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美国总统特朗普单方面实施大范围关税的权力将于11月5日在最高法院举行听证会,案件结果可能对全球经济产生万亿美元级影响;
②案件核心涉及两项关税措施,下级法院已裁定特朗普的大部分关税措施属非法使用紧急权力,但最高法院可能会得出不同结论。
财联社11月5日讯(编辑 周子意)近日,谷歌在一篇研究论文中提出了太空数据中心的构想,旨在解决地球上的资源限制问题。
由于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巨大,谷歌正在考虑将其人工智能芯片搭载到太阳能驱动的卫星上,并将其送入太空。
谷歌希望通过此举能够全天候利用太阳能,即利用一种近乎无限的清洁能源资源,实现其在人工智能方面的雄心壮志,而无需像其地球上的数据中心那样因电力需求激增而导致发电厂排放量增加和电费上涨。
这个研究项目被命名为“捕日者”(Project Suncatcher)。如果该项目能够启动,那么谷歌将建立起第一座太空数据中心。
谷歌Paradigms of Intelligence部门的高级主管Travis Beals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写道,“未来,太空或许将是实现人工智能计算规模化的最佳场所。”
该公司还发布了一份预印本论文,详细介绍了其在这一领域的目前进展,该论文尚未经过学术同行评审。
太空,最佳场所?
谷歌设想,将其张量处理单元(TPU)搭载在配备太阳能电池板的卫星上环绕地球运行,这些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几乎持续发电,其工作效率也将是地球上同类电池板的八倍。
但要将这一计划变为现实,谷歌还需要克服诸多重大障碍。
重大挑战之一在于,要确保这些卫星能够良好地相互通信。谷歌写道,在陆地上与数据中心竞争“需要卫星之间具备每秒数十太比特(Terabits)的数据传输通道”,将卫星编队调整至紧密排列状态(让卫星彼此之间的距离缩小至“几公里以内”)或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
而这一距离比目前卫星的运行距离要近得多,而且由于碰撞产生的太空垃圾,这一距离正成为一个风险因素。
除此之外,谷歌还必须确保其TPU芯片能够在太空中承受更高的辐射强度。该公司已对其Trillium TPU进行了抗辐射测试,并表示这些芯片“在相当于5年任务寿命的总电离剂量下仍能正常运行,不会出现永久性故障。”
成本也是一大挑战。目前将这些TPUs送入太空的成本会相当高昂。不过,该公司进行的一项成本分析表明,到21世纪30年代中期,在太空建立并运行一个数据中心的能源成本,按每千瓦每年计算,可能会与地球上同等规模的数据中心的成本“大致相当”。
谷歌表示,它正计划与Planet公司合作,于2027年之前发射几颗原型卫星,以在轨道上测试其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