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中国联通控股子公司联通智网,重启上市; ②近年来,三大运营商纷纷推动旗下垂直业务平台独立化,形成“通信主业+创新子公司”的双轮驱动格局。
《科创板日报》11月12日讯(记者 张洋洋) 证监会网站显示,联通智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联通智网”)已正式启动上市辅导,由中金公司担任辅导机构。这是这家承载着中国联通车联网与智慧交通战略的子公司,第三次踏上独立上市之路。
辅导备案报告显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直接持有联通智网68.88%的股份,并通过全资子公司联通创投间接持股0.33%,为公司控股股东。
与此同时,中国联通已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披露拟将联通智网分拆至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的方案。
公开信息显示,联通智网成立于2015年8月,是中国联通在智能网联汽车与交通数字化领域的核心创新平台,主要业务涵盖车联网互联、智能运营与创新应用三大板块。
早在2021年,中国联通就披露了拟分拆联通智网至A股上市的计划,2023年5月4日中国联通曾计划分拆联通智网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后因监管政策调整等原因终止。
根据2021年中国联通公布的联通智网未经上市审计的财务数据,其在2018 年、2019年 、2020年的净利润分别约为 0.6亿元、0.68亿元、0.68亿元。
虽然盈利规模尚不算大,但在央企创新业务体系中,联通智网已形成商业闭环。
中国联通称,本次分拆上市有利于推动联通智网创新业务发展、经营质量提升和竞争力打造。
通过本次分拆上市,智网科技能够借力资本市场,精准把握车联网行业战略机遇,加大关键技术研发投入。
根据中国联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联通智网已服务92家汽车企业8300多万辆联网汽车,除了基础的车辆联网连接服务,联通智网科技的业务已经扩展到更多维度,汽车出海服务上,其网络服务覆盖全球68个国家。
事实上,联通智网的分拆并非孤例。近年来,三大运营商纷纷推动旗下垂直业务平台独立化,形成“通信主业+创新子公司”的双轮驱动格局。
中国电信孵化的天翼云、中国移动的中移智行和数智物联等子公司,也在云计算、车联网和物联网领域探索多元化上市路径。
根据最新财报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联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2%,算力业务(联通云收入529亿元)与物联网连接数突破7亿。分拆联通智网单独上市,可使其在不稀释主业现金流的前提下,为车联网业务引入市场化机制、吸引战略投资者,提升估值弹性与创新效率。
天眼查数据显示,联通智网科技公司已进行B轮融资,除母公司中国联通集团为最大股东,还引入了其他产业投资人,包括一汽、东风、广汽、富士康、建元基金,思必驰。
在股权结构上,一汽持股11.02%,广汽持股3.98%,东风持股3.31%,富士康持股2.76%,思必驰持股1.38%。
在公司团队上,《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不久前,联通智网高管刚刚发生变动,中国联通智网科技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然懋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公开露面并发布业务成果。此前,联通智网董事长为赵越,是中国联通为数不多的女性高管。
公开信息显示,接替赵越的联通智网公司新任董事长张然懋,早年是中国联通政企事业部的处长,联通智网成立时,张然懋担任副总经理,后来升任总经理,2025年8月升任董事长。目前,张然懋为联通智网法定代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