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欧盟发布2026年创新工作计划,14亿欧元支持深科技企业全球拓展。 ②DeepMind人工智能天气预测模型超越传统物理模型,成为飓风预测新领军者。
欧盟发布2026年创新工作计划,14亿欧元支持深科技企业全球拓展
欧洲创新理事会(EIC)2026年工作计划预计将提供超过14亿欧元资金,重点支持深度科技创新和企业规模化发展。计划包括五大资金方案:EIC Pathfinder(2.62亿欧元)资助多学科研究,EIC Transition(1亿欧元)帮助技术验证与商业化,EIC Accelerator(6.34亿欧元)促进创新公司扩展,EIC Advanced Innovation Challenges(600万欧元)支持高风险技术创新,涵盖核聚变、AI和气候适应等领域,STEP Scale-Up(3亿欧元)为关键领域企业提供股权投资。此外,EIC将简化EIC Accelerator的申请流程,引入挑战驱动型资助模式(借鉴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以及成立“欧洲规模化基金”弥补投资缺口,帮助科技企业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
爱思唯尔发布2025年全球科研信心报告:人工智能对科研变革的深远影响
爱思唯尔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研究人员在面临时间压力、资金短缺等挑战的同时,对人工智能的快速应用持乐观态度。调查发现,58%的研究人员已开始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来提升研究效率,主要应用于文献综述、数据分析和研究成果总结。然而,只有32%的研究人员认为其机构具备良好的AI治理,27%的人表示未接受足够的AI培训。尽管如此,人工智能的潜力仍然被看作是提升科研效率和质量的关键。报告强调,建立信任标志如透明度、时效性和高质量同行评审培训,是增强科研人员对AI信任的关键。
DeepMind人工智能天气预测模型超越传统物理模型,成为飓风预测新领军者
2025年大西洋飓风季即将结束,谷歌DeepMind的AI气象模型表现优异,远超美国国家气象局的传统GFS模型。尽管GFS依赖先进超级计算机进行全球预报,但其路径预测误差大约为360海里,而DeepMind的误差为165海里,差距显著。AI模型不仅在路径预测上领先,还在强度预测上表现出色。专家称,这种基于数据驱动的AI模型能更快生成预报,并且能够实时纠正错误,标志着未来飓风预测将依赖于这种更为高效的技术。
脑计划细胞图谱网络 (BICAN)发布全球首个哺乳动物大脑发育图谱
由美国NIH资助的BICAN公布了迄今为止第一个详细的哺乳动物大脑发育图谱,涵盖从小鼠到人类的多个物种,为理解神经发育过程中的关键基因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提供了详细蓝图。研究揭示了大脑细胞类型随时间出现和成熟的过程,阐明了早期大脑发育的复杂性。图谱帮助科学家们识别了可能导致相关疾病的发育紊乱,为精准诊断和靶向治疗奠定了基础。这项成果为理解神经发育障碍及其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强有力的工具。
韩国科学家开发忆阻器集成技术推动类脑人工智能芯片发展
大邱庆北科学技术院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创新的忆阻器晶圆集成技术,成功在4英寸晶圆上实现了95%良率。这一技术突破为类脑人工智能芯片的商用铺平了道路,忆阻器可同时执行存储与计算任务,显著提高芯片性能和效率,解决了传统半导体的高功耗和低密度问题。研究团队还展示了三维垂直堆叠结构,进一步推动了大规模人工智能计算的可能性。
美国国家科学院:机器学习在安全关键领域的应用与挑战
美国国家科学院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机器学习(ML)在自动驾驶、医疗、能源等安全关键领域的应用,面临与传统安全工程方法之间的显著差距。报告强调,机器学习的统计特性和不确定性使其难以满足安全关键系统对可靠性、鲁棒性和精度的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报告提出,必须推动跨学科的工程学科建设,将系统工程与机器学习技术相结合,重点研究不确定性量化、模型解释性和故障检测等技术进展。报告明确指出,弥合这些差距将大大提升机器学习在高风险环境中的应用安全性和系统可靠性,特别是在自动驾驶、机器人医疗和智能基础设施等领域。
美国研究团队在魔角扭曲三层石墨烯中首次捕获非常规超导直接证据
麻省理工物理学家在“魔角”扭曲三层石墨烯(MATTG)中,通过创新隧道‑输运平台,首次测得其超导能隙并揭示其“V形”轮廓。这一特征与传统通过晶格振动驱动的超导机制截然不同,表明MATTG 的超导极可能起源于强电子相互作用,而非经典机制。此次突破不仅为非常规超导机制提供关键实验支撑,也为未来追求室温超导、量子计算和能源技术革新打开新路径。
美国研究团队获得突破性进展:量子计算机连接距离有望扩展200倍
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创新技术,成功将量子计算机之间的连接距离从几公里提升到理论上的2000公里。这一进展采用分子束外延(MBE)技术,成功延长了量子纠缠的相干时间,从而大幅提升了量子计算机远程连接的潜力。该突破有望为量子互联网的构建铺平道路,开启量子计算机跨国通信的新篇章。研究团队将继续验证这一技术在更长距离内的可行性,并计划在实验室中模拟长距离量子网络运行。
西班牙科学家获得全球首个功能性人-猪混合肾脏,开启再生医学新篇章
巴塞罗那生物工程研究所(IBEC)和拉科鲁尼亚大学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可规模化、低成本的人源肾类器官生产平台,通过控制细胞聚集数量和分化条件,成功大规模生产出高度分化的肾类器官。研究中,他们将这些类器官注入猪肾体内,并在常温机器灌注系统下维持肾脏的血流与代谢,观察到类器官在48小时内成功存活并与猪肾组织初步整合,未引发急性排斥反应。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展示了人源肾类器官的存活与整合能力,也为类器官移植技术在再生医学中的应用前景提供了新思路。
DARPA选定11家公司进入量子基准测试计划(QBI)第二阶段,目标打造实用量子计算机
QBI计划设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要求公司提出具有实际实现路径的量子计算机概念;第二阶段,公司需制定详细的研发计划,并阐述风险和风险缓解措施;第三阶段将进行政府验证,确认量子计算机能按预期构建和运行。本次入选的11家公司包括:Atom Computing、Diraq、IBM、IonQ、Nord Quantique、Photonic Inc.、Quantinuum、Quantum Motion、QuEra Computing、Silicon Quantum Computing Pty. Ltd. 和 Xanadu。这些公司分别采用不同的量子比特技术,包括中性原子、硅CMOS旋转量子比特、超导量子处理器等。DARPA将严格评估这些公司,确定它们是否能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具有工业实用性的量子计算机。QBI计划不仅为这些公司提供资金支持,还将通过第三方验证帮助推进量子技术的研发,推动量子计算和量子互联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