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港股业绩分化明显 机构称新兴产业链有望成上涨引擎
①当前南向资金呈现明显的“高低切换”趋势,这一现象是否意味着市场对港股短期风险偏好持续降温?
                ②港股企业盈利呈现显著分化,投资者应如何参与?

财联社11月10日讯(编辑 胡家荣)近期港股市场波动加剧,尤其恒生科技指数表现反复。对此广发证券指出,主要原因在于前期利好因素(如美联储降息预期、南向资金流入)减弱,叠加流动性阶段性承压。10月以来,美联储鹰派表态导致12月降息概率降至66.9%,美国政府停摆、缩表等事件加剧美元流动性紧张,港股对利空敏感度提升。

资金流向呈现明显“高低切换”:南向资金净流入放缓,并转向防御性板块或前期超跌个股。例如,10月小米集团、中国海洋石油获大幅净买入,而涨幅较高的中芯国际、阿里巴巴遭减持。

基本面支撑:业绩分化与结构转型

尽管港股整体净利润增速受传统行业(地产、消费等)拖累,但新兴产业链(新能源、AI、半导体等)业绩爆发式增长,成为指数上涨的核心动力。数据显示,有色金属、电气设备等行业年内涨幅均超150%,且业绩增速显著改善。

港股中内资企业占比超70%,其经营趋势可参考A股财报:

ROE企稳:A股剔除金融地产后ROE连续4季度持平。

现金流改善:经营、投资、筹资现金流同比回升。

订单复苏:合同负债+预收款同比增速连续5季度上行,制造业需求回暖。

这表明中国企业依托先进制造业实现总量企稳,港股基本面具备韧性。

下一阶段上涨的三大催化剂

美联储政策转向:若12月降息表态由鹰转鸽,或新任美联储主席人选落地,美债利率下行将缓解港股估值压力。

美元流动性改善:美国政府停摆结束、美联储停止缩表甚至重启扩表,可降低SOFR与IORB利差,修复全球风险偏好。

国内政策发力:年末稳增长政策(如财政刺激、产业规划)有望推动传统行业预期修复,提振港股盈利信心。

配置策略:杠铃结构布局

港股牛市基础未破坏,但走势或呈现“震荡上行”。建议采用杠铃策略:

底仓:高股息资产(如能源、电信等AH溢价较高的H股),防御性突出。

弹性品种:恒生科技(互联网、新能源车)、储能、创新药等景气成长板块,若流动性改善或政策催化,有望重获资金流入。

港股机构观点 盘中题材挖掘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