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第二大脑”来了!千问进入夸克AI眼镜 阿里战略性全方位投入
①阿里吴嘉首谈千问,搭载千问助手的夸克AI眼镜首发提供S1、G1两个系列六款单品;
                ②夸克AI眼镜得到了阿里战略性全方位投入,阿里方面认为AI眼镜商业模式能够实现闭环;
                ③分析人士称,AI眼镜的不可替代性还在不断塑造中,用户体验仍待显著提升。

财联社11月27日讯(记者 付静)“在当下我们有足够的信心,我们认为夸克AI眼镜就是市面上综合体验最好的AI眼镜。用户选择夸克AI眼镜,其实相当于选择了阿里巴巴千问大模型和整个阿里巴巴生态。”搭载了千问助手的夸克AI眼镜正式推出,首发提供S1、G1两个系列共六款单品。今日下午的新品发布会上,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总裁吴嘉如是称。

财联社记者了解到,夸克AI眼镜为阿里在AI领域的又一次战略性下注,目前其搭载的千问助手已融合支付宝、高德地图、淘宝、飞猪、阿里商旅等阿里生态核心场景,初步具备了在物理世界辅助用户、帮用户办事的能力。

早在今年7月的WAIC期间,这款AI眼镜的技术研发进展首度公布。此后,夸克AI眼镜在各大展会亦有展出,受到产业关注。

在最受关注的价格方面,夸克AI眼镜S1系列不同框型和颜色共3款单品,最低到手价3799元;更侧重时尚和轻便的G1除提供两种框型选择之外,还配有太阳镜款,最低到手价1899元起。

至此,阿里巴巴首款自研双显双光机AI眼镜揭晓底牌。作为“第一视角”的头部设备,AI 眼镜相当于人的另一双眼睛、耳朵和“第二大脑”,有望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的感官中枢。

站在行业视角,财联社记者采访获悉,当前AI眼镜正处于由硬件轻量化和基础AI功能突破,逐步向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综合实力竞争转型的阶段。硬件可用性已基本实现,但对用户来说的必要性尚未被充分激发。AI眼镜赛道入局者众多,未来谁将率先带来用户体验显著提升,尚待观察。

打通阿里内部生态

财联社记者获悉,夸克AI眼镜的定价是业界对于此次发布会的关注点之一。

“我认为我们目前的定价相比双光机友商的产品,其实是比较良心的。”发布会后,阿里巴巴智能信息事业群终端业务负责人宋刚对财联社等媒体表示。

同时宋刚进一步提到,“确实是需要量的支撑,未来才能够把成本大幅降低。产业链应该一起投入,不要恶性地用价格竞争,把量做起来。核心是不要做玩具,得做一个辅助人的工具。”

定价之外,夸克AI眼镜的一大特色在于对阿里生态的打通。

财联社记者最新获悉,夸克AI眼镜联合了阿里内部生态,构建起覆盖搜索、导航、支付、商旅等垂类使用场景,突破了AI眼镜当前面临的生态困境。目前该款眼镜已具备导航、支付、识价、问周边、音乐、播客、出行提醒、AI问答(语音问答、图像问答)、随身翻译、录音纪要、图文备忘、日程管理、提词器、通话、通知提醒等功能。

IDC中国分析师叶青清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夸克AI眼镜在战略层面已经展现出生态独特性,而在用户感知层面,随着更多创新场景的落地,其价值也有望逐步被用户感知和认可。

发布会前夕,恒玄科技(688608.SH)曾通过互动平台披露,夸克AI眼镜采用了其BES2800芯片。

硬件上,夸克AI眼镜采用高通AR1旗舰芯片加恒玄BES2800芯片的双芯设计,搭配安卓加RTOS双系统,支持双显双光机(亮度达4000nits)、合像距调节技术(显示远近可调节);光波导近眼显示方面,采用体积仅0.15cc的MicroLED单色光引擎,光波导采用1.8高折玻璃超轻薄衍射波导,具备二维光栅和高通透的特点;配备双电池系统,具备换电设计;采用7.5MM的极窄镜腿架构与1:1配重设计,配备5个麦克风加1个骨传导的阵列设计。

