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复宏汉霖再次更新HLX43的肺癌研究关键数据,显示在纳入患者人数增加基础上,疗效结果保持稳定;
②复宏汉霖透露,未来计划推进至少8项III期临床研究。
《科创板日报》11月4日讯(记者 黄心怡)工商资料显示,广东美的电气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企业名称变更为库卡机器人自动化(广东)股份有限公司。同时经营范围也进行调整,工业机器人制造与销售、智能机器人销售与研发、服务消费机器人制造与销售等业务被调整至最前列。
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3月,法定代表人为顾炎民,注册资本约10亿元,由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据美的2024年财报显示,顾炎民除了担任美的董事、副总裁,还兼任机器人与自动化事业部总裁及库卡集团监事会主席。
近年来,美的在机器人领域动作频频,或许预示着后续更深层次的布局。
此前,美的集团CTO卫昶接受《科创板日报》采访时介绍,美的机器人研发布局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推进工业机器人与AI技术的融合,让工业机器人更加智能;二是推动家电产品向机器人化转型,把机器人、AI技术整合到家电产品之中;三是布局人形机器人研发,涵盖类人形、全人形、超人形等不同形态。
美的集团涉足机器人赛道可追溯到2015年对库卡机器人的入股。
当年8月,美的首次购买了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德国库卡集团5.4%的股份,并于次年3月增持至10.2%,成为库卡第二大股东。
2017年,美的以37亿欧元收购库卡约94.55%的股权。2022年,美的完成了对库卡100%股权收购,实现了对库卡的私有化。
2025年前三季度,美的以库卡为核心的机器人与自动化业务,实现营收226亿元。
除了工业领域,美的还在发力人形机器人这一前沿赛道。2024年,美的成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进行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和整机研发。
今年5月初,美的人形机器人“美罗1号”进入美的洗衣机荆州工厂“上岗工作”,主要应用于巡检、机器运维、设备检修、工件搬运等场景。
除了面向工业场景的“美罗”系列,美的也将目光投向家用市场。7月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美的家用人形机器人“美拉”完成全球首秀。
美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主任奚伟当时向《科创板日报》记者介绍,目前美的在整机方面布局了类人形、全人形、及超人形3个机器人平台。
其中,类人形和全人形属于通用人形机器人平台,人形机器人“美罗”已经在美的洗衣机荆州工厂开展应用研制;全人形X系列1代的整机设计已完成,目前处于内部技术研发阶段,预计明年会开始尝试应用验证;超人形U系列机器人则是从应用场景出发,突破现有通用人形机器人形态的产品创新,尚在概念设计和验证阶段。
在核心部件技术方面,美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则布局了核心关节、传感器,以及手、仿生臂/腿等核心部件的技术研发。
此外,美的集团还与上海市青浦区签署了一项总投资额达15亿元人民币的具身智能技术平台项目合作协议。该项目聚焦于家庭和工业两大核心场景,旨在研发能够适应复杂家居环境和满足智能制造升级需求的具身智能设备,推动智能服务生态从实验室走向家庭与工厂。
在政策、市场、技术三重驱动下,机器人这条赛道正越来越拥挤,全球众多科技巨头与创新企业纷纷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市场竞争激烈。
《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美的主要融合库卡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积累,以及多年的制造业经验,先从智能工厂场景入手,探索人形机器人的落地。
奚伟透露,今年的重点工作在于机器人的整机迭代和应用验证,产品量产计划明年会更清晰,目前也和库卡积极讨论生产相关的工作计划。
奚伟坦言,家庭场景对泛化能力的挑战较大,而工业场景相对结构化一些,因而现阶段仍以工厂作为主要应用方向,沿着从智能制造应用,到商用服务,再到家庭服务“三步走”的发展路径。
在家用领域中,美的正重点探索人形机器人在收纳、清洁、洗衣、烹饪等典型场景中的应用。这些场景中所使用的大部分家电,例如洗衣机、烘干机、冰箱、洗碗机等,未来均有望与人形机器人实现深度融合与协同作业。
据悉,美的也与AI大模型公司在推进合作,此前已与紫东太初初步达成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