截至上半年末,公司存货相较去年末仍有增加,且以原材料为主。公司财务总监徐文妮对此表示,今年上半年存货增加主要系去年已付的预付交货和今年年初的备货。上半年销售情况确实未达预期。后续不排除仍会发生资产发生减值时计提存货减值的可能。

显然,大额的存货跌价准备说明公司方面亦意识到存货风险过大的问题。7月14日,搜于特发布公告称将公司品牌服饰“潮流前线”货品生产模式调整为直接外部采购成本为主的模式。徐文妮表示,调整后的模式可以概括为以直接向外部供应商取相适应的样品后,公司向其下订单,直接采购成品为主。这会大大减少对公司资金的占用,减少公司库存风险,缩短产品生产上市周期,降低加盟商进货成本,增强终端店铺盈利能力。

对于公司目前的困境,搜于特董秘廖岗岩表示,当前,公司在尽最大努力“忍痛”解决流动性问题和债务危机。目前计划通过出售公司总部大楼及园区等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股权等相关资产,大力度促销库存商品等举措筹集资金,偿还债务。同时,公司亦会在做好纺织服装业务的基础上,继续谋求转型,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但据记者观察,出售资产和促销库存或难以解决搜于特的短期债务等“燃眉之急”。有行业人士则表示,服装行业近期整体行情低迷,搜于特“潮流前线”品牌本就主打性价比路线,市场竞争力有限,因而该品牌生产模式的调整对搜于特应对目前的危机尚难以发挥即时的作用。

小股东们的“冷漠”或许已经在表达一种态度。对于搜于特来说,公司后续将如何解决危机、实现公司对外承诺的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应该才是其能否挽回投资者信心的关键。

记者直击股东大会 纺织服装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