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以深圳宝能城花园160套不动产为抵押的债权,被摆上了货架;
②上述债权的抵押物,为深圳宝能城花园(东区)三期工程半地下101等160处房产;
③抵押物存在被二押、三押、四押,以及被查封的情况;
④目前案件正在一审程序中,于2025年四季度开庭审理。
财联社11月17日讯(记者 李洁)经历多年债务危机后,有着“环京一哥”之称的华夏幸福(600340.SH),走到了重整的十字路口。
“协议重组和司法重整,都是华夏幸福债务化解的有效手段。前期,华夏幸福通过协议重组方式,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在进入预重整程序,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借助司法程序,强化各方协商约束力,通过整合各方意见优化方案设计,来巩固并深化前期协议重组的成果。预重整程序,有利于为后续正式重整奠定更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提升整体重整的效率和成功率。”一位接近华夏幸福的人士今日告诉记者。
对这家规模房企的重整,市场或存在乐观预期。从市场表现来看,华夏幸福已连收3个涨停板,截至11月17日收盘时,其报价为3.01元/股。
公司动态方面,华夏幸福11月16日发布公告称,收到债权人龙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申请,以公司未能清偿417万元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河北省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公司进行重整。
而廊坊中院已决定受理对华夏幸福的预重整申请。分析人士指出,这一进展标志着这家深陷债务危机的老牌房企,在持续四年的“庭外”债务重组后,即将正式迈向司法程序介入的新阶段。
知情人士向记者介绍,预重整期一般为三个月,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期的,可以申请延长三个月。
启动预重整程序
华夏幸福的预重整程序,由一笔看似微不足道的债务触发。
该公司披露,债权人龙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为华夏幸福实施市政工程施工总包工作,经历验收、结算和陆续付款后,华夏幸福尚欠付工程款余额417.16万元。经反复催告无果后,龙成建设向廊坊中院申请对华夏幸福进行重整及预重整。
廊坊中院经审查后,决定受理对华夏幸福的预重整申请。法院认为,预重整有助于“降低重整成本、提高重整成功率、有效识别其重整价值及重整可能性”。
就此,华夏幸福董事会表示,将“依法主动配合法院开展相关工作,依法履行债务人的相关义务”,并“在平等保护各方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积极与各方共同论证解决债务问题和未来经营发展问题的方案”。
对于预重整时间表,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公司预重整程序期间,会根据实际工作推进情况,在法院指导和监督下依法确定,并适时调整。”
据了解,预重整期间,华夏幸福将提前启动债权债务及经营工作的清理等相关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债权申报登记与审查、资产调查、审计评估等,并与广大债权人、意向重整投资人等提前进行沟通和征询意见,全面掌握各方主体对重整事项的反馈意见和认可程度,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尽快制定可行的重整方案,提高后续重整工作推进效率及重整可行性。
不过,华夏幸福在公告中强调,预重整不代表法院正式受理重整申请,预重整能否成功尚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告诉记者,从积极方面看,预重整若成功实施,将使华夏幸福债务问题获得更全面的解决方案,有可能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为公司注入新的生机。但从风险角度观察,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4.1条规定,若法院裁定受理重整申请,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对于华夏幸福是否会引入战略投资者的问题,华夏幸福方面对记者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
对既有债务重组影响几何?
事实上,法院受理预重整的核心依据,明确指向两点:未按期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具备重整价值。这一指向背后,是华夏幸福难以突破的经营与债务困局。
从财务基本面看,华夏幸福的流动性危机仍在加剧。
财报显示,该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8.82亿元,同比下降72.0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亏损98.2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47.38亿元,已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
而自2025年10月1日至2025年10月31日,华夏幸福及下属子公司新增未能如期偿还银行贷款、信托贷款等形式的债务金额为5.63亿元。截至2025年10月31日公司累计未能如期偿还债务金额合计为245.69亿元。
据华夏幸福公布的数据,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96.44%,较上年度末增加2.76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认为,对投资者而言,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预重整是否会影响已经取得的债务重组成果。
“已签署的债务重组协议原则上继续有效,不因预重整而自动失效。预重整阶段主要是对未清偿部分或新发现债务进行再协商。”柏文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此之前,华夏幸福于2021年10月8日披露了《债务重组计划》,计划对总计2192亿元的金融债务,通过“卖、带、展、兑、抵、接”等方式逐步化解。
而根据最新公告,截至2025年10月31日,这批金融债务中通过签约等方式实现债务重组的金额累计约1926.69亿元,相应减免债务利息、豁免罚息金额202.03亿元。
华夏幸福之前还通过搭建“幸福精选平台”和“幸福优选平台”,以股权抵偿债务。截至今年10月31日,这两个平台股权抵偿金融及经营债务合计金额约236.28亿元。
“若正式进入重整程序,法院可裁定统一调整所有债权债务关系,包括已重组部分,以确保公平清偿。实践中,若原重组协议存在较大争议或执行困难,管理人和债权人可在重整计划中提出调整方案,并提交债权人会议表决。因此,1926.69亿元已重组债务短期内不受影响,但在正式重整阶段,仍可能被重新评估和调整。”柏文喜告诉记者。
分析人士指出,重整价值的实现与公司经营转型深度绑定。法院较为看重持续经营能力、资产完整性、行业地位等,在这些方面,华夏幸福仍有一定基础。
据悉,华夏幸福正从“重资产开发”转向"轻资产产业新城服务",通过输出产业规划、招商运营能力获取服务费,这一转型方向或成为吸引重整投资人、提升清偿能力的关键。
“目前,法院仅受理预重整申请,如果顺利,预计在2026年一季度或进入正式重整阶段。”柏文喜指出,这场司法主导的债务化解之战,不仅关乎企业存亡,还会成为房地产行业高杠杆模式转型的重要观察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