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回应“特斯拉要求供应商在北美制造环节排除中国零部件”的报道,称特斯拉在全球生产基地对供应商选择采用统一标准,不以原产国或地理位置为排除条件;
②特斯拉透露,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Model 3和Model Y零部件本土化率已超过95%。
财联社11月26日讯(记者 张屹鹏)“车路云一体化”作为将人、车、路、云的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融合为一体的系统性技术架构,各地在推进智能网联试点项目建设的同时,政策与标准体系也在加速拟定中。
“目前车端联网率已突破85%以上,未来‘车路云一体化’跨域连片发展、通过建立云控基础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基础设施分级等势在必行。”11月25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副主任、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公维洁表示。
在政策及标准方面,基础设施分级将成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公维洁透露,计划今年底发布2026年工作协同相关标准清单,包括“车路云一体化”推进路线图、基础设施分级征求意见稿等。
“虽然各个(试点)城市都提出了基础设施分级,但每个城市的高、中、低配方案都不同,这对协同带来很大问题。”公维洁表示,今年国家住建部已经设立国标、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设立团标,国标和团标同步推进基础设施分级。“今年年底形成征求意见稿,希望用这个标准统一各个城市的分级。未来只要让各个车企知道城市建设到哪个层级,就知道应该落实哪些功能,无需再进行更多对接。”
“车路云一体化”的跨域连片、云控基础平台等,目前已初见成效。11月初,由清华大学、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行业相关单位共同起草的《车路云一体化系统云控基础平台功能场景参考架构2.0》发布,其进一步丰富了云控基础平台功能场景参考架构,修订通信协议,为云控基础平台的设计与开发提供直接参考。
更早些时候,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发布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阶段性成果。其中提到,围绕加快“车路云一体化”规模化的商业化应用,正在开展包含试点城市平台公司联盟、城市群跨域连片协同、中外车企协同开发测试“三项行动”。
在政策、标准提速的同时,各地亦在联合企业共同推进“车路云一体化”的相关工作,以求尽早进入“规模商用”阶段。
11月21日,在2025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期间,中国移动湖北公司、东风汽车研发总院与中信科智联共同发布《车路云联合战略及5G+C-V2X前装解决方案》。根据规划,中国移动将构筑覆盖更广、质量更优、成本更低的“车路云一体化”数字底座。
最新数据显示,作为国家首批“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成都已构建起协同的车城网,完成超4000个路口红绿灯信号机联网。累计开放680公里测试道路,发放110张测试及示范应用牌照,测试里程超200万公里。
“相关政策、标准、评价体系的建立与成熟,将可以更好地赋能各地方、企业在‘车路云一体化’的推进进程,从而为更早地实现产业闭环奠定基础。”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加强跨部门协同,加强能力分级,加强标准建设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车路云一体化”大规模应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