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政策所所长、研究员董战峰发表了题为《加快健全ESG体系,助推美丽中国建设》的主旨演讲。
                                    ②首要问题是ESG评级机构的评价标准不一、存在结果分歧现象,这源于缺乏统一、科学的评价体系,以及可能存在的数据质量和利益冲突问题。
                                            财联社11月3日讯(记者郭松峤)“如果ESG工作一直处于成本状态,不能创造价值,这一跳跳不成,摔碎的可能不只是企业ESG工作本身,还有ESG相关价值链上所有的利益攸关方。”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主席特别顾问兼北京办公室主任张政伟在财联社企业ESG论坛上表示。

10月31日,由上海报业集团指导,财联社主办,财联社政经研究院承办的第六届财联社企业ESG论坛在京圆满举办。本次活动汇聚了来自政府部门、学术界、上市公司以及金融机构的众多代表,各方围绕ESG发展深入交流,分享了一系列前沿解决方案与成功实践,为业界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启示。
张政伟现场发表主旨演讲,深入阐释了全球可持续信息披露的新趋势,并强调企业ESG工作正面临从“成本”到“价值”的关键跃升。他指出,统一、高质量的披露准则是助力企业完成这一“惊险一跳”、构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具。
张政伟在开场中呼应论坛主题“驱动价值跃升”,并借用马克思“从商品到货币的过程是惊险一跳”的著名论断,生动地指出ESG工作同样面临着从成本中心向价值创造跃升的挑战。他强调了在经济面临挑战时,将ESG视为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尤为重要。
同时,张政伟介绍了ISSB的成立背景与使命。他指出,过去全球ESG披露标准林立,如GRI、CDP、SASB等,形成了被称为“字母汤”或“疙瘩汤”的混乱局面,导致企业披露成本高、信息可比性差、决策有用性低。在此背景下,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于2021年成立了ISSB,旨在像制定会计准则一样,为全球提供一套高质量、可比性强且可强制实施的可持续信息披露基准。
他特别强调,“可强制实施”是ISSB准则区别于以往自愿性准则的关键,这能有效约束“漂绿”行为,确保可持续信息不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或“企业形象宣传片”,而是成为财务报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信息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张政伟透露,ISSB于2023年6月发布的两项准则——S1(基本准则)和S2(气候相关披露)——已获得全球广泛响应。目前,全球37个司法管辖区(占全球GDP60%以上)已宣布采纳或准备采纳相关准则。
谈及国际准则与中国实践的融合,张政伟表示,ISSB准则采用“搭积木”的方法,允许各国在接轨国际的基础上体现本国特色,这将为中国企业彰显自身优势提供制度基础。ISSB准则注重反映投资者与被投资企业的核心关系,有助于中国企业发挥市场规模优势;其全产业链参与机制,与中国完整产业体系高度契合;而对创新议题的重视,则与中国丰富的人才资源相得益彰。
张政伟透露,中国相关政府部门制定了中国可持续信息披露准则体系,目前已发布基本准则,气候相关准则正在制定中,预计2030年前基本完成整体体系搭建。这一重要制度供给,将为中国企业在“十五五”时期的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张政伟还结合中国“十五五”规划展望了未来的监管趋势。他指出,中国将实现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转变,并建立起涵盖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的完整链条。他提醒企业,即使自身没有直接出口业务,也必然会通过价值链感受到碳管理的压力。
谈及遵循ISSB准则披露的好处,张政伟将其精炼地总结为四点:一是风险心中有数:识别并管理价值链中的风险与机遇。二是眼中看得到钱(价值跃升):核心在于将ESG影响与企业财务价值创造相关联,实现“千算万算,钱说了算”。三是手中有金刚钻(核心竞争力):通过有效管理ESG因素,打造企业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四是脸上有光:站在应对人类共同挑战的立场上,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赢得国际尊重。
最后,张政伟呼吁与会企业成为可持续信息披露的“先行者”和价值链的“赋能者”,借助财联社等平台构建的“伟大朋友圈”,共同助力中国企业的ESG工作成功实现从成本到价值的“神奇一跳”。