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独家|华夏幸福董事回应平安系王葳质疑:预重整符合监管规定 系“极难得机会”
①华夏幸福董事冯念一对平安系派驻的董事华夏幸福董事王葳,质疑华夏幸福公告预重整无异议的合规性,进行了回应;
                ②冯念一告诉记者,预重整是公司摆脱债务危机 “极为难得的机会”,并表示债权人申请的预重整信息披露不需要经过董事会和股东会审议。

财联社11月21日讯(记者 李洁)一份债权人申请的预重整公告,引发华夏幸福两位董事公开“对峙”。

今日,华夏幸福董事冯念一针对公司预重整引起的风波做出答复,其告诉记者,预重整是公司摆脱债务危机 “极为难得的机会”,并对债权人申请的预重整信息披露不需要经过董事会和股东会审议等事项,进行了解释。

这是对华夏幸福董事王葳质疑华夏幸福公告预重整无异议的合规性,进行了回应。

11月19日深夜,王葳发布了《董事登报声明》,这位平安系派驻的董事对华夏幸福预重整公告的合规性提出强烈质疑,并已向监管部门投诉。

分析人士指出,双方表面是在争论程序合规性问题,但背后可能代表了大股东之间的分歧。

值得关注的是,华夏幸福债委会于今日发起《授权主席单位平安资管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华夏幸福进行专项财务尽调的议案》,获得通过。根据决议,华夏幸福债委会将授权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债委会名义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聘请一家有专业能力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华夏幸福公司财务状况开展专项尽职调查工作。

根据工作安排,债委会工作组将自2025年11月24日起进驻华夏幸福,开展专项财务尽调的前期准备工作。

债委会将对华夏幸福进行专项财务尽调,让这家房企未来的重整之路,再增加一层变数。

华夏幸福的预重整风波,始于一笔417.16万元的工程款。11月17日,华夏幸福发布公告称,债权人龙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因这笔迟迟未能收回的欠款,向河北省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华夏幸福进行预重整。法院已正式受理该预重整申请,而“华夏幸福对此无异议”。

王葳发布的声明里,直指这次预重整程序合规性。

王葳在声明中提出了三点关键质疑:首先,其对公告发布“完全不知情”,公司未履行告知义务、未提供相关文件,更未召开董事会审议;其次,公告发布当日已通过邮件问询,但多次催告未获回复;最后,她认为预重整“无异议”的表述缺乏合法决策流程,应经董事会审议表决后提交股东会表决。

面对王葳的质疑,华夏幸福董事冯念一进行了回应。

冯念一表示,上市公司预重整有两种申请模式,一种是被债权人申请,一种是上市公司主动申请。被债权人申请的不需要开董事会、股东会;只有上市公司主动申请的,才需要提交董事会、股东会审议,这是上交所《自律监管13号指引》第9条明确规定的。

“对于债权人申请的,公司无论是否对申请有异议,最终均应由法院判断是否受理预重整,公司无权决策,更谈不上需要提交董事会或股东会审议。证监会、上交所的规定很清楚,上市公司应当在知悉被申请预重整、法院裁定受理预重整事项时即进行披露,这是法定强制义务,不需要提前上董事会、股东会。”冯念一称。

同时,冯念一坦言,其本人在公告对外发布前也并不知悉,但他理解这是信息披露的基本常识,并不存在绕过董事会的情况。

在冯念一看来,预重整关乎华夏幸福的生死存亡。“公司已经资不抵债了,预重整是公司彻底化解债务风险、实现脱困发展的一次极为难得机会,如果错过这次机会,公司可能就再难恢复生机。”

从财务基本面看,华夏幸福的流动性危机仍在加剧。财报显示,该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8.82亿元,同比下降72.0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亏损98.2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47.38亿元,已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

而自2025年10月1日至2025年10月31日,华夏幸福及下属子公司新增未能如期偿还银行贷款、信托贷款等形式的债务金额为5.63亿元。截至2025年10月31日公司累计未能如期偿还债务金额合计为245.69亿元。

冯念一最后表示,“公司始终愿意和股东保持沟通,各方相向而行。”

作为曾经的千亿级房企,华夏幸福这次预重整之路刚起步,就因内部纷争蒙上阴影,其能否化解各方矛盾,抓住重整这根“救命稻草”,尚待观察。

房企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