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我与浦东共成长”系列报道 | 四把“金钥匙”解锁小微融资新路径,长江金租“银团模式”破解行业痛点
长江金租正在用实践重塑普惠金融的服务逻辑,为整个行业描绘出一个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范本。

财联社11月15日讯 2025年深秋,长江联合金融租赁有限公司(“长江金租”)会议室里茶香氤氲,一场关于普惠金融的深度访谈正在这里展开。

“普惠金融不是简单的慈善金融,而是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践行普惠金融关键在于平衡‘普’与‘惠’、‘量’与‘质’、‘风险’与‘效率’”……

采访组在访谈中,副总裁丁涛“金句”不断,深度阐释了长江金租对普惠金融的理解,以及实践。‌

2025年,长江金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总资产达490.21亿元,普惠租赁资产余额较年初增长15.03%,服务客户689户,覆盖12个行业。这些令人振奋的数字,体现了其对普惠金融的践行成果和布局。

四把“金钥匙”破解企业痛点 银租联动打出“组合拳”

“我们主要聚焦‘现代制造、现代物流、现代能源’三大核心产业,构建‘普惠租赁、绿色租赁、设备租赁’三位一体的业务格局。”丁涛表示,这种“三纵三横”的战略规划能够让公司能够在细分领域做深做透。

与传统银行信贷不同,长江金租牢牢抓住“设备载体”这一核心优势。“设备不仅是融资标的,更是风险缓释的关键抓手。”丁涛解释说,“当我们真正懂产业、懂设备时,就能在控制风险的同时,为小微企业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面对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特点,长江金租打造了“鑫租”产品体系。且针对融资主体的不同需求,其推出“鑫光租”、“鑫易租”、“鑫科租”及“鑫农机租”这四大子品牌,犹如四把精准的“金钥匙”,为不同领域的小微企业开启融资新通道。

其中,“鑫光租”专注于长三角地区工商业分布式电站,为其提供5-10年的长效资金支持;“鑫易租”面向长三角“一小时经济圈”的制造业客户,以快速响应、灵活还款赢得市场青睐;“鑫科租”深耕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智能制造以及无人驾驶等科创领域,为高成长性企业提供设备租赁和产融结合解决方案;“鑫农机租”则致力于打通农业机械化升级“最后一公里”,以高效服务盘活涉农主体存量资产,助力企业将农林废弃物转化为生物质燃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建立“变废为宝”的可持续循环机制,重新焕发经济价值(今年8月成功落地首单业务)。

作为上海农商银行(简称“SHRCB”)集团下属的控股机构,长江金租在集团“ONE SHRCB”战略指引下,打出了一套漂亮的银租联动“组合拳”。

2023年,该公司将普惠租赁业务部升格为一级部门,这一组织架构调整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我们将客户经理派驻至集团各分支行开展驻点式营销,实现了与银行的深度协同。”丁涛介绍。

产品层面,长江金租联动总行对中小制造业客户设计小额标准化产品的主动授信,惠及近6000家客户。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末,银租联动客户达348户,其中普惠小微客户占比83.05%。

对外,长江金租积极拓展“朋友圈”,搭建起银行、证券、租赁同业、政府园区、协会商会等多元合作网络,让公司能够更精准地触达重点产业集群。

“流程效率是小微企业服务的生命线。”丁涛深有感触地分享道。长江金租创新推行“1+2+3”高效服务标准:1周内现场尽调、2周内完成审批、3周内签约放款。这一标准看似简单,背后却是整个业务流程的重塑。它打破了金融机构固有的审批流程,真正站在客户角度思考问题。“这种极致效率已经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丁涛表示。

拓展普惠新场景 深化产融结合

在普惠金融的探索道路上,丁涛道出了其实践心得,“我们不做简单的资金搬运工,而是要成为产业升级的同行者”, 通过场景化创新打破传统金融边界,让产融结合从理念转化为切实动能。

这一理念在一个个具体项目中得到充分体现。

以上海非夕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这家科技企业将自适应机器人技术从工业精密组装拓展至农业自动化领域,解决了柔性生产中的痛点。长江金租通过直租方案,帮助企业在一次性设备出售模式基础上,增加分时租赁模式,专业制造商借助平台实现跨用户共享,使高端制造能力不再囿于单一客户,而是转化为可流转的产业公共服务。这种模式既能降低中小农企的自动化门槛,又为技术供应商开辟了可持续的成长路径,彰显了金融对技术普惠的战略支撑。

在城市末端配送领域,长江金租与智租物联科技合作,通过直租方案支持智能换电设备部署。这个覆盖全国70多个城市的项目,为百万外卖骑手构筑起“一分钟换电”的民生保障网。丁涛表示,“这些项目看似微小,却解决了实实在在的社会痛点。”

2025年,随着SPV业务资质的获批,长江金租的普惠服务迈上新台阶。公司将重点服务涉农企业,一方面引进先进农机助力现代化升级,另一方面支持国产农机出海,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从田间地头到城市街巷,长江金租用场景化创新打破传统金融边界。正如丁涛所言,“普惠金融的关键在于精准对接实体经济中的真实需求,让金融活水真正滋润到每个需要的角落。”

“租团”模式破解中小金租公司“单兵作战”的困局

面向未来,长江金租正在谋划更大的棋局。

公司创新提出“长江模式”协同解决方案。通过调查、交流以及走访,丁涛发现,当前中小金融租赁公司普遍面临两方面发展瓶颈。

首先,中小金融租赁公司规模体量有限且需严控集中度风险,虽具备服务小微分散客群的战略意愿,但受制于风控能力及资源禀赋,在下沉客户群、拓展普惠金融业务方面存在顾虑与挑战。其次,中小金融租赁公司的特定产业领域的深耕经验与专业能力尚待形成,在推动业务转型、优化资产结构过程中面临专业人才储备与行业认知不足的制约。

基于上述核心痛点,长江金租创新性提出“长江模式”作为协同解决方案。丁涛介绍,这一模式主要是通过“租团”模式服务客户,通过合作分散单家机构集中度风险,共享项目资源与专业能力,同时可以破解中小金租公司“单兵作战”的困局,共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访谈结束后,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在普惠金融的深水区,长江金租的探索正展现出独特的样本价值。从精准滴灌的“四把金钥匙”产品体系,到打破边界的“银租联动”生态构建,再到破解行业痛点的“租团模式”,这家扎根浦东的金融机构正在用实践重塑普惠金融的服务逻辑,为整个行业描绘出一个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范本。

大金融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