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
事关动力和储能电池!工信部加速推进“反内卷” 机构看好行业供需结构改善
科创板日报 张真
2025-11-28 星期五
原创
①工信部部长李乐成指出,行业要坚持创新引领,加大研发投入,补齐短板弱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②根据高工锂电最新数据,国内TOP15储能电池企业314 Ah电芯产线已全部满产,订单排期普遍覆盖至2026年。
锂电池
关注

《科创板日报》11月28日讯 今日,工信部召开动力和储能电池行业制造业企业座谈会,围绕规范动力和储能电池产业竞争秩序、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听取相关企业情况介绍及意见建议。

会上,工信部部长李乐成指出,要全面客观认识产业发展形势,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的决策部署,加快推出针对性政策举措,依法依规治理动力和储能电池产业非理性竞争,加强产能监测、预警和调控,加大生产一致性和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力度,打击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引导企业科学布局产能、合理有序“出海”,全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李乐成强调,行业要坚持创新引领,加大研发投入,补齐短板弱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强化产业链协同,加强合作,发挥协同增量效应,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塑造发展新优势。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科学编制“十五五”产业发展规划,加大技术创新支持,强化标准支撑引领,提升产业治理现代化水平,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当下,我国电池厂商产能利用率总体上维持高位。根据高工锂电最新数据,国内TOP15储能电池企业314 Ah电芯产线已全部满产,订单排期普遍覆盖至2026年;行业一线、二线厂商产能利用率已升至70-80%,三线厂商亦达65%以上。

综合券商分析来看,未来电池需求承接产能预期相对乐观。一方面,受益电动化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叠加单车带电量的显著增长,全球动力电池需求有望保持稳定增长。另一方面,当前新增扩产仍集中在少数重点企业,且聚焦在高端品及海外产能上。

中信证券判断,展望2026年,锂电行业整体供需结构有望进一步改善,且受益供需结构改善,产业链价格企稳回升,高端产品有望攫取更高的技术溢价。

除此之外,以固态电池为主线的新一轮锂电技术大周期正加速迎来产业化拐点。在近期举行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明确指出全固态电池正从实验室向中试阶段加速推进,多家企业已启动百兆瓦级中试线建设,重点攻关材料体系、制造工艺和成本三大瓶颈。上述机构认为,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有望带来电池、材料、设备环节的投资机会。

具体到投资环节上,国泰海通证券表示,随着硫化物/氧化物验证深化、干法电极、固态电解质成膜等核心工序进入工程化验证,固态产线对设备的新增需求率先显现,当前车企与电池厂已形成“技术共研+场景验证”模式,规模化示范线规划加速落地,设备端有望受益于中试线向GWh级产线过渡所带来的订单与工艺迭代需求。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新闻
抄底成功
相关企业家
联系Ta
联系企业家
为保护双方个人信息请联系您的专属助理进行接洽
我再想想
点击复制
复制成功,请去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