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万科债券迎“至暗时刻” 即将进入偿债高峰期
Play
语音播报
00:00
/
00:00
00:00
语音播报由AI生成
①今日万科多笔债券继续大跌;
                ②未来两年将万科迎来偿债高峰期,其接下来走向如何,出现了新的变数;
                ③万科债券展期是否意味着违约,此举是否可视为企业“出险”的前期预警信号?
                ④“这笔债券展期标志着大股东可能不会向万科借贷供其还债,而是让万科以市场化方式、以自己的力量化解债务。”

财联社11月27日讯(记者 王海春)银行11月26日深夜披露万科一笔20亿元债券将展期的消息后,今日该公司多笔债券继续大跌。

11月27日,深交所发布公告,“22万科06”盘中成交价较前收盘价首次下跌达到或超过30%,根据相关规定,对该债券实施临时停牌,于15时27分复牌。

除上述债券,深交所公告,“21万科02”跌超41%,“21万科06”跌超36%,“22万科02”跌超28%,均盘中临时停牌。此外,“22万科04”跌超41%,“21万科04”跌超36%,也出现盘中临时停牌。

万科这笔20亿债券展期引起震动前一日,万科债券、股价已出现异动。万科11月26日遭遇了“股债双杀”,当日,万科A日股价一度下探至5.89元/股,创2015年10月以来新低,港股万科企业跌幅超过4%,另外,其多笔债券盘中跌幅超20%触发临停。

分析人士表示,万科未来两年将迎来偿债高峰期,其接下来走向如何,出现了新的变数。

一家研究机构分析师向记者表示,对于万科偿债,市场此前也曾有过担忧,但在各方,尤其是大股东深铁用真金白银展开的强力支持下,万科平稳度过了一段时期。

“不过,其债务压力的问题并未在根本上得以解决。按照深铁的企业规模等各方面情况来看,其能否持续给予万科足够的支持,存在疑问。对深铁而言,其一方面要支持万科,但另一方面也不能不考虑自身能力所及,以及自身的稳定和安全。万科债券展期事件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仍然是因为市场担心其能否平稳度过调整周期,以及这又将对市场形成怎样的影响。”上述分析师称。

展期风暴

分析人士认为,万科债券今日出现大幅下跌,与前一晚一则公告不无关系。

11月26日深夜,浦东银行发布一份万科将召开“22万科MTN004”债券持有人会议的公告。该笔债券本金兑付日为2025年12月15日,债券余额20亿元,年利率3%。

公告明确,持有人会议将于2025年12月10日召开,本次会议主要议题为,对本期债券展期相关事项进行审议。“展期”二字,成为备受关注的关键词。

那么,万科债券展期是否意味着违约,此举是否可视为企业“出险”的前期预警信号?

就此问题,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向记者指出,在本金兑付日前,如果展期获得债券持有人表决通过,严格来说展期就不是违约。

“但是,债券展期会对公司信用造成很大伤害,投资机构对公司偿债能力的信任度严重下降,不利于后期的融资。根据公开市场观察,近几年债券展期的房企,后来基本都发生了违约情况。”刘水表示。

分析师认为,从该公司财务情况来看,万科偿债压力不小。

据企业预警通数据,万科目前有16笔存续债券,包括7笔公司债、6笔中票和3笔企业ABS,规模合计217.98亿元。其中,将在一年内到期的债券有8笔,规模157.53亿元。

而今年12月,万科将有两笔中票到期,分别为12月16日到期的“22万科MTN004”,规模20亿元;12月28日到期的“22万科MTN005”,规模37亿元。

刘水指出,按公开市场信息,2025年12月万科境内债到期余额就有57亿元,除这笔将展期的20亿元债券,万科12月还有37亿元债券需要偿还,对于目前的万科来说,偿债压力可谓相当大。

“未来两年,万科将迎来偿债的高峰期。万科2026年要偿还超过120亿境内债,2027年还要偿还70亿元海外债以及超过30亿元境内债。”刘水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从企业基本面来看,体量庞大的万科负债率虽然有所下降,但目前还未在根本上摆脱流动性紧张的局面。

据万科2025年三季报,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有息负债合计3629.3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3.5%,较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截至报告期末,万科总资产约1.14万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757亿元。

按其公布的合并资产负债表,截至2025年9月30日,万科负债合计8355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约1278亿元,货币资金656.8亿元,存货约4230亿元,投资性房地产1390亿元。

偿债能力疑虑

展期风暴前,市场上已对万科与偿债能力相关的问题产生疑虑。

万科11月20日的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上,通过了阶段性借款“硬上限”框架:自2025年起至2025年股东大会召开日为止,深铁向万科提供不超过220亿元额度的借款。目前,深铁已提供无抵质押担保借款总金额为213.76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万科短期内恐怕难以从大股东获得直接借款,后续其需要以市场化方式,更多依靠自己力量来化解债务。

刘水指出,截至2025年11月12日,深铁集团已累计向万科提供借款达307.96亿元,外部的直接“输血”或告一段落。

在汇生国际资本总裁黄立冲看来,借款“硬上限”框架更多是“间接影响”,不是机制上的刚性触发。相对于万科数千亿级别的有息负债,220亿元额度属于“重要补充”,但本身不足以根本改变资产负债表结构。

“商业银行在给万科做内部评级、定价和分类时,仍要遵守地产集中度管理、不良认定、拨备覆盖等监管约束,对已划为关注类、次级类的敞口,普遍不敢轻易大幅降息,只能通过展期、重组等方式控制风险;降息空间更多体现为压缩溢价,而非回到优质房企的定价中枢。”黄立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事实上,深铁已向万科投入了不少资金。公开资料显示,深铁2017年分别从华润及恒大手中,以372亿元、292亿元的价格收购万科股权,股权收购的投资金额约664亿元。2024年深铁以10亿元认购中金印力消费REITs份额,还投入22.35亿元联合竞得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地块,帮助万科缓解库存压力。2025年深铁还以13.5亿元受让万科红树湾相关项目权益。

“这笔‘22万科MTN004’债券展期,标志着大股东深铁将可能不再向万科借贷供其还债,而是让万科以市场化方式、以自己的力量化解债务。后续的化债方式,更多是展期、出售资产、再融资、债转股等。”刘水表示。

其进一步指出,万科债券展期对万科及行业将带来显著负面影响。对于万科来说,债券展期表明公司偿债能力严重不足,不利于后续融资。购房者对万科将缺乏足够信心,万科的销售也将受到很大负面影响,进而影响万科的销售和回款,从而使万科的经营雪上加霜。

而万科也通过多种方式,积极盘活资产。据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11月22日公布的信息,万科近期向交易商协会表达了280亿元储架式注册发行意向,待履行内部股东大会决策程序后正式报送。这是继龙湖集团等三家民营房企开展储架式注册发行工作后,混合所有制房企首次提出储架式注册发行意向。

“对行业来说,万科是房地产行业标杆企业,曾是房地产行业的精神领袖,如今也出现严重的债务危机,不利于房地产行业预期的改善和行业信心提升,也可能会对房地产止跌回稳形成影响。”刘水补充道。

房企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