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上周(11月17日至11月23日),共6家冲刺科创板IPO企业更新进展。 ; ②易思维科创板IPO提交注册;北斗院已受理;沐曦股份注册生效;泰诺麦博、有研复材、核心医疗3家企业审核状态为已问询。
《科创板日报》11月23日讯(记者 陈俊清) 上周(11月17日至11月23日),共6家冲刺科创板IPO企业更新进展。
其中,易思维科创板IPO提交注册;北斗院已受理;沐曦股份注册生效;泰诺麦博、有研复材、核心医疗3家企业审核状态为已问询。

易思维过会并提交注册
易思维科创板IPO于2025年6月5日受理,期间历经两轮问询,于11月21日过会,并提交注册。
本次科创板IPO,易思维计划募资12.14亿元。其中,拟投入7.05亿元用于机器视觉产品产业化基地项目;4.09亿元用于机器视觉研发中心项目;1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易思维专注于汽车制造机器视觉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过程的各工艺环节提供机器视觉解决方案,是国内最早规模化为汽车制造提供机器视觉设备的企业之一。
业绩方面,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各期期末,易思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为2.23亿元、3.55亿元、3.92亿元、1.25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为640.12万元、6103.86万元、8546.06万元、-485.51万元。
易思维近年来业绩总体增长迅速,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补贴,占净利润比例颇高。该公司计入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连续多年超过2000万元;获得的税收优惠金额也连续多年超2000万元。
此外,易思维合同资产账面余额呈逐年上升趋势,长期占营业收入比重过半,该公司应收账款、合同资产及其他非流动资产中合同资产账面余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较高,分别达61.40%、52.11%、58.77%和170.42%。
从问询内容来看,上交所对易思维2025年上半年亏损的原因及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的具体情况进行了重点问询。
易思维表示,公司受到汽车产业链年底结算等因素影响较大,收入呈现季节性特征,第四季度收入占比较高;公司逾期应收账款的账龄均集中在2年以内;相关主要客户均为国内上市或大型线体集成商客户及终端整车厂集团,相应的回款风险较低。款项逾期比例较高主要由于相关客户作为知名上市或大型集团的内部审核环节较多、付款流程较长,同时汽车制造产业链整体货款结算周期较长导致部分客户资金周转较慢也使其货款支付周期较长。
北斗院科创板IPO获受理
11月21日,北斗院科创板IPO获受理。这是北斗院第二次申报科创板IPO,公司曾于2023年5月申报科创板,但后于2024年9月撤回。
招股书显示,北斗院专注于卫星导航、航天测控两大领域的技术与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逐步形成了导航仿真与测试、时空安全与增强、航天测控与测试三大业务方向,并基于无线电信号的生成、测量与处理领域的底层共性技术。
北斗院自主研发了导航信号模拟器、导航仿真测试系统、无人机防控系列产品、卫星测控地检产品、信号处理/信号生成/信号增强组件等产品,客户涵盖国防军工、低空安全、商业航天、能源、交通、教育等多个行业。
业绩方面,北斗院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分别实现营收2.85亿元、3.25亿元、1.1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70.88万元、8294.27万元、1504.47万元。
股权结构方面,国科防务直接持有北斗院出资额3525.74万元,占公司总股本的39.57%,为公司直接控股股东。钟小鹏、明德祥、刘志俭、田梅、杨建伟、乔纯捷、刘春阳七人通过国科防务、长沙天权、长沙朗路、湖南导测、长沙航测、长沙尖山蓝点合计间接控制公司58.56%股份,为公司的共同实际控制人。
本次冲击上市,北斗院拟募集资金约7.09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产品升级及产业化项目、西安产研一体化建设项目、研发中心项目、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发展与科技储备资金、补充流动资金。
沐曦股份注册生效
沐曦股份科创板IPO于2025年6月30日受理,10月24日上会获得通过,11月13注册生效。作为尚未盈利的硬科技企业,后续若成功上市,沐曦股份将进入科创板成长层,成为科创板“1+6”改革举措落地后又一典型案例。
沐曦股份于2020年9月14日在上海成立,聚焦全栈高性能GPU芯片及计算平台研发,目标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GPU企业。该公司由陈维良、彭莉、杨建三位AMD资深华人科学家联合创立,且均曾在AMD担任要职。
该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维良拥有20余年芯片研发经验,曾长期就职AMD,担任AMD数代GPU设计及产品线的全球总负责人,主导15款高性能GPU产品量产,包括RDNA和CDNA架构的关键研发。
根据沐曦招股书,其主攻方向是面向数据中心的通用GPU,这一路线对应产业链价值密度最高的市场。再以英伟达为例,其2025财年数据中心业务(以Hopper平台产品为主)收入达到1151.9亿美元,约占当期总收入1305亿美元的88%,可见数据中心端的商业价值远高于其他包括游戏显卡、专业可视化等终端分支。
沐曦股份的曦云C500训推一体GPU于2023年6月回片、2024年2月实现正式量产,截至2025年3月31日,沐曦GPU累计销量已超2.5万颗。据问询函披露,截至2025年9月5日,该公司在手订单14.3亿元,接近2024年全年营收2倍。财务数据方面,沐曦股份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9亿元,已超2024年全年水平。**
