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科林电气新战略:加码储能、充电及微电网业务 启动开拓海外市场|公司调研
①公司未来将聚焦储能、数字化、绿色低碳三大领域;巩固配电设备主业,拓展综合能源、储能、充电桩等新兴业务;
                ②今年科林电气确已开始加强对海外市场的开拓,未来将借助海信加速国际市场拓展。

财联社11月6日讯(记者 李哲)在加入海信集团满一年之际,科林电气(603050.SH)三季度营收与净利润实现双增长,近期公司向外披露了新的战略发展规划。

海信智慧能源产业集群总裁、科林电气副董事长史文伯表示,公司未来将聚焦储能、数字化、绿色低碳三大领域;巩固配电设备主业,拓展综合能源、储能、充电桩等新兴业务;并借助海信加速国际市场拓展。

三季度业绩增速较快 内外因素共同推动增长

科林电气今年的三季度业绩创下公司上市以来最佳三季报表现。前三季度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2.16亿元,同比增长23.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7亿元,同比增幅达45.90%。单看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52.32 万元,同比增幅高达705.4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799.29万元,同比激增1438.37%。

董秘张建军表示,公司正在全力推进四季度业务,争取延续全年的发展态势。

科林电气第三季度业绩的增长,一方面是内部管理优化和外部行业机遇共同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上年三季度较低的业绩基数,也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此次季度业绩的增长幅度。

内部管理方面,科林电气已全面引入海信的精细化管理体系。据公司人士介绍,在质量管理方面,科林电气已推行海信 “零缺陷” 质量管理理念,推动产品合格率从99.2% 提升至99.8%;人才管理层面,公司建立起更完善的骨干培养与激励机制,核心研发团队的稳定性提升

30%。上述管理能力的提升推动了公司经营效率的提升。

外部行业环境方面,公司总裁王永表示:“当前,电力设备行业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这个机遇主要由三大需求驱动,首先是电网升级需求,无论是城市电网的强化还是农村电网的改造,都为智能配电设备带来了巨大市场。其次是新能源接入需求,光伏、风电的大规模发展,迫切需要配套的储能系统和智能调度设备,这是公司重点发力方向。最后是用户侧的节能降耗需求,企业、园区都迫切需要更高效、更经济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

依托海信资源 拓展海外业务布局

在去年科林电气加入海信集团时,海信集团高管曾表示将帮助科林电气开拓海外市场订单。

此前科林电气的海外业务占比较低,2024年公司境外业务收入为3668.47万元,仅占公司总营收的0.90%。

今年科林电气已开始加强对海外市场的开拓,公司市场部门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今年公司已跟随海信集团一同参加多次海外展会。

张建军表示,海信集团近1000亿元的海外年收入规模、全球布局的营销渠道,成为科林电气切入国际市场的 “加速器”,能有效帮助公司规避政治法律风险、降低市场准入成本。

而在第二十一届智能电网配用电技术创新论坛上,科林电气副总裁陈贺发表《分布式储能与园区微电网关键技术》主题分享,展示了公司在分布式储能、光伏逆变、微电网保护与控制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及产品,据介绍,分布式储能及微电网系统解决方案在海外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张建军表示,分布式储能和微电网海外市场发展空间较大,特别是微电网市场,海外不同于国内拥有国网这样的大型整体电网系统,微电网需求尤为旺盛,而公司能提供光伏、逆变、储能、变压器等全套设备及系统解决方案,可以满足微电网建设的各类设备、系统需求。

对于上述产品未来的海外市场拓展。张建军表示,公司当前重点是打通海外商业模式,推进微电网等业务落地,后期将逐步建立自主海外销售渠道;产品层面不仅局限于新能源设备,传统电气设备也将同步发力海外市场,形成全品类拓展格局。

财联社记者公司调研 公司经营透视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