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金融科技银行SoFi周二宣布向散户客户开放加密货币交易服务;
②SoFi计划在2025年底前向全部1260万客户开放该功能。
财联社11月12日讯(编辑 牛占林)曾因押注美国次贷危机而名声大噪的《大空头》原型人物、投资人迈克尔·伯里(Michael Burry),近日再度掀起波澜,将火力对准了美股最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AI)赛道。他指责美国几家最大的科技公司通过激进的会计操作,在AI热潮中“虚增”盈利。与此同时,华尔街大型投行高管及知名做空者频频发出警告,认为美股可能出现回调。
伯里当地时间周一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称,那些所谓的“超大规模算力服务商”,正在通过延长芯片折旧年限、压低折旧费用,人为放大AI热潮带来的账面利润。

他写道:“通过延长资产的使用年限来低估折旧支出,从而虚增利润,是现代财报中最常见的把戏之一。在以英伟达芯片和服务器为代表、产品周期仅两三年的情况下,大规模增加资本开支并不应成为企业延长计算设备账面寿命的理由,但所有大型科技公司都这么做了。”
伯里估算,从2026年至2028年,这一会计处理方式可能低估约1760亿美元的折旧支出,从而夸大整个行业的账面利润。他特别点名甲骨文和Meta,称到2028年两者的利润可能分别被高估约27%和21%。
伯里的指控颇为严厉,但要证实却并不容易。因为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允许企业在估算资产折旧年限时,拥有相当大的自由裁量空间。
根据会计规则,当企业一次性购入大型资产、设备时,可以按照其预估的使用寿命,将成本在资产使用期内分摊计入费用。若企业延长资产的预估使用周期,每年计入的折旧费用就会减少,从而令年度利润看起来更高。
伯里曾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精准押注次级房贷市场崩盘,并因此成名。今年以来,他多次警告称,AI狂热正重演上世纪90年代末的科技泡沫。
上周,伯里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不是在“虚言恫吓”,13F文件显示,其旗下Scion Asset Management截至9月30日持有约1.87亿美元英伟达看跌期权、9.12亿美元Palantir看跌期权,名义市值合计逾10亿美元。不过文件未披露这些期权的行权价与到期时间。
这一披露引发市场震动,也招致Palantir首席执行官Alex Karp的强烈回应。 Karp称伯里的押注令人震惊,这种想法简直疯了。目前尚不清楚伯里是否仍持有这些头寸,或这些仓位是否只是用于对冲风险。
周一,英伟达股价在上周下跌7%后反弹近6%;Palantir则在上周大跌11%后回升约9%。不过,英伟达和Palantir周二股价再度走低。
伯里最后还表示,他将在11月25日公布更多细节,并让关注者拭目以待。
与此同时,日本软银集团作出了一项令人意外的举动:清仓了“AI芯片霸主”英伟达股份,套现58亿美元,加剧了外界对AI热潮或已触顶的担忧。
软银表示,出售所得资金将为包括5000亿美元的“星际之门”计划以及对OpenAI高达400亿美元的资金承诺提供支持。
然而,这笔交易的时机加深了市场的疑虑,投资者担心AI行业估值可能已大幅超前于基本面。
多位分析师认为,软银此次出售英伟达股份显示出孙正义或许判断英伟达股价的疯狂上涨正接近尾声。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指出,软银在英伟达投资上的“时机把握”一向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