沐曦股份此次IPO拟融资39.04亿元,用于投资“新型高性能通用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推理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和“面向前沿领域及新兴应用场景的高性能GPU技术研发项目”。
4家企业处于问询中
有研复材于11月19日回复了首轮问询。有研复材成立于2019年9月,注册资本3.71亿元,是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二级公司,是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其前身系1992年原国家科委批准成立的国家有色金属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有研复材主要从事金属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和有色金属特种成形加工技术的研发及相关产品的生产,产品包括铝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制品、镁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制品、铜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制品等,应用于航空、航天、兵器、电工电子、船舶、汽车、通讯、核工业、3C等领域。
上交所在首轮问询中从业绩、产品和市场、技术核心、募投项目等方面对有研复材进行了问询。
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有研复材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14亿元、4.98亿元、6.1亿元和2.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30.55万元、5387.87万元、6554.78万元和1440.66万元。
有研复材在问询函回复中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增长驱动因素主要为航空航天、军工电子、智能终端等领域。该公司主要产品在航空航天、军工电子等领域形成了批量化稳定供货,并凭借技术积累实现军民协同创新,将上述科技成果成功转化民用领域应用,开发出铝基复合材料箔/带材等高技术产品,实现铝基复合材料在智能终端领域的批量化应用,智能终端领域成为公司收入的新增长点,并持续拓展相关产品在汽车等领域应用。”
本次冲击上市,有研复材拟募集资金9亿元,将投入先进金属基复合材料产业化项目二期、研发中心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除有研复材外,泰诺麦博与核心医疗也进入了问询阶段。
泰诺麦博科创板IPO于7月31日获受理,11月21日回复上交所首轮问询,是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后首家获得受理的企业。
泰诺麦博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主要从事全人源单抗新药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该公司依托已成功开发全球同类首创的斯泰度塔单抗注射液。其核心产品斯泰度塔单抗注射液已于2025年2月在中国获批上市,这也是全球同类首创(First-in-Class)的重组抗破伤风毒素单克隆抗体药物。
在首轮问询中,该公司在第一轮问询函中回复的问题主要包括斯泰度塔单抗的竞争优势、研发和商业化及市场空间等。
在竞争优势和市场空间方面,该公司表示,斯泰度塔单抗注射液的Ⅱ期及Ⅲ期临床试验结果均表明,TNM002组和HTIG组受试者用药后发生的不良事件,在发生率、严重程度、症状方面均无明显差别。斯泰度塔单抗注射液反映出了良好的安全性。未来重组破伤风特异性抗体药物亦将成为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被动免疫制剂,并引领推动中国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关于斯泰度塔单抗的研发和商业化,该公司表示,招股说明书中已披露的管线图所展示的内容已显示出斯泰度塔单抗注射液在美国已获批IND,而灰色斜线填充部分代表了根据FDA建议在美国开展III 期临床试验后即可推进后续新药上市申报相关工作,因此管线箭头的位置在“III期”列的开端,而非在“I期”列的开端。
此次IPO,泰诺麦博拟募资15亿元。该公司计划本次募集资金用于新药研发项目、抗体生产基地扩建项目和补充营运资金项目。
由华泰联合证券保荐的IPO核心医疗于11月6日获得受理,审核状态于11月21日更新为已问询,该公司是上交所迎来的年内第3家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拟上市的IPO企业。
作为一家聚焦心衰治疗领域的创新医疗器械企业,核心医疗凭借原始创新技术破解行业痛点。目前,该公司产品已在亚洲、欧洲、美洲实现商业化植入,累计布局5款植入式、6款介入式人工心脏产品,其中3款核心产品(Corheart® 6、DuoCor®2、CorVad® 4.0/6.0系列)纳入我国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入选数量位居国内人工心脏领域首位。
该公司目前仍处于未盈利状态。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其累计未分配利润为-36652.22万元,尚处于未盈利状态。该公司从2022年到2025年中,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1.78亿元、-1.70亿元、-1.32亿元、-0.73亿元。
本次IPO,核心医疗拟募资12.17亿元,主要用于循环支持前沿产品研发项目、人工心脏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营销网络及数字化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