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亚马逊云服务周一与OpenAI签下为期7年、价值380亿美元算力租赁协议。消息公布后亚马逊股价创历史新高,市值单日飙升逾千亿美元;
②随着亚马逊、微软、甲骨文、谷歌等巨头悉数到场,美股市场的“OpenAI铁索连环”彻底成型。
财联社11月3日讯(编辑 黄君芝)一名对冲基金高管最新警告称,争夺人工智能(AI)主导权的竞赛已经演变成一场代价高昂的竞争,使大型科技公司陷入了“某种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用于描述在一种博弈情境下,个体之间可能面临的合作与背叛之间的冲突,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换句话说,行为主体面临选择的两难境地时,往往会趋向于考虑相对利己但是不利于集体最大利益的方式。
对冲基金Davidson Kempner Capital Management的首席投资官Tony Yoseloff指出,“你必须投资,因为你的同行也在投资,所以如果你落在后面,你就不会有更强的竞争地位。”
该公司管理着大约370亿美元的资产。
他进一步指出,消费动态的影响范围不仅限于硅谷。由于少数几家市值巨大的科技公司主导着美国股市,它们的动向如今几乎影响着每一位投资者。
“人工智能波动”风险
Yoseloff并没有将人工智能视为一种炒作。相反,他将其置于技术变革的长期模式中。他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个人电脑在美国普及以来,大约用了10年时间,工作场所的生产率才有所提高。从互联网的大规模营销开始,大约花了五六年的时间才看到类似的收益。
如果历史重演,今天人工智能热潮带来的经济效益可能还需要数年时间。但Yoseloff指出,市场表现得好像回报即将到来。
“所以我喜欢思考这个问题的方式是:人工智能在某个时候会出现波动吗?投资者是否会担心这些资本支出将如何投资?”他补充说。
Yoseloff指出,巨大的人工智能支出是由世界上一些最健康的公司推动的,这些公司有能力将现金流进行再投资。但公开市场可能没有那么耐心。
他问道:“当市场开始质疑有关这类投资回报的假设时,会发生什么?市场对这些回报会有多大耐心?”
Yoseloff还将当前形势与早期的“互联网泡沫”和“漂亮五十”时代进行了比较,当时市场高度集中,人们对突破性技术和成长型股票充满热情。他强调,虽然这些趋势是基于真正的创新,但投资者花了大约15年的时间才收回投资。
Yoseloff发表上述言论之际,人们正就大规模投资人工智能是否正在将股市带入泡沫展开更广泛的辩论。包括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在内的一些领导者告诫人们不要对人工智能过于兴奋,尽管他们承认这项技术具有改变游戏规则的潜力。
“我们是否正处于一个投资者整体上对人工智能过于兴奋的阶段?我的看法是肯定的,”奥尔特曼在8月份告诉记者,并补充说这也是很长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最重要的事情”。
10月下旬,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将当前的环境比作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互联网泡沫,并警告说“有很多投资最终都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