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阿里Q1财报透视:增收未增利 “生意” 瞄向国内下沉市场与海外业务
此前曾有消息称,阿里巴巴和腾讯考虑互相开放生态。

《科创板日报》(上海,记者 黄心怡)讯,阿里巴巴最新发布的Q1季报显示,其收入同比增长34%,达到318.65亿美元。但经营利润同比下降 11%,为47.78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8月4日,阿里巴巴过去一年的港股股价已从2020年10月底的最高点下跌超过37%。或许为了提振股价,阿里巴巴宣布股份回购计划将从100亿美元扩大至150亿美元,这项回购计划将持续到2022年底,也是阿里巴巴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回购计划。

财报还显示,本季度阿里巴巴缴纳了反垄断罚款人民币182.28亿元中的50%,即91.14亿元,导致现金流下滑。

互联网分析师张京科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阿里本季度在想办法解决已经遭遇的危机,希望通过投资收购等途径扩张海外市场,以避免进一步出现内卷化。但仍然显得较为依赖过去的成功路径,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监管挑战,这方面是阿里需要做出反思的。”

押注国内下沉式市场 有望与腾讯生态互通

阿里巴巴表示,本季度经营利润同比减少的原因,是由于对社区商业平台、淘特、本地生活服务以及Lazada等策略领域的投入,以及对闲鱼和淘宝直播等中国零售市场中增长业务投入的增加,和支持商家的举措。

整体来看,阿里巴巴押注的两大赛道是国内下沉式市场以及海外市场。其中,与拼多多争抢下沉式市场的淘特(原淘宝特价版),年度活跃消费者增长至超1.9亿,季度增长约4000万。 但相比拥有8亿用户的拼多多,依然差距不小。

此前曾有消息称,阿里巴巴和腾讯考虑互相开放生态。如果腾讯的微信生态对阿里开放,那么淘特的商品可以通过微信渠道进行推广,直接触达微信12亿活跃用户。如此大的流量资源,将大大降低淘特的获客成本,进一步扩大竞争优势。

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上,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肯定了平台之间的生态互通。“互联是互联网的初心,开放是数字生态的基础,平台之间的大循环能产生的社会价值,一定远远大过在单一平台内的小循环。平台间如果能够互联互通,肯定会带来新的改革红利。我们将按照政府要求,与其他平台一起面向未来,相向而行。”

不过,张京科认为淘特的前景依然不甚明朗:“淘特属于应对拼多多等竞争对手的特殊产品。目前,低价仍然是很有效的一种获客手段,但是依靠补贴价格战带来的负面作用也很明显,属于无奈之举,会相对不可持续,一旦有更低价格平台出现,价格敏感型客户又会转投其他平台。”

相比之下,海外市场所带来的增长也许更值得期待。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第一财季,全球跨境及全球零售、批发市场的收入增速分别为54%和37%。阿里巴巴生态体系全球年度活跃消费者为11.8亿,较上一季度增加4500万。Lazada, AliExpress、Trendyol 和Daraz服务的海外年度消费者为2.65亿。其中,Lazada 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 90%。

张京科建议,当前阿里等大型互联网公司的目光应该更多投向海外市场。“将生意做到国外去,避免过度在国内内卷,造成更大的监管压力。”

阿里云增长放缓 或将谋求上市

根据财报,阿里云的季度收入160.51亿元,同比增长29%,增速再度放缓。阿里云自2020年12月份季度首次实现盈利,过去三个季度经调整EBITA分别为2400万、3.08亿元和3.4亿元,收入同比增幅为50%、37%、29%。

在财报中,阿里巴巴指出,自上一季度开始,云计算收入增长放缓主要是由于互联网行业单一头部客户收入下降。据了解,抖音海外版TikTok由于美国监管影响停用了阿里云的海外服务。阿里巴巴方面评估,云计算服务失去大客户的影响会持续到财年结束,直至TikTok的国际业务完全脱离阿里云。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本季度钉钉的业绩首次并入云计算板块。在2020年9月份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发布“云钉一体”战略,钉钉将从一个企业组织的工作学习平台,逐步转变为应用开发平台。2021年1月,在钉钉6.0版本中推出钉钉宜搭等低代码开发工具,致力于让每个用户都能快速创建“钉应用”。

一位云计算业内人士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目前阿里云已经拥有平台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底层能力,但如何与业务进一步赋能,实现与应用场景的深度结合,是下一步发展的关键。而阿里云把这一任务交给了钉钉。未来,钉钉的目标是做企业数字化操作系统,构建云原生的应用体系。”

张京科则指出,阿里云在增长持续放缓后,预计谋求独立上市也会提上日程。今年早些时候,曾有阿里云独立并上市的消息传出。此前的2020年8月,高盛将阿里云的估值调高到至1238亿美元。如果独立上市,其估值足以令其成为中国前五的互联网上市公司。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公有云市场数据,阿里云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40%。

阿里巴巴 TMT行业观察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