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ML、AMD、高通、美光 、三星、SK海力士等全球巨头都来了;
财联社11月7日讯(记者 张良德)11月5日,由唐山市钢铁工业协会和河北报春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25中国唐山钢铁绿色转型与数字创新高峰论坛”在唐山隆重举行。本次论坛以“谋篇定策‘十五五’,低碳转型谱新章”为主题,来自政府部门、知名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的近500名嘉宾齐聚一堂,围绕钢铁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新质生产力培育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讨论,为“十五五”期间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擘画新蓝图。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钢铁工业处处长张晓辉,唐山市钢铁工业协会会长谢海深,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山虎,河北报春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晏希会出席论坛并致辞。
河北津西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利欣、唐山港陆钢铁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振涛、河钢集团唐钢公司副总经理李毅挺、工商银行唐山分行行长李昌盛、兴业银行省行巡视员杨旭东、农业银行唐山分行行长田立锋、交通银行唐山分行行长金德凯、浦发银行唐山分行行长翟广宇、平安银行唐山分行张志超、河北银行唐山分行行长王冬新出席论坛。河北报春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大勇主持论坛
本次论坛设置了25个线下展区,参展企业涵盖了钢铁产业相关的生产、装备、智能制造、新材料及信息化等领域。此次论坛得到了来自钢铁产业链上下游的百余家知名企业、专业机构、行业协会、科研院校以及银行、保险等机构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多家新闻媒体的关注报道。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钢铁工业处处长张晓辉致辞
张晓辉强调,河北钢铁作为支柱产业,规模连续23年居全国第一,近年来在产品结构优化、智造水平提升、绿色转型方面成效显著,螺纹钢产量占比下降,板带材占比大幅上升,多个大模型试点项目稳步推进,56家钢铁企业实现环保绩效创A。当前,行业处于转型关键期,河北将聚焦打造10个拳头产品,推进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化发展,发布绿钢评价导则与推广计划,给予转型金融政策支持。值此“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启航之际,希望与会各方共商发展大计,携手推动河北钢铁产业迈向全球产业链高端。

唐山市钢铁工业协会会长谢海深致辞
谢海深表示,钢铁工业作为实体经济的根基和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支撑,其绿色低碳转型和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直接关系到国家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和高质量发展全局。“十五五”提出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这对于钢铁行业而言,意味着必须将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数字技术与钢铁制造全流程深度融合为抓手,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催生符合绿色低碳要求的新质生产力。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山虎致辞
赵山虎表示,钢铁行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从国家层面看,“十五五”规划明确提出“推动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唐山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点,被赋予“建设东北亚地区合作窗口城市、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的使命,钢铁行业的转型不仅是产业自身的需求,更是服务国家战略、支撑区域发展的责任。中国二十二冶愿以此论坛为契机,与各方携手,共同推进钢铁行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书写唐山钢铁工业转型新篇章。

河北报春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晏希会致辞
晏希会董事长在致辞中表示,唐山作为中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在河北乃至全国钢铁产业格局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唐山钢铁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而金融支持对钢铁企业的技术创新、绿色转型和智能化改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是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当前,数字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产业形态。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将驱动生产、运营、供应链管理迈向高端化、智能化与绿色化,为行业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冯超作题为《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及人工智能发展情况》的主旨报告
冯超副秘书长指出,今年前三季度钢铁行业运行平稳,利润实现增长,但供需矛盾仍没有根本性改变,出口也面临多方面压力。行业继续推进“1231”战略目标,聚焦绿色低碳、智能制造等主题,推进控产能、保资源安全等痛点解决。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强调政策导向、工程实施及标准化建设,提出通过“抓基础、谋突破、创机制、搭平台、建标准、树标杆”等措施提升行业数字化水平。未来钢铁行业智能制造通过深度融合数字技术,行业将实现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率的“数字蝶变”,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知名经济学家、亚洲财富论坛常务理事韩文高作题为《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政策展望》的主旨报告
韩文高教授表示,钢铁行业受宏观经济与政策影响显著。国际层面,多国对中国钢铁加征关税,直接推高出口成本,削弱国际竞争力。国内方面,政策聚焦“双循环”新格局,扩大内需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为行业带来机遇——基建升级、制造业转型将拉动钢铁需求;但同时也要求企业适应国内市场需求变化,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此外,环保政策趋严、能耗标准提高倒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与节能减排投入,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利润表现上,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同比由亏转盈,显示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但整体利润仍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制约。

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迟桂友作题为《回首“十四五”成就辉煌,展望“十五五”未来可期》的主旨报告
迟桂友会长表示,“十四五”以来,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的重要指示精神上,河北钢铁行业彰显出不折不扣、毫不动摇的忠诚本色,全省钢铁产业沿铁临港的产业布局基本形成。期间河北省钢铁行业产能压减至2亿吨以内,产业集中度显著提升,环保绩效全面创A,绿色工厂数量居全国首位;行业聚焦绿色低碳转型,推广氢冶炼、电炉炼钢等技术,碳排放强度大幅降低;数智化转型加速,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水平领先,多家企业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燕赵钢铁实验室推动科技创新系统能力提升。展望“十五五”,行业将面临科技革命、国内大循环加强等机遇与原始创新体制完善、消费市场增长等挑战。未来将推进科技创新自立自强,强化产业链安全,巩固绿色转型成果,前瞻布局数智化转型,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钢铁行业的绿色转型与数字创新搭建了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彰显了行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责任与担当。通过多方智慧的交流,与会嘉宾不仅深化了对行业未来发展的共识,还拓展了新的合作契机,激励更多行业参与者在节能降碳和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展望未来,各方将携手合作,为推动钢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