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11月26日,“22万科02”跌超30%,盘中二次临时停牌,深交所自13时06分11秒起对该债券实施临时停牌,于15时27分00秒复牌;
②万科企业11月20日在港交所公告,经临时股东大会审议,批准、确认及追认本公司与深圳地铁集团所订立的贷款框架协议及其项下拟进行的交易。

财联社11月26日讯(编辑 冯轶)受益AI热潮引发的新一轮科技叙事,今日港股机器人概念股也再度集体走强。
截至发稿,极智嘉-W(02590.HK)、三花智控(02050.HK)均涨逾4%,力劲科技(00558.HK)等个股也纷纷跟涨。

消息面上,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十三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上,广汽集团、小鹏汽车等车企的新款机器人得以集中展示,为板块行情带来短线催化。
开源证券研究指出,目前以特斯拉、小鹏为代表的整机企业明确了量产时间表并启动机器人工厂建设,为产业链注入强劲信心与发展动能。
公开资料显示,广汽集团已有多种机器人产品于2025年上半年在康养、安防场景展开示范应用,公司还计划年内在广州设立全球首个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示范区,2027年启动大规模量产。此外,蓝思科技预计今年人形机器人出货3000台以上,2026年实现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和整机组装规模翻番;小鹏汽车此前也透露到2030年人形机器人销量超过100万台的目标。
中长期层面,在整机厂商加速推进产品降本与应用场景拓展的大背景下,机器人产业的商业化正步入加速阶段。
据咨询机构贝恩发布《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洞察》,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未来5至10年场将进入黄金发展期。预计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年销量有望达到600万台,市场规模突破1200亿美元;乐观情形下,销量或将超1000万台,市场规模达2600亿美元。
且值得关注的是,本周“港股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成功完成一笔总额超30亿港元配股融资,进一步表明当前资本市场对机器人赛道的热衷。
据优必选公告称,此次配售资金75%将主要用于收购业务价值链中具潜力的上游或下游目标企业,以抓住人形机器人落地工业制造应用场景的机遇。这也反映出其作为内部参与者对行业未来规模增长的预期判断。
东吴证券则认为,具身智能浪潮下,人形机器人成为AI最佳载体,有望迎来10年产业大周期。从产业进展来看,2025年机器人已成功开启小规模量产,各零部件环节加速迭代与扩产,整体产业链有望于2026年加速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