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早期和成长期数商企业仍面临融资渠道窄、对接效率低、资源获取难等问题。 ②上海市数据局会同市融资担保中心、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和上海国际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数商生态投融资聚力计划”。
《科创板日报》11月27日讯(记者 黄心怡)“早期和成长期数商企业仍面临融资渠道窄、对接效率低、资源获取难等问题。”上海市数据局总工程师刘迎风在2025全球数商大会“申城·数聚行”投融资论坛上表示。据介绍,后续上海市数据局将搭建对接平台,常态化推动政企银协多方联动,让资本更好赋能数商企业。
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宏民表示,数商融资困难的原因之一在于价值评估困难。
“一是价值评估难,资产评估确实存在一定的挑战,很多金融机构不敢投。第二,数据市场刚刚建立,业务有限。稍微成熟一点业务,容易存在低价竞争,对确权、估价等都增加了复杂性。”
为此,陈宏民认为,数商企业要强化数据的治理,确保合规优质。同时强化场景的理解,量化业务价值,只要场景越深入带来的价值才能越大。
“数商企业需要提升专业壁垒,深耕垂直领域建立护城河。比如专注医疗、金融、智能制造、驾驶等对于数据特别有迫切需求的领域,让自身变得更有价值。”
陈宏民还建议数商企业要主动融入相关生态圈。“目前有各种各样的政府扶持手段,比如最简单的数据券、算法券等。当前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在制度保障、市场建设以及基础设施的推进上,政府都做了很多工作。”
今年,上海市数据局会同市融资担保中心、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和上海国际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数商生态投融资聚力计划”,推出针对数商企业的相关担保专项产品、投贷基金、专属场景融资、信贷产品等系列投融资产品和服务。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数字金融部副总经理朱佳晨介绍,在加入该数商生态投融资计划之后,建行上海分行专门打造“数聚贷”的服务方案,针对不同特质企业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
“企业只要依托于展现出的数据要素属性和科技元素的属性可以获得金融支持。包括数据进阶贷、科技研发贷等等。其中,科技研发贷按照项目制为数商企业开展长期的项目研发提供金融支持,支持企业从0到1的创新,最长贷款可以达到10年。”
朱佳晨还透露,从明年开始,每年计划申请超过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支持,用于行内进一步数据资源能力的构建。“我们会向外部采集需要的数据进行融合,帮助业务决策和开展,在这个过程中优先从上海市数据局入库企业当中优先选择合作伙伴。”
根据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发布的《中国企业数据资产入表情况跟踪报告》2025年上半年报告,数据资产入表总体规模稳健增长,但增速环比较2024年有所放缓。
截至2025年8月31日,在A股上市的5000余家企业中,有10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数据资源入表的相关事项,共涉及入表金额26.40亿元。
非上市公司方面,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国内已有375家非上市公司披露数据资源入表情况,已获得融资(包括银行授信、作价入股等形式)金额18.99亿元,地方国企继续担当非上市公司数据资产入表的主力军。
谈及实现数据资产入表并助推企业上市,容诚咨询董事总经理杜杰认为,企业应将数据资产纳入整体上市战略的全局考量中,以数据驱动业务增长,而非仅将其视为独立的数据交易行为。唯有如此,企业才能构筑起更强大的竞争能力与更稳固的护城河。
此外,在推动数据资产入表的过程中,数据的安全合规以及数据资产的规模、场景、价值都需要明确。
“其中有一大重点是,结合数据的应用场景证明其作为生产要素,能够带动企业流水的增长。还要解决数据和数据资产比较分散,数据链和业务链没有完整地结合的问题。”杜杰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