拍摄方面,夸克AI眼镜可实现0.6秒极速抓拍、3K视频录制,超分超帧后可输出4K视频。同时,其首创的Super Raw暗光增强技术,首度将手机级影像能力引入智能眼镜。

值得关注的是,夸克AI眼镜还联合了网易云音乐、QQ音乐、航班管家等第三方平台,进一步完善AI眼镜在相关方面的信息服务能力。

阿里战略性全方位投入

“这件事情上阿里想得是很明白的,我们认为它是下一代的个人移动入口,是人机交互变革的中心,也是AI的入口,是未来最有机会挑战手机的设备,它在阿里战略里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宋刚表示。

谈及对该款AI眼镜投入的资源与耐心,宋刚称,“阿里对其的投入是全方位的。”他表示,阿里具备硬件设计、应用模型、阿里自有生态在内的全栈技术能力。

而针对盈利模式,宋刚认为,“目前来看更多的是各家公司在投入AI,AI眼镜反而是当前商业模式能闭环的一个设备,其背后有强大的AI能力,通过硬件售卖去完成商业逻辑变迁。”

不过他也坦言,AI能力变现需要时间。

阿里方面此前曾表示,夸克AI眼镜是阿里AI To C战略的延伸。

11月17日,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千问”项目全力进军AI To C市场。公开消息称,千问App公测一周下载量已突破1000万次。

发布会上,吴嘉首次谈及千问应用端未来的发展方向:千问AI助手将从手机延展到PC、眼镜、客厅移动屏、汽车等各类智能终端,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唤起千问。

不仅如此,今年以来,夸克承载着阿里AI To C战略布局,关键动作不断。3月,夸克被升级为阿里AI旗舰应用,启动代号“C计划”的新业务,并于近期上线了对标豆包的夸克对话助手。

叶青清分析,夸克AI眼镜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强大的生态闭环能力,依托千问的AI能力、电商内容服务以及阿里云,构建了一套一体化的生态体系。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积累,更为阿里AI To C战略布局提供了支撑。“未来随着阿里持续拓展AI原生场景,眼镜能在各场景进行主动的智能指导,用户层面的不可替代性有望进一步凸显。”

谁将率先带来用户体验显著提升?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AI眼镜市场活跃增势明显,但也有用户反映,现阶段的AI眼镜尚不具备不可替代性,存在一定挑战。

叶青清表示,从用户价值来看,目前产品的不可替代性还在不断塑造中。现阶段,眼镜主要聚焦于信息查询、翻译、导航等通用功能,这些体验在手机端同样可以实现。眼镜形态的独特意义在于第一视角、始终在线和解放双手。

宋刚分析,当前AI眼镜的瓶颈更多在于材料方面,例如:AI眼镜需要更高透过率的玻璃、更高密度的电池、更小尺寸的芯片等。

目前,阿里、小米、百度等多家大厂均积极投身AI眼镜赛道。

“我们入局AI眼镜不算太早,里面的玩家主要有初创企业、手机行业玩家、互联网科技企业三类。我们觉得它的重要性比较高,在阿里AI To C的战略里也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我们就切入进来。”今年7月,宋刚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就曾表示。

叶青清认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厂商可以进一步关注几个方向:一是持续提升佩戴的舒适度和时尚感,让智能眼镜真正融入日常生活;二是在AI功能实用性上做深做透,比如针对办公、出行、健康等具体场景,打造更贴合用户需求的更有主动服务意识的应用体验;三是推动生态系统的开放和内容的丰富,吸引更多开发者和合作伙伴共同参与创新。

“能够在特定场景下率先带来用户体验显著提升的厂商,有望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关注和机会。”叶青清称。

公司经营透视 AI眼镜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