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尽管工业品需求反转,但磷酸铁锂产品价格并未明显上涨。一方面,上游原材料硫酸亚铁、硫酸、氨水等涨得厉害;另一方面,下游电芯企业凭借规模优势,不让涨价;
② 三季度以来,磷酸铁锂行业开工率重回景气线,价格爬回成本线上方,但经历过此前三年行业寒冬的部分企业,在扩产决策上相对保持谨慎。
《科创板日报》11月22日讯(记者 余诗琪)武汉AI、机器人产业基金群有了新动作。
企查查显示,近日,武汉武创未来智能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出资额10亿元,由湖北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武汉创新投资集团、武汉产业发展基金、武汉武创资本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以下简称“湖北省人形机器人母基金、武创投、武汉基金、武创资本”)共同出资。
其中,湖北省人形机器人母基金认缴50%,武创投认缴29%、武汉基金认缴20%、武创资本认缴1%。
《科创板日报》记者从武创投方面了解到,该基金是湖北省人形机器人母基金第一批落地的子基金之一,总规模10亿,首期规模2亿元,由武创投旗下的武创资本担任管理人。
按照规划,武创未来基金将重点投资于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具身装备、智能体、大模型算力及低空经济等相关领域。
据武创投方面介绍,作为省人形机器人母基金首批落地的子基金,整只基金仅用时4个月完成了从筹备到设立,是落实武汉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加快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决策部署的实际举措。
《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基金已经自主挖掘市场化项目数十个,未来希望通过投资人形机器人、智能体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及创新企业,吸引上下游配套资源落地武汉,加速形成“研发-制造-应用”完整产业生态,重点支持人形机器人整机、高精度传感器、智能芯片等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推动实验室技术向市场化产品转化,增强武汉市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这只基金的背后是湖北省、武汉市两级国资的合力。最大的出资方湖北省人形机器人母基金在今年7月成立,总规模100亿元,是目前为止中部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只机器人省级母基金。
其他三大出资方——武创投、武汉基金、武创资本,是武汉国资体系的代表。其中,武创投是武汉市唯一的国有创投机构,受托负责管理武汉基金,武创资本也同属于武创投旗下。
据其官方数据,截至今年10月,武创投设立主动管理型基金近20支,认缴规模150亿元,投资项目近30个,近百分之八十的被投项目获得了新一轮融资或进入IPO程序。
由其管理的武汉基金仅自2021年以来新设了43支基金,已带动社会资本放大超过4倍;其中科创类基金22支,认缴总额103.58亿元,产业类基金21支,认缴总额336.57亿元,吸引到君联资本、英诺天使等头部机构。
此前,英诺天使基金北京/武汉基金合伙人王雪梅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在打开了武汉本土的创投生态圈的过程中得到了武汉基金方面的大力支持,近期正在推动AI agent项目、具身智能项目与武汉当地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