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小米通话将于2025年12月3日停止服务,产品调整为由。
②2025年11月15日起停止新用户注册,应用商店下架,已安装用户可继续使用。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格局深刻演变的背景下,头部企业的经营韧性与长期主义正通过一份财报得到印证。
10月30日晚,比亚迪(002594.SZ)三季报正式出炉,核心经营指标向好趋势明显。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达到5662.7亿元,再创同期新高。值得关注的是,比亚迪前三季度研发费用高达437.5亿元,同比大增31%。与此同时,比亚迪的市场拓张脚步亦在加速,今年1—9月,比亚迪海外销量同比激增132%,成为公司业绩增长重要引擎。
可以看出,超高强度的技术投入以及公司具备前瞻性的战略布局,正成为比亚迪撬动未来增长、构筑核心竞争壁垒的关键。
研发投入远超同行
财报里,最为引人注目的数据,莫过于比亚迪超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前三季度,公司的研发支出已经达到净利润205亿元的两倍有余。
这种“研发投入高于净利润”的现象,在比亚迪已是常态:在2011年—2025年的近15年间,比亚迪有14年的研发投入都超过了当年的净利润。截至目前,比亚迪的累计研发投入已超2200亿元。

横向对比来看,比亚迪的研发投入强度在整个汽车行业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从国内主流车企已公布的三季报数据来看,比亚迪一家前三季度的研发投入规模已超过吉利控股、上汽集团、奇瑞汽车三家车企研发费用之和,且增速大幅领先,稳居A股汽车行业的“研发之王”。

正是基于这种长期持续的战略性超额投入,比亚迪在今年迎来了技术大爆发。
今年上半年,公司推出了“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超级e平台兆瓦闪充、灵鸢车载无人机系统等一系列技术,并以全面领先的专利数量,强势包揽中汽信科权威发布的中国专利授权量三大榜单榜首。
此外,比亚迪于今年7月在全球率先实现媲美L4级的智能泊车。基于对“天神之眼”技术的绝对自信,比亚迪更承诺在中国市场,对所有搭载该系统的车辆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在顶尖技术层面,仰望U9X凭借496.22km/h的成绩登顶全球汽车极速榜首,并以6分59秒157的圈速登陆纽北官方榜单,实现“极速”+“圈速”双第一,充分展现了其强大的技术实力。
深化全球化布局
数据显示,今年1—9月,比亚迪海外销量达70.16万辆,同比激增132%,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此外,比亚迪产品已覆盖全球117个国家和地区。品牌结构上,方程豹、腾势等高端品牌的迅猛增长,驱动公司品牌价值持续向上突破。
眼下,比亚迪的技术成果不仅在国内市场兑现,更在加速其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深度布局。2025年10月29日,比亚迪亮相东京车展,以“ONE BYD”为核心主题,设置乘用车与商用车双展台,此举不仅标志着比亚迪将在日本构建混动与纯电共建的新能源产品矩阵,更将进一步拓展乘用车与商用车并行的完整生态,拓展日本市场车型布局。
在此次车展上,比亚迪全球首发了为日本市场量身定制的K-EV BYD RACCO,并同步推出“纯电+混动”双线策略,正式引入其在日本市场的首款插电式混动车型海狮06DM-i。
这种以技术为基石、深度洞察本土需求的全球化战略,已成为其长期主义的核心支撑。
业绩加速兑现,获资本市场看好
11月1日,比亚迪公告,其2025年10月的销量达44.17万辆,环比增长11.47%,创下2025年年内新高。2025年前10月的累计销量已达370.19万辆。
华创证券对未来出口形势进行展望时表示,尽管向欧美市场的出口面临不确定性,但向中南美等市场的增长潜力巨大。另外,随着东南亚等地区的发展,中国汽车出口将在这些新兴市场中迎来新的机遇。
在技术、战略、市场均表现良好的情况下,海内外的投行纷纷对公司发展前景表示看好。
国金证券在三季报后表示,对比亚迪维持“买入”评级,认为公司市场容量和产品技术储备仍在,叠加出海势能强劲,看好其成长性,预计公司营收在2025年—2027年将持续增长;花旗最新研报则预计,比亚迪今明两年的销量将分别达到467万辆和539万辆,核心驱动力是高端品牌的持续增长、在插混领域的绝对技术优势、更完整的产品矩阵和强劲的海外销量增长。
可以预见,随着“技术投入”这一核心引擎持续发力、全球化布局的深入推进,比亚迪将继续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变革,其长期表现值得资本市场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