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从旧扑克厂房改造而来的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经过五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短剧、直播业态的聚集地。
②财联社记者在第八届进博会期间走访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深入了解这里的建设历程以及独特优势。
财联社11月9日(记者 沈娇娇)随着“双碳”目标深度融入经济发展脉络,绿色消费已从昔日的“小众选择”加速迈向“主流趋势”。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消费展区呈现出鲜明变革:绿色低碳不再是企业的“附加题”,而是关乎市场竞争力的“必答题”,从单一绿色商品到全链条低碳方案,消费行业正掀起一场深度的可持续发展变革。
绿色商品扎堆亮相 瞄准中国市场消费需求
根据上海市消保委2024年发布的《中国消费市场绿色低碳可持续趋势调查报告》显示,消费者对绿色低碳消费的重视度显著提高,尤其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表现尤为突出。食品、化妆品、家居、建材等领域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本届进博会上,众多消费品牌携可持续产品矩阵登场,以材料创新、循环设计等回应中国消费者的绿色诉求。
优衣库推出可持续发展商品群,通过特殊刺子绣、编织工艺延长衣物生命周期,赋予破损服装“第二次生命”;亚瑟士ASICS展出环保跑鞋NIMBUS MIRAI,其鞋面采用可分类回收的聚酯纤维,独创胶水技术使鞋面与鞋底分离回收率达87.3%,重新应用于跑鞋生产;麦德龙重点推出了新西兰佳沛奇异果全纸质环保托盘、因采用创新环保包装而获奖的起泡酒冰桶套装等。
宜家的展台现场则特别展出了塑料、木材、金属等原材料,相关负责人告诉财联社记者:“我们的产品会优先选择使用可再生或回收的材料,这样可以减少浪费并通过重复使用赋予产品多次生命。”
环保材料端的创新发明同样亮眼,赢创工业集团与运动品牌 361° (01361.HK)联合发布的低碳环保跑鞋,使用了贏创VESTAMID® eCOE40尼龙12弹性体发泡材料,该材料通过创新的“质量平衡法”技术,结合废旧轮胎等再生原料与生物沼气发电等绿色生产工艺,实现约70%的碳排放降低。
从单一产品到“绿色”系统解决方案
本届进博会的显著趋势是,企业不再局限于推出孤立的绿色产品,而是转向展示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的绿色低碳解决方案。
沃尔玛中国在全国沃尔玛门店和山姆会员商店升级使用更环保的R448制冷剂设备;宝洁的黄埔工厂引入热泵技术循环利用废热,今年初在华东地区落成全球首套“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构建起集光伏发电、储能、充电于一体的绿色能源供应体系,为物流重卡电动化转型提供支持,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当前,中国零售业在节能减碳及门店绿色管理方面仍缺乏统一的评估体系。本届进博会期间,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牵头制定,沃尔玛中国及多方企业、科研机构参与起草的《零售商店绿色低碳运营与管理评定标准》(以下简称“团标”)正式发布,成为行业首个针对零售门店绿色低碳运营与管理的自律性规范。团标明确了零售门店在管理制度、技术应用、资源利用及能源管理绩效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新西兰佳沛国际集团全球CEO杰森·特布雷克在接受专访时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他注意到了中国“十五五”规划建议中对于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目标,并且在努力通过创新技术来实现碳排放的减少。“在奇异果(公司主营产品)的船只运输过程中,我们逐渐开始使用清洁能源生物材料,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减缓碳足迹,最终实现可持续的物流运输。”杰森·特布雷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