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巴伦资本CEO罗恩·巴伦表示,科技股抛售潮是入场良机,而他个人持有的特斯拉股票“永不卖出”;
②作为特斯拉最大股东之一,巴伦的个人净资产结构约为:40%的资金投在特斯拉,25%配置SpaceX,约35%在巴伦资本旗下的共同基金产品中。
财联社11月14日讯(编辑 黄君芝)在一次最新演讲中,安联首席经济顾问穆罕默德•埃尔-埃利安(Mohamed El-Erian)对不断演变的全球经济和和人工智能(AI)热潮发出了严厉警告。
他指出,尽管基础体系仍然完好无损,但投资者应该为AI领域出现重大个人损失做好准备。他还预计会出现大量“信贷事故”。
埃利安将当前的环境描述为“蟑螂”比比皆是,但“白蚁”却寥寥无几。这两者的根本区别是:蟑螂是令人不快的意外,它们“成群结队地出现”,但不会“侵蚀系统的完整性”。而白蚁则恰恰相反,它们会侵蚀系统的根基。
虽然不太可能出现系统性冲击,但他仍预计经济和信贷事故会发生,因为市场参与者“为了追求额外回报而过度扩张”。他补充说,宽松的金融环境和强劲的经济助长了这种现象,一些投资者似乎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舒适区,也超出了他们进行尽职调查的能力”。
AI泡沫
埃利安表示,他曾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Mike Spence)合作评估了人工智能的繁荣,并得出结论,认为市场正在经历“理性泡沫”:虽然AI创造的总价值巨大,投资者采取风险投资策略并因高回报而“过度投资”是合理的,但泡沫背后也隐藏着阴暗面:会有泪水和损失。
他指出,此次泡沫的某些特征与过去的投机时期如出一辙,例如互联网泡沫时期,当时一些公司为了吸引资本,会给自己的业务贴上标签,只是现在这一标签变成了“人工智能”。而进一步助涨泡沫的是,一些“基础型公司”也吸引了大量投资,但“并非所有公司都能成功”。
埃里安认为,一个关键问题是对人工智能普及推广的重视程度不足——即如何以全面有序的方式将人工智能引入工作场所。与中国和阿联酋等国不同,美国目前缺乏全面的普及推广政策。他补充说,如果普及推广处理不当,人工智能的全部潜力将无法实现。
关于企业采用,埃里安指出了他对主流企业思维模式的担忧,即目前主要将人工智能视为“成本最小化工具”。他认为,人工智能的真正潜力在于提高劳动效率,并充当“生产力推动者”。如果美国正确处理了普及问题,由此带来的生产率显著提高可能会让货币政策比原本宽松。
K型经济压力
除了金融事故,埃里安还提到了可能带来压力的两个主要问题:需要以更高的利率为大量债务再融资,以及收入分配底层人群面临的巨大压力。而他的这种担忧也正好反映了近期人们对K型经济的担忧,即“穷者益穷、富者益富”,分化愈发明显。
他指出,低收入消费者正“接近衰退”,努力解决负担能力问题,以及高额债务(包括透支的信用卡)。此外,对未来收入的不安全感(部分原因是裁员激增以及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加剧了他们的痛苦。
埃里安还警告说,这种压力并不是孤立的:低收入家庭可能因为无力而被迫停止支出,这“将对整个经济造成污染”。虽然上层阶级在收入和财富方面总体表现良好,但他们也不能幸免于低收入家庭所面临的困难。
他强调,未来的世界将由“分配的尾部,而不是腹部”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