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主要股东Genie Pharma持续反对按股东大会决议执行发行方案,与其他股东、公司管理层存在较大分歧; ②盟科药业今年前三季度业绩开始呈现回暖态势,其前9个月实现营收1.04亿元,同比增长6.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94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收窄33.56%。
《科创板日报》11月17日讯(记者 史士云)盟科药业(688373.SH)定增事项历经近两个月博弈后,最后以终止而落幕,为这场短暂的资本布局画上了句号。

今日,盟科药业公告披露,自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发布后,其与发行对象海鲸药业及相关中介机构已积极推进各项工作。但主要股东Genie Pharma持续反对按股东大会决议执行发行方案,与其他股东、公司管理层存在较大分歧。
经与相关各方多次沟通,公司认为持续推进本次股票发行可能影响稳健经营,董事会最终依据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全权授权,决定终止与海鲸药业的定增事项。
盟科药业也表示,本次终止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后,公司将积极通过多种融资渠道,包括但不限于接洽新的战略投资方、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等监管规则允许的方式进行融资。
9月22日,盟科药业曾披露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拟向海鲸药业定向发行约1.64亿股A股股票(6.30元/ 股),募资总额约10.33亿元,由后者以现金形式认购。
按照当时的定增预案规划,此次发行前,该非公开发行完成后,海鲸药业将持有公司20%股份。海鲸药业成为公司控股股东,海鲸药业实际控制人、自然人张现涛也将同步成为盟科药业的实控人,终结该公司此前无控股股东、无实控人的“无主”局面。
得益于双方业务板块的协同效应,此次定增方案获得了资本市场的看好,消息宣布次日,盟科药业便收获20CM涨停。
不料短短两日后,上述定增便陡生变数。
9月24日,盟科药业第一大股东Genie Pharma(持股10.92%)公开叫板,明确表达强烈反对,不仅质疑该交易存在多重问题,还提出了罢免部分董事的诉求。受到大股东狙击后,盟科药业股价也应声跳水。
10月9日,盟科药业就定增事宜的多项议案召开了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最终,该定增计划以超过80%的赞成票获表决通过。
正当市场以为上述定增会顺利推进之际,盟科药业却官宣终止。
盟科药业是一家聚焦感染性疾病治疗的Biotech,目前仅有噁唑烷酮类抗菌药康替唑胺一款产品获批上市,但该产品的商业化表现平淡,上市四年有余,年度销售额始终徘徊在1亿多元水平。
康替唑胺的销售业绩难见起色,除了受限于抗菌药三级分级管理制度,导致抗菌药赛道新产品的放量较慢。另一方面,而康替唑胺在国内市场还需应对密集的竞品挑战。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国内已获批9款多重耐药性革兰阳性菌感染治疗用抗菌药物,其中包含辉瑞利奈唑胺、默沙东特地唑胺等同为噁唑烷酮类的成熟产品。
核心产品市场放量乏力,难以覆盖企业的运营成本,这直接导致盟科药业至今未实现盈利,过去4年,盟科药业累计亏损超13亿元。
不过,盟科药业今年前三季度业绩开始呈现回暖态势。据最新业绩报告,公司前9个月实现营收1.04亿元,同比增长6.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94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收窄33.56%。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核心产品康替唑胺的持续市场渗透与放量。同期,公司毛利率提升至84.88%,较去年同期增加2.65个百分点。
另截至今年9月,盟科药业的账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37亿元。
为持续增强“造血”能力,盟科药业正在加速布局多产品管线,包括同步推进康替唑胺前药MRX-4、抗耐药革兰阴性菌新药MRX-8、抗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新药MRX-5的临床试验。其中,MRX-4提交的新药上市申请已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申报适应症为复杂性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治疗。
另值得关注的是,在宣布终止定增的同时,盟科药业宣布,为进一步优化公司管理和业务架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将全资子公司科瑞凯思的部分业务调整至康粤生物、科迈生物、沪盟诚泰、喜瑞诚泰等四家全资子公司。调整事项实施完毕后,科瑞凯思将继续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