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年末出售“高塔造粒”专利增肥业绩 芭田股份引交易所两次问询
近日,芭田股份出售“高塔造粒”相关专利,获利4830万元。

【财联社】(记者 陈默)近日,芭田股份(002170.SZ)出售“高塔造粒”相关专利,获利4830万元,在公司去年亏损1.01亿元、今年前三季度盈利仅588.16万元的情况下特别刺眼,引得深交所两度问询。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在同行业上市公司中有几家也拥有“高塔造粒”专利。因此,芭田股份拥有的这项专利能否维权存在不确定性。另外,受让方深圳全维的大股东杨勇与芭田股份还颇有关联,此人现为芭田股份的外聘专家。

“高塔造粒”专利备受争议

2018年12月19日,芭田股份公告称,公司拟向深圳全维知识产权运营公司转让“高塔造粒”3项相关专利技术,涉及交易总额4830万元。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转让专利的账面价值为0元,与交易价格有着巨大差异。

对此,芭田股份解释称,公司曾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专利维权,但由于受到的干预太多,不得不搁置,导致公司未通过“高塔造粒”专利授权等获得更多的收益;专利是2005年前形成的,账面价值为零,无法反映其实际价值,中介机构按收益法评估后的价值为4982.33万元。因此账面价值与交易价格差额较大。

资料显示,“高塔造粒”技术的核心是把氮、磷、钾等单质肥熔融成料浆,再由喷淋造粒装置将料浆喷撒到冷空气中冷却成球,这种技术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原料、能源以及人力的耗费;目前,该技术已成为国内生产复合肥的一种趋势。

事实上,国内目前有多家企业拥有“高塔造粒”相关专利技术,因此该专利到底属于谁家企业一直备受争议。

2003年,芭田股份申请了“高塔造粒”相关专利,并于第二年建成了高塔造粒工艺生产复合肥生产线,在2005年时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高塔造粒”有关专利,宣告了公司的自主研发权。

然而,就在芭田股份建成“高塔造粒”生产线那年,史丹利(002588.SZ)也与上海化工研究院合作建成了“高塔造粒”生产线,并声称是国内第一条高塔熔体造粒复合肥生产线;2005年,史丹利申请了“高塔造粒”的相关专利,并于2009年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也宣布了自家公司的自主研发权;并且,史丹利的“高塔造粒”相关专利技术于2017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再次证明了自家公司在该领域的地位。此外,新洋丰(000902.SZ)等公司也拥有“高塔造粒”相关专利技术。

接盘方或也难以实现“维权”

一位行业人士表示:“其实,在国内自主研发出‘高塔造粒’有关技术之前,国外复合肥龙头挪威海德鲁(现更名为雅苒)早已研发出了这项技术;因此这项技术到底是谁家的专利,一直备受争议,很难讲,大家都说是自主研发的。”

专利本身也都备受争议,那交易对方深圳全维购买该项专利技术的动力又来自何处。

资料显示,深圳全维于今年4月份刚成立,注册资本100万元,是一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司。该公司分别在去年7月份、12月份进行了两次股权变更,变更后的股东分别为杨勇、李锦及李聪三位自然人;其中杨勇持有深圳全维78%的股权,是其第一大股东,也是芭田股份知识产权部的外聘专家。

对于知识产权运营公司的盈利模式,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作了介绍:“知识产权运营主要从三个方面获利,一是将专利转卖给第三方,二是将专利技术授权给第三方,三是向侵权方索取相关赔偿。”

芭田股份称,在2007-2008年,公司通过“高塔造粒”专利授权及技术服务等方式与3家企业签订相关合同,获得收益2200万元,之后也曾尝试对未经授权而建高塔的厂家进行专利维权,但至本次专利转让前,公司未通过高塔造粒专利授权等获得更多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6年时,芭田股份曾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番禹正大侵犯了公司的发明专利,要求番禹正大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38.48万元;2007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发出《无效宣告案件结案通知书》,双方以“达成和解”结束该案。

此次年末出售专利是否有意增加2018年业绩呢?财联社记者于9日、10日多次致电芭田股份董秘办,但无人接听,此前公司相关人员向媒体表示,是否计入2018年业绩,具体要看转让协议能否在2018年内得到执行以及会计师对交易如何认定。

公司经营透视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