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大空头》2.0真在上演?继伯里做空后 德银也在对冲AI风险!
①十几年后,《大空头》这个被撰写成小说乃至被搬上大银幕的故事,似乎还在上演2.0版本;
                ②只是这一次,“大空头”们的猎物不再是充斥次贷泡沫房地产市场,而是今年被不断炒上天的AI……

财联社11月6日讯(编辑 潇湘)对于那些在市场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而言,对2008年金融危机前德意志银行销售和交易部门向客户悄悄推销信用违约互换(CDS),以对冲潜在可能发生的次贷危机、全球金融体系彻底崩溃的情景,相信还记忆犹新。

而若您资历尚浅,看看电影《大空头》或许也能了解到一些当时的背景——电影中的德银代理人贾瑞德·韦内特(由瑞恩·高斯林饰演)原型,就是前德银债券交易员格雷格·利普曼。利普曼当时在创建规模巨大的CDS市场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该市场让投资者能够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做空房地产市场……

很有意思的是,十几年后,这个被撰写成小说乃至被搬上大银幕的故事,似乎还在上演2.0版本——只是这一次,“大空头”们的猎物不再是充斥次贷泡沫房地产市场,而是今年被不断炒上天的AI……

财联社此前曾报道过,电影《大空头》的原型人物之一迈克尔·伯里,本周刚刚在13F报告中披露,其三季度大举做空了两大AI概念股——Palantir与英伟达。

伯里旗下公司持有的Palantir看跌期权名义价值高达9.12亿美元(相当于500万股),持有的英伟达看跌期权的名义价值也高达1.86亿美元,两者合计占到了其投资组合权重的80%。

而无巧不成书的是,本周三又有消息显示,德意志银行在向数据中心行业提供数十亿美元债务以满足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的需求后,正在探索对冲其在数据中心领域风险敞口的方法。

据悉,该银行内部高管一直在讨论如何管理其在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行业中的风险敞口。目前,所谓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运营商正投入数千亿美元来建设满足其人工智能需求的基础设施,而这些基础设施正越来越多地由债务融资。

据消息人士透露,这家德国金融机构正在考虑多种方案——包括做空一篮子人工智能相关股票,通过做空该行业的公司来帮助减轻下行风险。该行还在考虑通过一种名为合成风险转移(SRT)的交易,利用衍生品购买部分债务的违约保护——将相关违约风险打包出售给外部投资者。

对于投资者而言,上述操作听起来是否似曾相识?

目前,数据中心融资已成为德意志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核心押注。据两位知情人士透露,德意志银行主要向为Alphabet、微软和亚马逊等超大规模企业提供服务的企业提供贷款,这些债务以承诺稳定回报的长期合同作为担保。

近几个月来,德意志银行还向瑞典的EcoDataCenter以及加拿大的5C公司提供了债务融资,这两家公司共筹集了超过10亿美元资金以推动其扩张。该投资银行并未详细说明其向该行业贷出了多少资金,但估计达到数十亿美元。

诚然,对于一家投行而言,对冲自身风险的做法本身并不稀奇,但要知道,在当前的AI热潮下,对冲人工智能行业的风险敞口可能十分困难,因为在蓬勃发展的市场中做空一篮子人工智能相关股票的成本很高。如果德意志银行真的如此确信数据中心资本支出具有自我满足的“循环性质”,又何必挖空心思耗费如此巨大的避险成本?

知名财经博客Zerohedge就指出,德意志银行据称正在研究的SRT结构看起来很像以前的CDO(担保债务凭证),以某种“数学魔术”般的方式分割成不同层级,能够蒙蔽评级机构的眼睛并获得良好的信用评分,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背后可能存在的风险。

事实上,近来部分市场人士留意到的一个现象是,部分TMT板块投资级信贷资产与TMT股票的走势已显著脱钩。近期谷歌、META和甲骨文股价与其相关信贷资产的价格走势分歧,便能印证这一点……

环球市场情报 美股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