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芯中科是国内CPU企业中极个别可以进行指令系统架构及CPU IP核授权的企业,也是极个别在股权结构方面保持开放、未被整机厂商控制的企业。
《科创板日报》(北京,记者 郭辉)讯,国产CPU设计厂商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龙芯中科”)日前科创板IPO已获受理。
据招股书,龙芯中科拟募资35.12亿元,主要用于先进制程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高性能通用图形处理器芯片及系统研发两大项目的建设投入,另外募得资金中超三分之一将用于流动资金补充。
软件生态建立是一大难点
龙芯中科主营业务为处理器及配套芯片研制、销售及服务,其主要产品与服务包括处理器及配套芯片产品与基础软硬件解决方案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龙芯中科是国内CPU企业中极个别可以进行指令系统架构及CPU IP核授权的企业,也是极个别在股权结构方面保持开放、未被整机厂商控制的企业。
CPU 作为计算机的运算与控制核心,对通用计算处理能力等性能指标有较高的要求,属于集成电路设计中的高端产品。招股书显示,龙芯中科掌握指令系统、处理器核微结构、GPU以及各种接口IP等芯片核心技术。
长期关注科创领域的一级市场业内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国内CPU企业一般都会依托Intel的x86架构或ARM的架构。
据悉,在全球计算机领域,CPU商用市场基本被Intel、AMD两家占据。Intel 依靠其强大的X86生态体系,在通用 CPU 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市场份额常年保持在80%左右。
全球IT领域业已形成了微软与英特尔的Wintel体系,以及谷歌与ARM的AA体系。国内厂商方面,龙芯中科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引进X86和ARM技术的通用处理器企业。
龙芯中科称,跟随这两个体系,只能做芯片或整机产品,而无法构建自主的软件生态,“为了打破现有体系的垄断,公司致力于打造独立的生态体系。”目前,龙芯中科正以其Loongnix和LoongOS为基础,持续完善基础软件,开展应用生态建设。
目前龙芯中科推出了充分考虑兼容需求的自主指令系统LoongArch(龙芯架构),并已通过国内权威第三方机构的知识产权评估。
前述业内人士称,龙芯中科基于其独有的架构做自有指令集,用户很少,难以建立软件生态,“不过一旦形成市场,产品输出能力将会很强,因为这意味着届时只有龙芯中科一家掌握有该架构的指令集”。
不过,龙芯中科在其招股书中表示,LoongArch在定义时充分考虑了MIPS、X86、ARM、RISC-V等主要指令系统的特征和不同兼容需求。
该业内人士对此表示,LoongArch或实为MIPS的套壳架构,兼容相对容易,但是要做到兼容兼容X86、ARM的软件生态会很困难。
此外,龙芯中科掌握了处理器核及相关IP核设计的核心技术,包括CPU、GPU、内存控制器、IO接口控制器、高速SRAM、高速接口、锁相环等核心IP。公司称其所有片内关键IP源代码均为自主编写,电路图均为自主设计,在通用CPU芯片领域实现了较大创新突破。
可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方面,截至2021年3月31日,龙芯中科及其全资子公司已累计取得境内发明专利330项,境外发明专利21项。
在基础硬件层面,龙芯中科研制的三大系列处理器芯片及桥片等配套芯片,能提供32位、64位,单核、多核和不同质量等级的处理器及配套芯片。
据招股书,目前龙芯中科已形成高性能微处理器体系结构设计技术、内存控制器设计技术、内核与固件技术等10项核心技术。报告期内,公司工控类、信息化类芯片产品以及解决方案等主营业务相关收入,100%来自于上述核心技术。
芯片均价逐年下降
龙芯中科2018至2020年营收分别为1.9亿元、4.9亿元和10.8亿元,营收复合增长率达136.66%。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技术产品,即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9.72%、99.69%及99.91%。
据招股书,近三年龙芯中科主营业务收入来源分为解决方案、信息化芯片和工控类芯片。其中信息化类芯片营收占比逐年增长,上年度达到了73.12%,工控类芯片、解决方案营收额均在逐年增长。
图|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三大主营业务均价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其信息化类芯片和工控类芯片整体价格均出现持续性下降。龙芯中科在招股书中解释称,主要原因系新老产品交替、公司市场拓展策略以及价廉产品的份额扩大。
据了解,龙芯中科工控类芯片产品主要包括龙芯1号系列芯片、2号系列芯片、3号系列芯片(工业级)以及配套芯片等,主要应用于交通、能源、金融、电信等行业;信息化类芯片产品主要包括龙芯3号系列芯片(商业级)以及配套芯片等,主要应用于桌面、服务器等。
2019年和2020年,工控类芯片中的1号系列芯片销售量提升,拉低了销售单价。而信息化类芯片中,龙芯中科从2019年开始推出新一代产品,老款价格下降,同时为了开拓市场,公司还主动降低了新一代产品的价格,再加上报告期内公司桥片销量占比提高(桥片平均单价显著低于3号系列芯片),导致公司信息化产品单价整体下降。
此外,2018年至2020年,公司解决方案的销售收入稳步上升。龙芯中科称,由于不同解决方案的差异较大,其平均单价不具有可比性。
2018年至2020年,龙芯中科净利润分别为775.3万元、1.9亿元、7223.7万元。其中,公司计入当期收益的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605.58万元、9186.26万元、2884.63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例逐年下降,分别为85.83%、44.95%、29.76%。
报告期内,龙芯中科的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分别为62.55%、57.16%、48.68%,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如北京君正、景嘉微、兆易创新等相比,综合毛利率水平基本一致,但呈逐年下降趋势。
实控人为“夫妇“”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龙芯中科拥有11家控股企业、4家直接参股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包括天童芯源、中科算源、中科百孚、横琴利禾博、北工投,而鼎晖祁贤和鼎晖华蕴(双方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 5%以上股份。
其中,中科算源与北工投均为国有股份。中科算源持有龙芯中科21.52%的股份,全资股东为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工投持龙芯中科股份为7.17%,由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全资持有。
龙芯中科实际控制人为胡伟武、晋红夫妇。
据招股书,胡伟武和晋红通过天童芯源及芯源投资、天童芯正、天童芯国合计控制公司33.61%的表决权,股权比例显著高于其他股东。
其中天童芯源持有龙芯中科23.98%的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胡伟武持有天童芯源47.67%的股权,为第一大股东,晋红持有芯源投资15.02%的合伙份额。同时,胡伟武长期担任公司董事和总经理,晋红长期担任公司投资总监。
据招股书披露的二人简历,显示胡伟武于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工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就职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晋红则在2007年7月至2008年4月期间,任北京海淀中科计算技术转移中心部门经理,并于2008年5月至今,历任龙芯中科部门经理、风控总监、投资总监。
而龙芯中科前身——龙芯服务,正是由转移中心和中科算源在2008年共同出资设立的,注册资本为 500 万元,其中转移中心认缴495万元,中科算源认缴 5万元。
2020年11月,公司召开股东会,同意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另外,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龙芯中科最近一年未新增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