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摩科瑞高管Kostas Bintas预测铜价将继续上涨,因美国市场对铜的需求增加,导致全球其他地区供应紧张;
②Bintas表示,如果世界继续这样下去,其他地区将根本没有铜阴极可用,LME全球基准铜价只会继续上涨。
财联社11月28日讯(编辑 史正丞)据周五的最新消息,韩国金融监管已经提前通知5家当地银行,将针对不当销售“雪球”产品的行为开出合计约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96亿元)的罚单。
据悉,收到事先通知书的5家银行分别是渣打韩国、KB国民银行、新韩银行、韩亚银行和农协银行。
若金额属实,这也将是韩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法》2021年通过以来,首次出现达到“万亿韩元”规模的罚金,预计将引发不小震动。
作为背景,前两年闹得沸沸扬扬的“韩国雪球危机”,主角是一种名为股权关联证券(Equity-linked Securities,简称ELS)的结构性金融产品。投资者相当于卖出了一份股指的看跌期权,若股指不跌破敲入点位,则每年能拿到事先承诺的收益率(例如5%+),但如果指数跌破敲入点位,投资者的本金将会受到损失。
由于收益率显著高于存款利率,这类产品在韩国零售投资者中颇有市场,特别是寻求“保本理财”的中老年群体。
前面提到的5家银行,都因为不当销售关联恒生国企指数的ELS产品受罚。随着韩国投资者的雪球产品被集中敲入,有大量指责称银行和证券公司只宣传高收益率,却未能充分说明本金损失的风险,导致大量原本只想“低风险理财”的客户遭遇巨亏。
令情况雪上加霜的是,韩国在2020至2021年期间曾出现过一轮发行港股指数ELS产品的热潮,随后两年普遍触发敲入。

(恒生国企指数周线图,来源:TradingView)
去年,韩国金融监管公布调查报告,认定韩国的金融机构普遍存在过错,包括向散户虚假陈述这类结构性产品的风险。监管机构表示,系统性失灵导致金融机构的销售体系以公司利润为优先,牺牲了消费者利益。
截至去年9月,在所有与H股挂钩的ELS账户中,确认亏损的账户本金达到10.4万亿韩元,亏损金额为4.6万亿韩元。
韩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法》规定,可对金融机构因违法行为获得的“收入”处以50%以内的罚款。外界的关注点是应将“收入”视为销售金额还是手续费,而韩国监管是以明显更高的销售金额作为基准。
据悉,罚款的最终裁定很可能在下个月作出,届时监管机构将召开纪律处分委员会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