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建龙微纳表示,在与重大资产重组有关各方积极磋商和认真探讨后,认为本次实施重大资产重组的条件暂不成熟; ②汉兴能源最大收入来源为制氢装备供应及专用产品销售业务,标的公司无自行生产环节,该业务主要采用外购或外协的经营模式。
《科创板日报》11月27日讯(记者 吴旭光) 11月26日晚间,建龙微纳发布公告,经公司审慎研究并与交易对方友好协商,交易各方一致同意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回顾本次交易,2025年6月24日,建龙微纳与标的公司及其股东纪志愿、吴芳及李明伟签署了《合作意向协议》。公司拟以现金方式通过股权转让取得标的公司不少于51%的股权。
对于此次收购,今年8月,建龙微纳在接受机构投资者调研时回应称,标的公司具有丰富的石油化工等行业技术储备及项目交付能力等。
“公司可借助标的公司的工艺设计、装备集成等经验,使其与公司成熟的分子筛材料制造优势、技术优势结合,拓展公司重点布局的石油化工、能源化工等领域的高附加值‘材料+工艺’融合性项目等。”建龙微纳进一步表示。
对于终止原因,建龙微纳解释称,《合作意向协议》签署后,公司积极组织交易各方推进本次交易,聘请了专业的中介机构对标的公司展开尽调,截至目前在与重大资产重组有关各方积极磋商和认真探讨后,认为本次实施重大资产重组的条件暂不成熟。
公司称,为切实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经公司审慎研究并与交易对方友好协商,交易各方一致同意终止本次交易事项。交易各方均未签署正式的交易协议,本次交易尚未正式实施,各方对终止本次交易无需承担违约责任。
建龙微纳表示,公司通过尽职调查与业务方面深度交流认为,公司与标的公司存在较大的业务协同价值,双方将立足于各自的资源、专业技术及经验,重点在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煤化工、新能源、天然气提纯和应用等领域,围绕协同市场开拓、新产品或技术互补等,开展全面战略合作。
汉兴能源是建龙微纳的下游企业,标的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氢能产业(上游制氢、中游运输、储氢、加氢站)相关技术的开发、咨询设计、成套制氢装备集成、总承包、工业气体投资、运营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供应商。下游客户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首钢股份、五矿集团、阳煤化工、宝丰能源、华电集团等。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汉兴能源曾于2023年6月递交创业板IPO申请,但在2024年9月撤回。
根据招股书,汉兴能源2021年、2022年和2023年的营收分别为2.96亿元、3.89亿元和4.8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308.74万元、6765.22万元和7674.30万元,扣非后的净利润分别为4921.01万元、6544.92万元和7166.34万元。
具体营收分产品来看,汉兴能源最大收入来源为制氢装备供应及专用产品销售业务,标的公司无自行生产环节,该业务主要采用外购或外协的经营模式。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这说明这种经营模式下,一旦供应商不能及时供货,将导致发行人无法按期交货;若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出现质量问题或价格波动,将对标的公司产品的质量、信誉造成不利影响。
建龙微纳是国内分子筛材料领域的头部企业,主营业务是工业气体分离、医用氧气、能源化工等领域的相关分子筛吸附剂和催化剂的研发、生产、销售。
该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12亿元,同比增长12.34%;净利润2405.28万元,同比增长70.22%。建龙微纳表示,报告期净利润增长主要系公司产品销售结构有所优化,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同比增加;同时成本控制得当,期间费用同比有所下降。
二级市场方面,截至11月26日收盘,建龙微纳股价报收34.00元/股,下跌1.45%,最近6个月公司累计涨幅为36.54%,公司总市值为34.0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