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麻省理工研究:中国在全球开源AI模型市场上首度超越美国
①根据麻省理工学院与开源人工智能初创公司Hugging Face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中国在全球开源人工智能模型市场上已超越美国;
                ②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中国团队自主研发的开源AI模型下载份额占比已上升至17%,首次超过美国同行,后者的下载份额占比为15.8%。

财联社11月27日讯(编辑 潇湘)根据麻省理工学院与开源人工智能初创公司Hugging Face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中国在全球开源人工智能模型市场上已超越美国,在这项极具科技含量的全球应用中正占据关键优势。

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中国团队自主研发的开源AI模型下载份额占比已上升至17.1%,首次超过美国同行,后者的下载份额占比为15.8%。

开源模型允许开发者免费下载、修改和集成,使初创企业更易开发产品,也使研究人员更易改进模型。其广泛应用正对人工智能未来走向产生巨大影响。

麻省理工学院与Hugging Face数据显示,DeepSeek和阿里巴巴的千问模型,占据中国模型下载量的绝大多数。

今年年初,当DeepSeek推出功能强大的人工智能推理模型R1时,曾一度震惊硅谷——该模型虽仅耗费美国同类产品成本与计算资源的零头,性能却不相上下。

而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系列于2023年8月首次开源,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开源模型家族之一。今年9月,阿里巴巴表示,通义千问系列模型已实现超过6亿次下载,全球开发者创建了超过17万个衍生模型。

中美路线分歧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推动开源模型的举措,与多数美国科技巨头的“封闭”策略形成了鲜明对比。OpenAI、谷歌和Anthropic等美国AI巨头企业更倾向于对尖端技术保持完全控制,通过客户订阅或企业合作获利。

虽然今年8月OpenAI推出了首批“开放权重”模型——这类模型可免费获取,但提供的信息其实远不如“开源”模型全面,后者会提供从零开始训练模型所需的代码和训练数据。

此外,Meta的Llama模型系列多年来虽一直彪炳开源AI开发的黄金标准,但随着该公司与OpenAI、Anthropic和谷歌等竞争对手展开“超级智能”开发的较量,Meta其实也已逐渐改变战略,加大对开发强大封闭模型的投资。

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院高级分析师Wendy Chang指出,“开源模型在中国比在美国更主流。美国企业选择不走这条路,它们正通过高估值获利,不愿公开核心技术。”

这也引发了业内不少的质疑声:资源更雄厚的美国AI实验室能否守住竞争优势?来自中国开源模型的竞争,又是否会令美国企业动辄耗资数十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的举措蒙上阴影?

参与研究的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员Shayne Longpre指出,DeepSeek和阿里云等中国企业开创了“范式转变”的模型发布模式。他指出,中国企业以每周或每两周为周期发布模型,提供多种版本供用户选择,而非像美国实验室那样每半年或每年发布系列模型。

还有专家指出,尽管受美国对高性能芯片的出口管制影响,中国在计算能力方面可能受到限制,但中国拥有大量的本土研究人才,这使得中国的人工智能团队在模型开发方面更具创造性。中国的人工智能实验室还大力投入了人工智能视频生成模型的研发。

行业内最新“东升西落”的案例,无疑当属新加坡国家人工智能计划(AISG)正在进行的一次重大战略调整——AISG近日宣布,在最新版本的东南亚语言大模型项目“Sea-Lion”中,已停止采用Meta模型体系,改为基于阿里云的通义千问Qwen架构构建,这标志着中国开源AI模型在全球影响力版图中的一次关键扩张。

AISG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与阿里等中国科技企业的合作,探索更多“技术+”的创新场景。

环球市场情报 国外机构观点-美国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