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费用管控与战略投入的结构性调整成为本季度拼多多财报的一大亮点。 ②赵佳臻称,拼多多愿意牺牲自己的利润来为平台生态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强化业务核心能力,寻找新的增长契机。
《科创板日报》11月19日讯(记者 徐赐豪)拼多多于11月18日晚间披露了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三季度拼多多实现总收入为人民币1082.77亿元(1152.1亿美元),比2024年同期人民币993.54亿元同比增长9%;净利润方面,拼多多第三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93.282亿元(41.197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249.807亿元增长17%。
现金流方面,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持有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及短期投资合计4238亿元(595亿美元),较2024年末的3316亿元大幅增加922亿元。
从收入结构来看,拼多多收入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在线营销服务(广告)和交易服务(佣金)。其中,拼多多2025年第三季度在线营销服务及其他收入为533.48亿元(74.937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493.51亿元同比增长8.1%;交易服务收入为549.29亿元(77.158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500亿元增长9.89%。
费用管控与战略投入的结构性调整成为本季度拼多多财报的一大亮点。从成本端看,拼多多三季度总成本为364.1亿元(51.14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353.53亿元仅微涨2.99%,成本增速远低于营收增速。
具体费用项目中,销售及市场推广费用为303.229亿元(42.59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304.84亿元略有下降;一般及行政费用为17.55亿元(2.466亿美元),同样较去年同期的18.06亿元有所回落。
与常规费用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拼多多在研发领域的投入大幅增加。三季度研发费用达43.322亿元(6.085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30.634亿元激增41%。公司在财报中解释称,研发投入增长主要源于人员相关成本、带宽成本和服务器成本的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各大电商平台加大AI方面的投入,尽管在财报电话等公开场合,拼多多仍是唯一鲜少提及AI布局的互联网大厂,但《科创板日报》记者查看拼多多招聘官网,近一个月其密集发布了大模型相关岗位,涵盖机器学习工程师-推理方向、CUDA/GPU开发工程师(大模型基础架构方向)、大模型Infra架构工程师、多模态算法工程师(CV/多模态大模型)、算法工程师(NLP方向)等。
从岗位职能看,大模型Infra架构工程师要构建适合电商领域的大模型,多模态算法工程师则需探索多模态算法在跨境电商的应用场景。这意味着拼多多在垂直电商行业大模型研发领域已有团队和业务布局,涉及国内电商与跨境业务。
面对当前电商行业新业态层出不穷的激烈竞争格局,拼多多集团执行董事、联席CEO赵佳臻今日在业绩会上明确了公司的应对策略。
他坦言,行业围绕新业态的竞争持续加剧,拼多多的业务正面临全方位的调整,各个主要参与者都在不断加大新业务投入。在此背景下,拼多多将持续投入真金白银反哺平台生态,当前正在开展的百亿减免、千亿扶持等惠商举措将长期持续,未来还会推出更多类似举措。
“我们愿意牺牲自己的利润来为平台生态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强化业务核心能力,寻找新的增长契机。”赵佳臻表示。
国际化战略进展及合规建设也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拼多多集团董事长、联席CEO陈磊今日在业绩会上介绍,公司全球化业务经过三年多发展,已服务多个国家的消费者并获得认可,既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
他强调,全球业务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各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为消费者创造实际价值,同时积极融入当地文化与合规体系,成为本地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
“拼多多已将平台治理与商品合规纳入战略层面,投入大量资源优化商家入驻及商品上架流程,通过技术筛查与人工审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商品全流程进行监管并强化风险响应能力,同时积极联动外部相关方。此外,公司还在持续建设专业合规团队,密切跟进市场监管趋势并及时调整业务策略。”陈磊在业绩会上表示。
陈磊同时也坦言,各国贸易、税务、数据安全等监管政策的大幅变化,为全球化业务带来了更多挑战与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公司短期及长期财务表现。但作为年轻的全球化企业,拼多多将专注提升自身合规能力,培育健康可持续的平台生态,以积极姿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