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近期我国流感活动上升明显,有医生表示,近期到院流感患者显著增加,在治疗药物选择上,应从患者年龄、身体机能等多方面进行考量。
②随着国产多款用于治疗流感的RNA 聚合酶抑制剂新药密集获批,多家药企回应称,相关药物商业化工作正稳步推进中。
财联社11月8日讯(记者 崔铭)近两年,“长青游戏”频繁出现在游戏行业报告与上市游企财报中,支撑这类游戏穿越周期、持续长青的核心,正是对IP的持续运营与深耕。
根据伽马数据最新发布的《2025中国数字娱乐产业IP发展报告》,2025年中国游戏IP市场实际销售收入预计达2753.9亿元,同比增长约2%。其中,原创游戏IP占据49.2%的市场;引进授权游戏IP占据43.6%。
“原创IP和引进IP两者合计占比超过90%,说明无论是深耕本土原创,还是引入海外精品,都是已经被市场验证过的路径。”伽马数据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分析师王旭表示,在“双轨” 并行下,深耕经典IP的“分层式”开发、以玩法创新为核心构建IP矩阵、抢占“IP+小游戏”新蓝海成为三条破局之路。
事实上,在行业进入存量竞争、用户注意力被持续分流的当下,打造IP对于一款游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情绪价值为核心驱动力的IP消费,给游戏行业提供一种新的商业逻辑与用户连接方式。
作为国产IP样本,运营十年的《王者荣耀》近日宣布其国服DAU达1.39亿,全球MAU超过2.6亿,这一成绩让其成为国产游戏出海的标杆之一。 《王者荣耀》品牌负责人卢科岩向财联社记者表示,“自2016年开始出海征程,我们通过多维度策略调整,有效克服文化差异和竞争壁垒。”
卢科岩介绍,《王者荣耀》在文化适应上,一方面挖掘国际共情元素,如李白“诗剑行”皮肤以水墨风格展现诗人洒脱精神,引发全球共鸣;另一方面深入本地化,如王者荣耀国际服《Honor of Kings》在巴西推出廉颇摔跤皮肤和英雄卢亚那,融入当地文化增强亲和力,同时注重本地化翻译,优先推出性格鲜明、故事易懂的角色,降低文化理解门槛。
“发展到今天,《王者荣耀》可以说已经成为了年轻文化的聚集地。”卢科岩透露,未来,《王者荣耀》将继续强化平台属性,围绕文化表达、内容创新与技术革新三条主线展开新的探索,并与音乐、影视、潮流、体育、线下文旅等多元行业展开深度共创。
业内人士认为,当下IP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内容吸引力,升级为与用户建立深度情感链接的能力,这要求IP必须具备打动人心的精神内核、价值共鸣与长期陪伴。
相较于对战类游戏,模拟经营游戏天然更能体现这种陪伴感。两年前上线的国风山水田园经营手游《桃源深处有人家》便是一个典型案例,其凭借独特的写意水墨画风与温暖治愈的剧情,成为模拟经营赛道黑马,至今热度不减,其IP衍生品也深受玩家喜爱。
这份长久的吸引力,源于开发团队对真实生活的热爱与细节捕捉。苏州五十一区工作室首席执行官叶田告诉财联社记者,团队曾在苏州斜塘老街吃饭时,被街边的评弹声打动,便将这一场景融入游戏;又因怀念大雪纷飞的春节里,全家围坐看春晚的温馨时光,便以此为灵感在游戏中打造同款联欢晚会,让玩家在跨年夜一起倒计时、看烟花,重温记忆里的时刻。
而在资本市场逐渐升温的“谷子经济”概念,正是近年来IP产业价值链延伸的一个生动缩影。这种以动漫、游戏、小说、漫画等IP为核心的周边商品消费形态,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活力。
目前,国内“谷子经济”相关营收规模已突破千亿元,吸引了各个年龄层消费者的参与。在谷子IP销量TOP20榜单中,有超过一半的IP来自游戏领域,充分说明游戏正成为IP产业的重要源头之一,也是年轻一代文化消费的重要入口。
对于推动未来IP生态持续健康发展,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给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推动“IP授权”到“情感基建”的战略转变;二是打造“线上共鸣线下体验”的全域闭环;三是推动价值重塑,构建开放共生的IP宇宙。通过“IP群”相互支撑,实现价值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