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1-7月我国召回缺陷车辆逾600万辆 软件设计、动力电池成召回“新常态”
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上半年的召回事件中,电子电器召回次数最多,为30次,涉及缺陷车辆279.16万辆。

财联社(北京,记者 徐昊)讯,正在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汽车产业,正面临着新的安全隐患。据财联社记者统计,今年1-7月,我国共实施汽车召回126次,涉及缺陷车辆636.31万辆。其中,7月召回规模激增,共有11个品牌累计发布11起公告,共计召回205.76万辆,同比增长476.58%,环比增长238.8%。

其中,软件设计问题、动力电池问题以及排放问题成召回原因中的“新常态”。

截止7月,今年最大规模的一次召回来自奔驰。由于通信模块软件设计问题,共计召回超过260万辆汽车,涉及进口和国产的A级、B级、E级、S级轿车和GLB、GLC、GLE等SUV,几乎涵盖全系车型。

在今年上半年的召回事件中,电子电器召回次数最多,为30次,涉及缺陷车辆279.16万辆。在7月份,丰田又因为“搭载了自适应巡航系统的车型在系统启动状态下行驶时,制动控制电脑的程序不完善”,进行了大规模召回,涉及车辆22.56万辆。

此外,7月保时捷也对5957辆Taycan进行了召回,召回原因为电控软件问题可能导致电源电子装置出现通讯故障,造成车辆脉冲式逆变器不能正常工作。

“当今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加速融合发展,为消费者带来高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安全风险。”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主任王琰表示,2014年至今,国外汽车召回案例中,与软件相关的安全问题显著增加,增速超过40%;国内因信息系统问题累计召回712万辆汽车,约占召回总量的10%,增加趋势也日趋明显。

新能源汽车召回数量的猛增也是今年上半年汽车召回的特点之一,其中多涉及动力电池问题。据记者统计,1-7月涉及新能源汽车召回的次数达22次,其中召回原因为“动力电池存在失控风险”的事件多达11次。

“从单个零部件导致火灾的角度来看,新能源车要超过传统汽车。而动力电池作为电芯热失控最大的占比,无疑是导致新能源车容易发生火灾的重要原因。”在国家监督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汽车部主任肖凌云看来,在夏季高温天气下,新能源汽车的起火现象也持续攀升。

除此之外,召回原因还涉及到了新规定的实施。数据表明,五菱系在7月召回多达143.7万辆汽车,这成为《机动车排放召回管理规定》正式实施后的首例相关召回。

5月1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会同生态环境部印发《机动车排放召回管理规定》,并于7月1日正式实施。《规定》明确,排放召回是指机动车生产者采取措施消除机动车排放危害的活动;排放危害则是指因设计、生产缺陷或者不符合规定的环境保护耐久性要求,致使同一批次、型号或者类别的机动车中普遍存在的不符合大气污染物排放国家标准的情形。《规定》提出,机动车存在排放危害的,其生产者应当实施召回。

五菱系召回的原因是车辆发动机曲轴箱强制通风阀阀芯耐磨性不足,阀芯磨损后机油消耗加快,极端情况下可能造成发动机损伤,存有安全隐患,同时继续使用则存在不合理排放风险。

“五菱此次召回的车型出厂时满足‘国六’的排放标准,但在后续使用过程中会因为硬件问题而导致排放尾气不符合‘国六’标准。”一位行业人士对此作出解释。

将召回范围从安全扩展至环保领域,体现了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成熟度,这也和碳排放“3060”目标的达成息息相关。业内普遍认为,排放召回的提出,对汽车企业技术创新、技能提升、制度治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汽车大新闻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