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
半导体行业协会魏少军:创新是产业主要驱动力 投入应长期持续高强度
科创板日报记者 戚夜云
2020-08-26 星期三
原创
魏少军表示,半导体产业不应该去谈达到多少替代,而是该思考如何能够形成全球化不可分割的合作模式。另外,目前在创业板上市或者在其他板块上市的个别企业估值过高。
半导体芯片
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现今,大部分的电子产品,如计算机、移动电话或是数字录音机当中的核心单元都和半导体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连。
关注

《科创板日报》(上海,记者 戚夜云)讯,在“2020世界半导体大会”上,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魏少军教授接受《科创板日报》等媒体采访,就市场关切的话题,进行了回应。

记者:您怎么看今年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形势?

魏少军:全球疫情加上中美关系,对全球经济产生很大影响,半导体的发展也必然受到波及。

但是从上半年的数据看,全球半导体的市场销售是增加的,约增长4.5%。其中,中国进口集成电路的市场是1500多亿,上半年增加了12.2%。这其实意味着,全球半导体的增长主要在中国。中国很早的走出了疫情的影响,拉动了全球半导体的发展,但增长的趋势能不能持续下去,我们仍然还在观察。

从终端来看,如果主流的欧美市场不能很快恢复的话,需求会下降,也会对中国的半导体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现在说中国半导体逆势增长,可能为时尚早,三、四季度以后,我们才能看到中国半导体到底是增长还是放慢。

中国半导体产业危中有机,一方面市场整体的需求是在放缓,但是另外一方面,中国的半导体市场由于国际环境的影响,本地化在加速,这对中国半导体本地产业而言,可能是一个有限的利好。

记者:集成电路是中国进口的第一大品类,您怎么看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安全问题?

魏少军:半导体已经是全球化非常彻底的一个产业,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掌管产业链所有环节。过去几十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全球供应链产生负面影响。最近某些国家采取的一些做法,其实其本土产业也在反对,因为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大形势下面,大家不要逆势潮流而动,还是要顺势而为。

记者:您认为中国何时才能自主掌握EDA工具和光刻盘等卡脖子技术?

魏少军:现在什么都要自己做的想法,我认为是错的。 全球化产业链形成以后,不要尝试什么都自己做主。如果都自己做,相当于把自己封闭起来。

而且,有些技术也不可能自主掌握。相比较安全问题,还是要考虑生产和发展,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强与全球各个产业链环节的开放合作。

我认为,现在不应该去谈达到多少替代,而是应该思考如何能够形成全球化不可分割的合作模式。

记者:如何推动半导体产业去创新?

魏少军:关键在于国家的政策鼓励。

首先,集成电路领域,创新是它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技术创新意味着要研发,但非常可惜,中国企业整体体量较小,研发再投入能力比较弱,这是大问题。

其次,在WTO原则上,研发投入不算政府补贴,各个国家对研发的投入都非常大。但是中国的研发投入与产业发展有一点点不相适应。中国通过5年进行一次规划,但是产业发展是按照摩尔定律以18个月为时间区间发展。相当于规划一代,但产业实际上更迭了三代。

研发体制、规划,其实是要跟上产业发展的规律。

研发投入持续性等方面,我们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在科创板上市企业。科创板姓“科”,就是要把创新放在第一位,只有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才能使自己逐渐走到最前沿。

记者:今年在资本市场,半导体项目受到追捧。包括在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的估值都非常的高,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魏少军:目前二级市场的反应应该说超出了我的预料。虽然我也没有资格去谈金融市场的话题,但从一个产业的角度,至少我个人认为,目前在创业板上市或者在其他板块上市的个别企业,估值过高。

同时也看到了一些投资机构,如基金,追求短期利益。长期来看,这对产业而言是不利的,因为产业需要长期持续高强度的投入。

但是很遗憾,大家赚钱赚得有点着急,太容易了,这不是好现象。我们希望对产业的投资应该是个持续、长期、高强度的,不是追求短期利益的,那些短期利益的投资人早晚会被市场抛弃。

记者:近期,各地发生多起半导体项目停摆事件,您怎么看?

魏少军:任何事情如果不按照客观规律去办,总是凭着一种激情,恐怕成功的概率就不是那么大。集成电路产业是一个产业,它有它的客观发展规律。现在我们各地方招商引资的热度都很大,这种情况下,有时候动作就会变形,对问题的了解、看法就会走样失真,这会导致投资以及地方政府的一些决定很可能会不切合实际。因此,出现这种失败也就不足为奇。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新闻
抄底成功
相关企业家
联系Ta
联系企业家
为保护双方个人信息请联系您的专属助理进行接洽
我再想想
点击复制
复制成功,请去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