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新规严控基金“挂羊头卖狗肉”,要求命名清晰、持仓八成投向主题,杜绝风格漂移;
②建立主题风格库并动态更新,强化量化标准,业绩基准须与投资方向高度相关;
③压实管理人全流程责任,严重偏离将纳入负面考核,激活托管人监督职能。
财联社11月12日讯(记者 李迪)今年三季度,一家小型公募的规模实现逆袭式增长,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今年三季度末,北信瑞丰基金的管理规模约为207.90亿元,与今年二季度末的27.06亿元相比猛增180.84亿元,增幅达6.68倍。
这些规模增量几乎全部来自一只产品——北信瑞丰鼎盛中短债A。二季度末该产品A类份额的规模仅为1060万元,而三季度末时该产品的规模猛增至171.21亿元,增幅超1600倍。而该只基金的业绩并不算优异,今年以来收益和过去三年收益均排名靠后。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该只基金的规模增长主要由于管理层和意向股东的资源扶持。
回望北信瑞丰的发展轨迹,这家公司的规模在2020年时一度达到130亿,后续规模一度缩水至30亿以下。近几年,北信瑞丰基金管理层频繁变动,还曾出现劳资纠纷。虽然现在靠外部资源实现爆发式增长,但后续发展态势能否持续仍有待观察。
北信瑞丰基金三季度规模暴涨180亿
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北信瑞丰基金的管理规模约为207.90亿元,与今年二季度末的27.06亿元相比猛增180.84亿元,增幅达6.68倍。
分产品来看,北信瑞丰鼎盛中短债这只产品在三季度实现规模猛增,为公司管理规模贡献绝大多数增量。
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末,北信瑞丰鼎盛中短债A类份额的规模仅为1060万元。而在今年三季度末,该产品A类份额的规模猛增至171.21亿元,增幅超1600倍。三季度,该产品为公司贡献的规模增量占公司规模总增量的比例超九成。该产品的现任基金经理为董鎏洋。
作为一家小型公募,北信瑞丰近几年的管理规模一度仅有几十亿。2020年时,该公司的管理规模一度达到130亿,但随后就持续缩水。在今年一季度末,该公司的管理规模仅有33.68亿元,今年二季度末更是缩水至27.06亿元。
北信瑞丰基金官网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3月17日,是由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与莱州瑞海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基金管理公司。
目前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对北信瑞丰基金的持股比例为60%,莱州瑞海投资有限公司对北信瑞丰基金的持股比例为40%。

三季度迎来银行系高管
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实现规模暴增的北信瑞丰鼎盛中短债在近几年的业绩并不算优异。
截至今年11月9日,该产品的今年以来收益为0.07%,在936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922;过去三年收益为4.30%,在663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642。理论上讲,这只基金规模猛增,不太可能是因为业绩优异吸引了大量资金买入。
三季报显示,该基金在今年三季度获得了两位大客户的申购。其中一位大客户的申购份额达70.45亿份,另一位大客户的申购份额达44.03亿份。

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这只产品的规模增长主要由于意向股东华夏银行的资源帮扶。近几年,华夏银行谋求收购北信瑞丰基金部分股权,还在人才、公司架构改革等方面提供指导,同时也给予资源支持。
今年三季度,北信瑞丰还发生高管变更,迎来有华夏银行工作背景的新总经理。该公司于今年8月8日发布的《北信瑞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行业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显示,北信瑞丰基金总经理刘晓玲于今年8月6日卸任,宣学柱担任新总经理。
宣学柱曾经在招商银行总分行金融市场与投行条线工作,后担任华夏银行广州分行党委委员、中山分行行长、总行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职务。
后续发展态势仍有待观察
最近几年,北信瑞丰基金的管理层变动频繁。
2023年8月,该公司的董事长李永东离任,夏彬担任新董事长。同一月,总经理赵远峰也离任,王乃力代任总经理。
2023年12月,刘晓玲开始担任该公司的总经理,而她又于今年8月离职。
频繁的高管变动也给公司治理带来挑战,该公司此前还曾出现劳资纠纷。
去年7月时,该公司对多位已试用期届满的员工发放转正考核通知,疑似强行变更试用期期限,并变相阻挠新员工转正。
今年三季度,该公司在高管变动后实现规模猛增,但这一增长态势能否持续仍有待观察。
有业内人士指出,“许多背靠大机构的公募都发展得不错。引入优质股东和资源丰富的管理层也是中小公募发展的路径之一。但若自身投研实力没有继续提升,仅依靠外部的资源输血,依然不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